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小露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奶牛
  • 2篇血浆
  • 2篇乳房炎
  • 2篇乳清
  • 2篇牛乳
  • 2篇牛乳房炎
  • 2篇奶牛乳房
  • 2篇奶牛乳房炎
  • 1篇胆固醇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致热家兔
  • 1篇胎衣
  • 1篇胎衣不下
  • 1篇尿酸
  • 1篇牛奶
  • 1篇牛胎衣不下
  • 1篇牛血
  • 1篇葡萄球菌

机构

  • 8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农垦金光...

作者

  • 8篇侯小露
  • 5篇何宝祥
  • 3篇聂培
  • 3篇刘平
  • 2篇韩银华
  • 2篇黄朝伟
  • 2篇陈剑道
  • 2篇吴文德
  • 2篇辛桂瑜
  • 1篇赵海洋
  • 1篇杜向宏
  • 1篇陈雯雯
  • 1篇杜玉兰
  • 1篇韩建滨
  • 1篇松朋
  • 1篇邓慧芳
  • 1篇陈亚明
  • 1篇蒋昊
  • 1篇李津
  • 1篇贺婷

传媒

  • 5篇广西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奶牛胎衣不下与部分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奶牛分娩前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变化规律与胎衣不下的关系,选取怀孕后期荷斯坦奶牛35头,于分娩前1周、分娩当天和分娩后1~5周采血,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实验中3头牛被淘汰,32头被检奶牛的NO、MDA和GPX的平均值分别为:(36.0±11.5)μmol/L、(2.7±0.6)nmol/L和(103.7±19.6)U/mL,血浆NO、MDA和GPX的平均含量在8头胎衣不下奶牛与24头非胎衣不下奶牛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在各周检查点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韩建滨侯小露张宇何宝祥赵海洋蒋昊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NOMDAGPX
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中最常见也是造成养殖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中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原菌,它包括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兽疫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在内的多种链球菌,它们不仅感染乳房腺体,还会...
侯小露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链球菌多克隆抗体
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总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某奶牛场奶牛血浆中主要脂类指标的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广西南宁某奶牛场35头奶牛的血浆总脂(T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进行测定,对指标进行两两分析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TL、TG和TC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3.45 g/L±0.68g/L,0.12mmol/L±0.03mmol/L和2.89mmol/L±0.79mmol/L。TL与TC相关系数为+0.9495;TL与TG的相关系数为-0.1097;TC与TG的相关系数为-0.1528。
李津何宝祥陈雯雯侯小露杜向宏
关键词:总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奶牛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大肠杆菌16S-23SrRNA基因作为扩增靶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二重PCR检测体系,优化结果表明二重PCR扩增出两条特异性条带,大小与实验设计的249bp(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75bp(大肠杆菌)相符,而对其它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能同时检出14.6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和26.0pg的大肠杆菌模板。使用该二重PCR检测29份临床奶样,发现其中17份携带相关基因,并分离得到相关致病菌。
聂培易驰喆贺婷陈亚明刘平侯小露杜玉兰何宝祥
关键词:二重PCR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奶牛血浆与乳清中ALT的动态监测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实验选取某规模化奶牛场35头健康荷斯坦奶牛,分别在产后第4、5、6、7、8、9、10周清晨采食前采集血样和乳样,及时制备血浆与乳清各187份,对其测定ALT活性。结果表明:乳清中ALT显著低于血浆中ALT活性(p<0.05),在产后第8周血浆与乳清中的ALT的活性同时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同时发现血浆与乳清ALT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p<0.001)。本研究结果提示奶牛产后泌乳早期用乳清替代血浆进行ALT活性检测,可以作为普查与监控的常用方法。
刘平侯小露韩银华聂培邓慧芳松朋黄云飞何宝祥
关键词:ALT血浆乳清动态监测
伤寒头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2010年
本研究将健康昆明种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联苯组、伤寒头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各分组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溶液0.1mL/10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试小鼠禁食24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分离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检测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剖检并取肝脏组织测肝脏重量,取部分肝组织研磨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伤寒头处理下小鼠血清中AST、ALT、ALB和TP以及肝脏中SOD、MDA和GSH-PX的变化。结果表明,各伤寒头治疗组对AST、ALT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对TP、ALB没有影响(P>0.05);各伤寒头治疗组对SOD和GSH-PX有升高作用(P<0.05),对MDA有降低作用(P<0.05),对肝脏指数没有影响(P>0.05)。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断伤寒头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SOD和GSH-PX酶的活性,降低MDA来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吴文德侯小露辛桂瑜黄朝伟陈剑道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伤寒头对牛奶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中药伤寒头的解热作用,试验用消毒脱脂牛奶制造家兔发热模型,以小柴胡为对照药物,同时设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记录24 h内各组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发热指数(TRI)及热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伤寒头能降低TRI(P<0.05),热程也缩短(P<0.05)。说明伤寒头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其中10 g/只的剂量对人工致热家兔的降温作用明显。
吴文德李秀芳辛桂瑜侯小露黄朝伟陈剑道
关键词:发热解热作用
荷斯坦奶牛产后血浆与乳清中尿酸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奶牛产后血液与乳汁中尿酸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广西某奶牛场31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分别收集产后3、4、5、6、7、8、9周血液及乳汁,测定血浆及乳清中尿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浆中和乳清中尿酸含量(μmol/L)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75.79±1.46和90.40±2.18,血浆中尿酸含量于第6周达到高峰;乳清中尿酸含量于第七周达到高峰;血浆中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乳清中尿酸含量,但两者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1,p<0.001)。实验提示:分娩后奶牛尿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可能与体内蛋白代谢有关。乳清中尿酸含量作为牛群普查手段,具有替代血浆尿酸含量检测的可能性。
韩银华刘平侯小露聂培何宝祥
关键词:尿酸血浆乳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