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伟

作品数:34 被引量:25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关元
  • 11篇针灸
  • 11篇更年期
  • 11篇关元穴
  • 10篇逆针灸
  • 10篇自然更年期大...
  • 10篇激素
  • 7篇逆灸
  • 6篇针刺
  • 6篇中风
  • 6篇受体
  • 5篇蛋白
  • 5篇皮质
  • 5篇热休克
  • 5篇热休克蛋白
  • 5篇经络
  • 4篇肾上腺
  • 4篇肾上腺皮质
  • 4篇释放激素
  • 3篇血清

机构

  • 2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北京医院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33篇何玉伟
  • 20篇李晓泓
  • 17篇郑玲
  • 16篇张露芬
  • 12篇翟景慧
  • 12篇解秸萍
  • 10篇田阳春
  • 10篇周炜
  • 9篇王洪彬
  • 9篇周登芳
  • 8篇周军
  • 8篇曲黎敏
  • 6篇徐莉莉
  • 6篇宋晓琳
  • 5篇莫捷
  • 5篇孙志芳
  • 4篇曹丽娟
  • 4篇李源
  • 3篇周登方
  • 3篇张慧

传媒

  • 5篇中国针灸
  • 4篇针刺研究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居易名老中医后顶穴应用经验
2022年
王居易教授作为北京市名老中医,生前致力于国内外针灸临床和教学数十载,倡导经络辨证,创建了中医“经络医学”体系,总结归纳出“审切循扪按”经络诊察方法,临床上以“穴少力专”为特点。后顶穴为王教授临床常用腧穴之一,其定位独特,方法上更提出“搓针导气法”,在眩晕、颈胸腰背骶尾及下肢后侧疼痛、癫痫等疾患中效果显著。本文就王居易教授后顶穴应用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何玉伟周炜
关键词:后顶穴
后顶穴搓针导气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及常规针刺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治疗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以风池、百会为主穴,实证加用内关、太冲,均用泻法,虚证加用肝俞、肾俞、足三里,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用补法,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两组均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两天,共计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改良巴塞尔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评分均降低,MBI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可有效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症状,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眩晕障碍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且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何玉伟周炜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针刺疗法后顶穴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针刺
围绝经期介入逆针灸关元穴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此时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动荡变化,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若超出机体自身适应范围,则往往造成生理性应激向病理性应激的转变,进而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极易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精神神志病等多种疾病。而逆针灸作为激发机体产生良性预应激的适宜手段,
王洪彬李晓泓宋晓琳何玉伟徐莉莉郑玲
关键词:逆针灸关元围绝经期应激
“逆针灸”溯源被引量:22
2009年
通过检索1000部中国古代医籍并结合相关资料,对"逆针灸"及古代医家对逆针灸的认识进行了考证,指出古人因人因地制宜在适当时机应用逆针灸方法"治未病"的思想对现代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洪彬李晓泓宋晓琳徐莉莉何玉伟
关键词:逆针灸治未病
预先艾灸对随后不同阶段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6.212),(10.565±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2.231)U/L,P<0.05]。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0.021,0.094±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2.387),(3.032±0.602),(12.041±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21.657),(23.816±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
李晓泓解秸萍张露芬翟景慧周军周登方田阳春张慧郑玲何玉伟曲黎敏
关键词:艾炷灸更年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
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及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经阴道筛查出动情周期紊乱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自然10、12、14、16月龄组、逆灸12、14、16月龄组和逆针12、14、16月龄组。另选3.5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6只为年轻对照组。逆灸、逆针各组从大鼠10月龄开始,每周灸或针关元穴2次,共8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内侧核及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年轻对照组相比,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表达自然10、12月龄组升高,自然14、16月龄组降低(P<0.05或P<0.01);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自然10月龄组明显降低(P<0.01),自然12月龄组有升高趋势,自然14、16月龄明显降低(P<0.01)。逆灸、逆针处理后,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表达与自然同月龄组比较,逆灸12月龄组显著升高(P<0.01),逆针14月龄组阳性细胞数、总灰度和逆灸16月龄组平均灰度、总灰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鼠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逆灸12月龄组阳性细胞数、总灰度,逆针12月龄组、逆灸14月龄组阳性细胞数、平均灰度、总灰度和逆针16月龄组阳性细胞数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逆针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中枢及外周胰岛素受体表达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从而改善更年期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李晓泓王洪彬莫捷何玉伟孙志芳张露芬解秸萍
关键词:逆针灸更年期胰岛素受体
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曹丽娟谭琰周炜李源胡海刘倩何玉伟谭双陈紫微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循经针刺
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比较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与传统针灸方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通过经络诊察,发现异常经络。治疗组选取与本次疾病最为相关的异常经络实行左阴右阳针法,即左侧取阴经,右侧取阳经。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对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量表、洼田饮水量表评级,总结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量表、洼田饮水量表评级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的rankin量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洼田饮水量表评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相较传统针灸方法,可显著改善异常经络,提高中风治疗效果。
何玉伟周炜
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络诊察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5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5例)。观察组根据手察经络法及八十道经络能量测定仪检测结果综合辨经选穴,按照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实证选择加络穴、背俞穴,虚证选择加原穴、募穴、足经的合穴,奇经八脉穴根据穴性原则加减。对照组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并根据辨证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周二、周四各1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量表评分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PRO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P<0.001);随访时,观察组胃肠病PRO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常规取穴法更佳,对胃黏膜病理改善作用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周炜李玉潇张艺璇薛茸丹刘宇曹丽娟谭双李源何玉伟胡海宋鹏冉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刺远期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