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净
-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与临床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血清HBVDNA、肝功能等血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rs=-0.132,P=0.579);肝组织G4期患者血清ALT和PT水平明显高于G1期患者(P0.01)。结论肝组织活检在肝脏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是其它检查所不能代替的。
- 钮志林高胜利俞净徐密琴沈燕叶扬谭友文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V肝组织病理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治疗前后均接受肝穿刺活检,检测HBV DN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68.5%(24/35)患者肝组织学得到改善(HAI由8.3±3.9下降至4.8±3.6,t=3.901,P<0.01);29例HbeAg阳性患者发生血清学转换7例;ALT、AST和HBVDNA明显下降(P<0.01)。结论 ADV治疗CHB能够降低血清病毒量、稳定肝功能,同时带来肝组织学的改善。
- 钮志林高胜利俞净徐密琴沈燕叶扬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肝组织病理
- 恩替卡韦长疗程后联合或序贯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有效抑制HBV DNA后,采取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与单用ETV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所有患者已经ETV抗病毒治疗3年或以上,HBV DNA阴性,无IFN治疗禁忌证,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9例。对照组:继续ETV治疗;序贯组:更换为IFNα序贯治疗;联合组:联合IFNα治疗。检测治疗0、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血常规、肝功能,观察治疗情况,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检验。结果无退出研究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序贯组有1例24周后出现了病毒反弹,但无临床症状,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治疗结束时,序贯组和联合组HBsAg下降的绝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序贯组和联合组各有2例出现了HBsAg的阴转,阴转率22%;对照组未出现HBsAg的阴转病例。结论 ETV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后的IFNα序贯或联合治疗可能是安全的,HBsAg下降水平优于ETV单药治疗,少数患者出现临床治愈。
- 高胜利赵刚徐密琴沈燕俞净叶杨何丽华金文娟孙桂英钮志林
- 关键词:恩替卡韦干扰素Α
- 替比夫定联合云芝胞内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口服替比夫定联合云芝胞内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治疗组在替比夫定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云芝胞内糖肽,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8周时HBeAg/-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3.3%和27.8%,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云芝胞内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
- 俞净谢纯红
- 关键词:慢性乙肝
-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血清HBsAg、HBV-DNA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内HBV cccDNA、血清内HBV-DNA、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改变以及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随机选取适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干扰素α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后肝细胞内HBV cccDNA、血清HBV-DNA、HBsAg、ALT,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Version 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肝组织标本均检测出HBV cccDNA;肝细胞内HBV cccDNA下降(2.52±1.60)log cps/cell、HBV-DNA下降(1.51±1.02)log IU/ml、ALT下降(100.8±63.1)U/L、HBsAg下降(1.18±0.85)log ng/ml;基线水平肝细胞内HBV cccDNA同HBV-DNA有相关性:log(HBV-DNA/ml)=3.55+0.44×log(HBV cccDNA/cell),R2=0.197,P<0.01;干扰素α治疗48周后肝细胞内HBV cccDNA同血液HBsAg载量相关性:log(HBsAg/ml)=4.23+0.78×log(HBV cccDNA/cell),R2=0.616,P<0.01。结论定量PCR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出肝组织内HBV cccDNA;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8周能够减少肝组织内HBV cccDNA,降低血清病毒载量、稳定肝功能;血清HBsAg在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后期(血清HBV-DNA阴转后)与肝细胞内HBV cccDNA具有相关性,血清HBsAg定量变化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病毒学持续应答预测指标。
- 钮志林朱翔沈伟强高胜利俞净赵刚徐密琴沈燕叶扬何丽华金文娟
- 关键词:干扰素Α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