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时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临床病理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
  • 4篇病理分析
  • 3篇免疫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龙岩市第二医...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何时
  • 5篇许春伟
  • 4篇卢建平
  • 3篇陈燕坪
  • 3篇胡丹
  • 3篇何同梅
  • 2篇龙联文
  • 2篇江文辉
  • 2篇陈丽芳
  • 2篇陈刚
  • 2篇陈刚
  • 1篇力超
  • 1篇林丽燕
  • 1篇朱伟峰
  • 1篇黄榕芳
  • 1篇李鑫静
  • 1篇张和军
  • 1篇林凡
  • 1篇陈雪燕

传媒

  • 4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4例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进展及预后。方法:对24例乳腺黏液癌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并采用Max 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Ki-67染色,对其进行随访和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18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其中1例伴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6例混合型。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22例ER阳性,19例PR阳性,1例混合型黏液癌HER-2阳性,单纯型黏液癌HER-2均阴性,单纯型乳腺黏液癌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特征是细胞巢漂浮在黏液湖中,并由富含毛细血管的纤维分割。细胞团大小和形态各异,核异型性不明显,ER、PR阳性,HER-2阴性。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s)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可以行保乳手术。伴有微小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cinous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MUMPC)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易发生转移,建议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
江文辉胡丹许春伟力超卢建平何时龙联文陈刚
关键词:乳腺肿瘤黏液癌免疫组织化学
MMP16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MMP16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对胰腺癌/癌旁组织中MM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9例胰腺癌组织中MM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胰腺癌组织MMP1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8/8);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MMP16蛋白的表达率为85.7%(42/49),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6蛋白表达率为9.1%(3/33);MM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6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该三因素的分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16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因此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何同梅陈丽芳何时林凡许春伟陈燕坪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
髓系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6例M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分子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相关文献。结果:16例MS,男9例,女7例,年龄21~72(平均45)岁,肿瘤呈弥漫片状生长,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表达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Lyz,CD43,CD68(kp-1)和CD117。结论:MS可能有轻微的男性优势,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和身体的任何位置,导致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及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淋巴恶性肿瘤大剂量治疗的晚期并发症可以出现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系统性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
江文辉江文辉陈燕坪许春伟龙联文黄榕芳黄榕芳胡丹卢建平何时
关键词:髓系肉瘤急性白血病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升结肠,浸润性生长,侵犯肠壁全层。肿瘤组织弥漫成片状或巢状生长,局部区域呈腺泡状及流水样排列。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局部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或透明,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稀疏,有小核仁。核分裂象6个/10HPF。免疫组化:Vimentin(+),SOX10(+),S-100(+),Syn灶性(+),CD56(+),Fli1(+),Ki-67增殖指数2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1基因重排。结论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非常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应与其它胃肠道原始上皮及梭形细胞肿瘤相区别。联合应用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和分子学分析,有助于识别该肿瘤并与其他类似病变鉴别。
何同梅张和军陈雪燕陈丽芳李鑫静何时陈燕坪许春伟陈刚
关键词: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
31例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观察31例S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其中20例采用MaxVision法行AR,HER-2,GATA3,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访14~52个月,分析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SDC形态学上类似乳腺导管癌,肿瘤细胞通常为腺样、条索样、乳头样、实性,细胞异型性明显,通常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0例SDC示:19例AR阳性,8例HER2阳性,19例GATA3阳性.结论:SD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涎腺肿瘤,其预后较差,通常发生早期转移、局部复发.
何时何同梅卢建平许春伟胡丹
关键词:涎腺导管癌病理特征雄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14-3-3σ表达及其SN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研究背景: 14-3-3蛋白家族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高度保守的可溶性蛋白,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发挥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调控细胞周期以及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凋亡、迁移。其亚型14-3-3σ蛋白与多种肿瘤的发...
何时
关键词:预后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整合素β样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β样1(ITGBL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促进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新鲜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以及160例石蜡样本中ITGBL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别构建ITGBL1稳定过表达的HUH7细胞系及ITGBL1稳定下调表达的LM3细胞系,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TGBL1对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ITGBL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高表达ITGBL1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包膜侵犯、脉管癌栓、肿瘤分化及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TGBL1高表达患者DFS较短;过表达ITGBL1基因后,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而下调ITGBL1表达后LM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结论ITGBL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ITGBL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林丽燕卢建平朱伟峰何时彭凤英陈刚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