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98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计算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前瞻性观察两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发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浓度是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结果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明显升高,但A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明显高于B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ROC曲线,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结论 NT-proBNP明显升高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 杜令高翠菊聂戎剑姚明辉何进代亨华龚涛
- 关键词:心力衰竭预后
- 复方丹参滴丸参与大鼠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SD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各10只,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SD大鼠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电指标变化,再灌注结束后于其右颈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并采用"伊文氏蓝-TTC"法测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和缺血后处理均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清CK、LDH的释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效果类似缺血后处理相似。
- 赵倩何进
- 关键词:丹参丸剂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 2011年
- 患者,女,57岁,因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 h于2010年7月15日入院。入院前3 h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恶心、呕吐、腹泻、呕血、黑便、畏寒、发热。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70 mmHg;轻度贫血貌,面色苍白,唇及结膜稍苍白,腹部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双肾区无叩击痛。急查血常规、
- 张彬翟福利戴亨华何进姚明辉
-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首发表现上腹部疼痛腹痛持续性疼痛轻度贫血
- 普通血液透析与CRRT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血液透析、CRRT治疗,了解两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5例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血液透析、CRRT治疗,观察患者呼吸、心率、BNP及射血分数变化。结果:普通血液透析、CRRT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也许选择CRRT更加合适。
- 何进姚明辉赵倩
- 关键词:持续肾脏替代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 心肌桥与静息心率及其他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及心肌桥下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心肌桥前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心肌桥的49例患者RHR进行测定,并分为心肌桥前段血管AS组(A组)和心肌桥前段血管非AS组(B组),又按RHR测定结果将RHR<75次/分者分为RHR 1组,RHR≥75次/分者分为RHR 2组。结果 A组患者RHR为(78.75±5.45)次/分,B组为(70.94±4.31)次/分,A组患者RHR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P<0.05)。RHR 2组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桥前段血管AS,与RHR 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前段血管AS与吸烟史、高血压、动脉狭窄程度相关(P<0.05),A、B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R、吸烟史、高血压、心肌桥下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共同作用于心肌桥前段血管AS的形成。
- 赵倩何进
-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狭窄静息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