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国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消毒
  • 3篇紫外线
  • 3篇蜚蠊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照射
  • 2篇照射强度
  • 2篇紫外线灯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情况
  • 1篇毒效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消毒
  • 1篇医院消毒工作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机构

  • 15篇宁波市卫生防...

作者

  • 15篇何国华
  • 7篇朱光峰
  • 5篇王仁元
  • 4篇易波
  • 4篇张建国
  • 4篇许国章
  • 4篇章爱珍
  • 2篇林爱华
  • 2篇徐霞芬
  • 2篇林辉
  • 2篇倪红霞
  • 2篇金春光
  • 2篇徐明
  • 1篇周爱明
  • 1篇徐景野
  • 1篇盛维萍
  • 1篇朱国良
  • 1篇谢亚莉
  • 1篇徐明
  • 1篇王翠珍

传媒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3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波市医院消毒工作状况调查被引量:16
1998年
1989~1996年,调查宁波市9所医院的消毒工作,紫外线辐照度值合格率逐年上升,而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近年却明显下降,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的超标率亦明显上升。物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检出率达1733%。
何国华章爱珍徐明朱光峰
关键词:医院消毒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紫外线灭菌
臭氧气体杀菌效果观察
1995年
通过HYQ消毒净化器发生的臭氧对不同实验菌的杀菌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当臭氧浓度为0.49mg/L作用60分钟时,可杀灭物体表面99.99%的细菌繁殖体和98.7%的细菌芽胞。
林辉徐霞芬金春光颜金良何国华
关键词:消毒
宁波市蜚蠊侵害情况调查被引量:1
1999年
为研究我市蜚蠊种类、侵害程度及分布情况,及时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于1998年7~9月在不同区域、不同生境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1.1药物配制用丙酮将二氯苯醚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原药溶解,然后加70%酒精(用95%酒精加水稀释),混匀制成复方醇剂喷洒。...
何国华张建国朱光峰易波许国章
关键词:蜚蠊侵害情况
宁波市市级医院污染情况监测与消毒效果评价
1997年
为了解我市医院内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和评价医院各项消毒(灭菌)效果,督促指导医院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自1988年以来,我们对市级医院医疗活动场所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和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抽样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村料与方法1.检测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在医院手术室,婴儿室、产房、注射室,供应室、病房及门(急)诊室等场所,按《消毒技术规范》采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采取面积为100cm^2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抹法采样,作细菌培养。根据不同环境分别以≤5、≤10、≤15cfu/cm^2为合格,判定其细菌污染程度。2.检测物体表面致病微生物。按《消毒技术规范》采以不少于100cm^2涂抹法取样,作细菌培养,以不检出致病菌为合格。3.检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何国华章爱珍徐明朱光峰
关键词:消毒
医院内物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及药敏试验
1994年
医院内物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浙江省宁波市卫生防疫站315010林辉,黄勇,徐霞芬,金春光,何国华,朱国良为了解医院内物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我们在1992年10月与1993年3月对宁波市8家医院内物体表面用涂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
林辉黄勇徐霞芬金春光何国华朱国良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MRSA污染情况涂抹法
宁波市消灭脊灰监测结果
2000年
许国章何国华倪红霞王翠珍王仁元
关键词: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
宁波市区九家医疗单位紫外线灯照射强度调查
1990年
1989年4~7月对我市九家医院使用的405支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方法 (一) 调查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产的ZY—04型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测定时将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受光器水平放在距离紫外线灯管1米处,垂直照射2分钟。
林爱华章爱珍何国华朱光峰
关键词:照射强度传染病院
宁波市白血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白血病在人群中的死亡模式。[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87~1998年宁波市白血病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市区白血病年平均死亡率为3.33/10万(其中男性为3.93/10万,女性为2.71/10万),占市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6%;白血病对男性的危害比女性严重,死亡性比例为1.5(P<0.01);白血病年龄组死亡率曲线分布有一定特征,白血病死亡可出现于各年龄组,其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较高;城乡分布以乡村显著高于城市(P<0.05)。[结论] 白血病的防治仍是现在乃至今后我市恶性肿瘤防治研究之重点。
许国章谢亚莉王仁元何国华
关键词:白血病流行病学研究病死恶性肿瘤
医院内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
1991年
医院是病人聚集的场所,院内各科室的诊疗器具,防护用品以及医务人员手,都与病人频繁接触,难免会留有一些致病性微生物,若消毒管理不当,会形成交叉感染。为了给医院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89年11月对七家市级综合性和专科医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章爱珍林爱华何国华朱光峰
关键词:细菌污染情况消毒管理棉拭子致病性微生物致病菌污染
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9
2002年
宁波市江北区和镇海区自 1994年起对满 5周岁儿童普遍进行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加强免疫 (1针 ) ,加强免疫接种率 >90 % ,至今已实行了 6年。为评价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 ,在上述两个区和未实行加强免疫的宁海县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 1989~ 1998年出生的儿童 90 1人和 398人 ,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 ,观察两组儿童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差别。结果显示 :加强免疫组 5~ 6岁儿童抗 -HBs的阳性率 (89 90 %和 83 33% )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的同龄儿童 (6 5 2 2 %和 6 1 2 2 % ) ,但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趋于接近 ,10岁组前者抗 -HBs阳性率为 6 7 0 1% ,后者 5 3 38%。加强免疫 2年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 (GMT)达 71 79%mIU/ml,至 6年时降为 45 0 0mIU/ml,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抗 -HBs是持续下降 ,初免10年时其滴度为 2 6 97mIU/ml。加强免疫组和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HBsAg和抗 -HBc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 ,对 5周岁儿童实施加强免疫可使抗 -HBs总体水平短期内明显升高 ,持续时间有所延长 ,但对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 ,在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 10年内无需普遍实施加强免疫 ,5岁加强免疫在时机上不完全合理。
董红军周爱民曹品元陈家群姜桂芳何国华盛维萍倪红霞黄美林胡文火蔡一彪戴友良谢服役
关键词:免疫效果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免疫乙型肝炎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