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至林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超燃
  • 4篇超燃冲压
  • 4篇超燃冲压发动...
  • 4篇冲压发动机
  • 3篇喷管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推力
  • 2篇推力矢量
  • 2篇尾喷管
  • 2篇流场
  • 2篇高超声速
  • 2篇超声速
  • 2篇值模拟
  • 1篇定向能
  • 1篇定向能武器
  • 1篇动能武器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射流推力矢量
  • 1篇矢量喷管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机构

  • 7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何至林
  • 5篇宋亚飞
  • 5篇高峰
  • 4篇文科
  • 2篇金楠楠
  • 2篇李旭昌
  • 1篇冯锦虎
  • 1篇马岑睿

传媒

  • 4篇飞航导弹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火箭推进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研究概述被引量:6
2010年
对高超声速武器来说推进技术是关键,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其最佳动力方案。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进气装置,进气道技术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介绍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研究的内容、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何至林高峰金楠楠
关键词:高超声速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尾喷管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产生推力的一个重要部件。文中以NASA单膨胀斜面喷管试验为参考,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尾喷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入口气流状态参数(比热比、静压比、马赫数、温度)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初步给出了尾喷管内流场特征以及性能随不同入口气流状态参数变化规律,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与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文科李旭昌马岑睿宋亚飞何至林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研究数值模拟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被引量:9
2010年
推力矢量技术是提升导弹性能的关键技术。流体推力矢量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推力矢量技术,具有传统机械调节式矢量喷管无法比拟的优点。简要介绍了推力矢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着重论述了流体推力矢量技术原理、实现方式以及研究现状。
宋亚飞高峰何至林
关键词:推力矢量
变比热容对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2011年
利用时间推进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N-S)方程,分别在变比热容和定比热容的情况下研究了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内流性能,并对两种情况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定比热容情况相比,工质为变比热容的燃气时,喷管内部由二次流产生的斜激波位置向喷管下游移动,回流区减小,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系数减小,温度越高,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越大.因此,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ic dynamic,简称CFD)方法研究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性能时应该考虑变比热的影响.
宋亚飞高峰文科何至林金楠楠
关键词:矢量喷管二次流内流场数值模拟
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研究概述被引量:1
2011年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基础的高超声速组合推进技术是高超声速武器的首选动力方案,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尾喷管技术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研究的内容、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外研究概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文科李旭昌何至林宋亚飞
关键词:高超声速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发展综述被引量:3
2011年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具有任意时刻发射、快速响应、精确接近、高度自主、大范围机动等特点,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和力量投送的新型战略平台。以天基对地打击武器为对象,重点对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以及天基常规武器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国外的研究进展。
宋亚飞高峰文科何至林
关键词:天基对地打击武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常规武器
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内附面层/激波串相互干扰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隔离段内激波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激波/附面层相互干扰现象是极为复杂的,有效地进行激波串的组织是研究隔离段的关键所在,而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来流附面层厚度工况的二维轴对称隔离段内流场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附面层/激波相互作用机理和附面层对隔离段激波串及隔离段性能的影响。结构表明:压缩-膨胀-再压缩-再膨胀……的气流流动挤压过程导致激波串的形成,逆压梯度的存在构成了附面层分离;附面层厚度的增加影响着激波串起始位置和结构;随着附面层厚度的增加,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质量平均马赫数降低,且随着反压增大,变化趋势趋于明显。
冯锦虎高峰何至林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激波串附面层流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