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恒河猴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重构
  • 1篇疫苗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
  • 1篇载脂蛋白E基...
  • 1篇脂蛋白
  • 1篇自然状态
  • 1篇左房
  • 1篇左房扩大
  • 1篇灭活
  • 1篇灭活疫苗
  • 1篇膜性
  • 1篇活疫苗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4篇候宗柳
  • 1篇刘馨
  • 1篇孙茂盛
  • 1篇任丽虹
  • 1篇马波
  • 1篇魏玲
  • 1篇崔萍芳
  • 1篇林凌
  • 1篇卢国良
  • 1篇刘绍华
  • 1篇孙明
  • 1篇李琦涵
  • 1篇潘家华
  • 1篇郭传明
  • 1篇张亚林
  • 1篇张筱军
  • 1篇杨涛
  • 1篇刘斌
  • 1篇洪超
  • 1篇彭云珠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云南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PCR方法检测SV40病毒基因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的SV40毒基因检测方法。方法以SV40-776标准株DNA为模板,以针 对 SV40 3种抗原设计的 3对引物进行各自的 PCR扩增、克隆、测序,再以恒河猴全血 DNA为模板,同样用以上 3对 引物进行各自PCR扩增,再以同样步骤克隆、测序。最后以筛选得到的SV40PCR检测引物对147份猴血DNA进行 检测。结果3对引物中只有ST和RR引物可有效地从猴血中进行SV40基因片段扩增。用该引物对147份猴全 血DNA检测结果表明,在猴群中SV40病毒的感染率较高。结论应用该方法检测SV40感染灵敏、简便、快速。
任丽虹林凌白巍孙明马波李琦涵候宗柳
关键词:PCR检测恒河猴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魏玲刘斌卢国良刘绍华张筱军张亚林郭传明候宗柳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而复杂的心律失常,它不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诱发和加重心衰及脑卒中发生的常见原因,因此被誉为冰山之颠。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非瓣膜性房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房扩大ACE基因I/D多态性心房重构
猴病毒SV40的灭活及鉴定被引量:1
2003年
猴病毒 SV40 ( Simian Virus40 )在自然状态下感染恒河猴 ,导致急性病变或长期携带感染 ,影响实验用猴质量。本文研究了灭活SV40的方法 ,发现在经 1 .5mol/ L Mg Cl2 ,56℃作用 1 2 d后 ,SV40能被彻底灭活 ,灭活后的SV40不能引起细胞病变。灭活样品经测定蛋白含量为 0 .1 88mg/ m L。PCR检测表明灭活样品感染 vero细胞中 SV40 T抗原 C末端基因稳定存在 ,EL ISA检测表明灭活后的 SV40具有免疫原性。并探讨了灭活 SV40预防恒河猴感染SV40的可行性。
刘馨杨涛洪超崔萍芳孙茂盛候宗柳
关键词:SV40灭活疫苗自然状态恒河猴
云南省白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确诊的白族和汉族冠心病(CHD)病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方法选择云南省确诊的冠心病病人。白族21例和汉族77例(其中80病人通过冠脉造影证实,18例病人有明确的心梗病史)。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其血清血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以Hhal内切酶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在白族CHD组和汉族CHD组均以ε3等位基因以及E3/3基因型最常见,两组之间E2/3、E3/3、E3/4基因型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白族组和汉族组中ε2、ε3、ε4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含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P<0.01)。结论在云南省白族和汉族人群之间ApoE基因型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白族和汉族人群中ε4等位基因是影响血清TC、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彭云珠潘家华候宗柳徐志强
关键词:白族汉族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