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肾外科收治的7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叶间动脉损伤1例,假性动脉瘤4例,肾动静脉瘘1例,真性动脉瘤1例,均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成功治疗大出血,无切肾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治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大出血的重要保障.
- 曹贵华邱学德李泽惠李志鹏方克伟何进
- 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肾出血肾结石
- 两种方法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及膀胱结石等并发症。膀胱结石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以往通常将合并膀胱结石作为前列腺开放手术的指征,随着近年来各种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开展,对于合并膀胱结石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采取经尿道的腔内手术治疗。
- 方克伟李泽惠李志鹏邱学德李海丹万伟鸣袁顺辉何进曹贵华石志豪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腔内手术开放手术
- 微创经皮肾镜技术在肾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在特殊肾结石患者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放手术中经肾穿刺、扩张,利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8例患者。结果穿刺均一次成功,一次取尽结石7例,1例残留结石再次经造瘘管取尽,术后恢复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肾结石开放手术中配合使用MPCNL技术具有创伤小、提高结石取尽率等优点,特别是在术前估计不足、应急的状况下,术中使用MPCNL技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 李志鹏李泽惠曹贵华邱学德方克伟李海丹何进和术臣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开放手术
-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附1100例报告)被引量:6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疾病患者1100例。其中行输尿管镜治疗者1010例,包括输尿管结石945例1000侧,其中上段结石68例侧、中段360例370侧、下段517例562侧;输尿管狭窄20例侧;医原性双J管滞留28例;小儿后尿道狭窄2例、后尿道瓣膜症2例、下尿路结石3例、小儿逆行输尿管插管8例侧、内支架管置入2例侧。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90例侧。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取石成功率为97.3%(547/562);中段为93.0%(344/370);上段为73.5%(50/68)。输尿管狭窄及小儿后尿道狭窄扩张、小儿后尿道瓣膜症等疾病疗效满意。用于诊断的90例患者中,发现肿瘤8例、阴性结石40例、息肉12例、腺性输尿管炎4例、输尿管狭窄12例、无阳性发现13例。手术失败12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30例,发生率2.7%(30/1100),其中输尿管高位横断拖出2例、穿孔10例、假道12例、黏膜撕脱3例、严重出血3例。结论只要熟练掌握,输尿管镜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对其他疾病尤其是小儿患者有独特优势。
- 方克伟李泽惠徐鸿毅李志鹏邱学德何进李海丹
- 关键词:输尿管镜泌尿系疾病
-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总结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1991至1998年共施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79例。男73例,女6例。平均年龄55(41~75)岁。术后随访时行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测定,B超测定残余尿,作IVU或MRU检查;测量术后5、10~14和15年患者。肾盂最大横径和膀胱最大垂直和水平径线,不同时段结果间作两两比较;观察肿瘤局部或远处是否复发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获随访64例。男58例,女6例。平均随访167(121-216)个月。死于非肿瘤原因7例,肿瘤盆腔复发7例,尿道复发2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3例,输尿管再发肿瘤1例,新膀胱再发肿瘤1例。存活时间〉10年者48例,术后5、10-14和15年患者SCr、BUN、K^+、Na^+、Cl^-、Ca^2+和血红蛋白测定均在正常值范围,且不同时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0~14和15年平均肾盂最大横径分别为14.0、14.1和13.7mm(P〉0.05);平均膀胱最大垂直径线分别为110.4、111.5和127.0mm,水平径线分别为90.4、95.3、97.0mm(P〉0.05)。残余尿〉50ml者5例,随访期间残余尿量均未见明显增加。发生新膀胱结石8例,经腔内碎石治愈;尿道狭窄2例,经内切开治愈;腹股沟疝14例,再手术治愈12例。无与手术或肿瘤有关并发症者17例。结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上尿路和新膀胱功能能够保持长期稳定,肿瘤治愈率满意,但术后需要终身随访。
- 邱学德徐鸿毅石永福李泽惠李炯明王剑松李志鹏方克伟曾贵华李海丹何进和术臣
- 关键词:膀胱肿瘤回肠原位新膀胱随访研究
-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 @@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满意,但术后10年以上患者的远期疗效,储尿囊和上尿路功能,肿瘤的复发状况等目前国内总结较少。现我们对1991年4月至1998年10月所作的79例术后时间>10年的回肠原位新膀胱患者进...
- 徐鸿毅李海丹何进和术臣邱学德石永福李泽惠李炯明王剑松李志鹏方克伟曹贵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肾嗜酸性细胞瘤3例报导及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诊断为肾脏肿瘤.结果:2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一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结论:肾嗜酸性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但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肾癌类似,需病理检查确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可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 何进李志鹏李海丹
- 关键词:肾嗜酸性细胞瘤
- 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体会
-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结核肾的经验。临床资料和方法:2006年5月-2009年3月,45例无功能结核肾接受肾切除术,腹腔镜组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17-56)岁,右侧17例,左侧4例;开
- 邱学德李志鹏曹贵华李泽惠和术臣方克伟李海丹何进徐鸿毅
- 文献传递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切割在肾、输尿管全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切割在肾、输尿管全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共有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内窥镜系统行输尿管壁内段及周边的膀胱粘膜切除,联合腰切口行肾...
- 李志鹏李泽惠邱学德方克伟李海丹何进
- 关键词:双极汽化全切术等离子体
- 文献传递
- 模拟解剖性前盆腔脏器清除对女性控尿机制的损伤
- 2007年
- 目的探讨女性解剖性前盆腔脏器清除术对控尿机制的影响,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和研究。方法对符合研究需要的成人女性尸体20具进行控尿神经的大体解剖后,模拟经耻骨后解剖性前盆腔脏器清除术,以明确可能会损伤控尿神经的操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女性盆丛的阴道丛和尿道从有神经分支进入尿道;其中膀胱尿道丛量较少,紧帖盆侧壁几乎与尿道上缘平行走向尿道。阴部神经的阴蒂背神经和阴部神经发出神经支配尿道,以阴部神经为主要。明确上述控尿神经,模拟手术表明紧靠盆壁的操作、尿道近端切除〉0.5cm、吻合尿道-新膀胱进针过深等都是易于损伤控尿的神经.肌肉的操作,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防范。结论手术中针对易于损伤控尿的神经、肌肉的操作因素进行防范,有助于女性控尿机制的保护。
- 方克伟徐鸿毅李泽惠杨达宽何进邱学德李志鹏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