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沫

作品数:2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新闻
  • 6篇电影
  • 6篇纪录片
  • 5篇体育
  • 4篇故事
  • 3篇新闻采写
  • 3篇体育新闻
  • 3篇悖论
  • 3篇采写
  • 2篇电视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 2篇真人
  • 2篇真人秀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关怀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学
  • 2篇题材
  • 2篇青春

机构

  • 20篇扬州大学
  • 11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27篇倪沫
  • 1篇李江燕
  • 1篇倪祥保
  • 1篇史盼盼

传媒

  • 4篇电视研究
  • 3篇中国电视
  • 2篇电影评介
  • 2篇东南传播
  • 1篇新闻知识
  • 1篇电影艺术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大学
  • 1篇采写编
  • 1篇视听界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今传媒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东吴学术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阴影下的身份忧思——解读电影《收信人不明》中的韩美关系隐喻
2009年
2001年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收信人不明》,以韩国电影圈少有的大胆犀利,巧借一系列隐喻(美国与韩国——男人与女人、韩美混血儿——当代美国强权阴影之下西化的韩国)直指韩美关系,体现出当代韩国知识分子在美国强权阴影下深切的民族身份忧思。而这种民族身份忧思是整个亚洲在现代化进程中在西方——东方二元对立思路下的现代性焦虑,这一集体焦虑的背后是亚洲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迫切和寻找文化归宿的努力。
倪沫
关键词:韩美关系身份焦虑
当前体育报道功利化“怪现象”
2009年
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是指媒体为了维护或追求某种利益,在素材的选择、观点的表达、情感的偏向和价值判断上有失客观公允的倾向。当前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集中体现为价值判断上的金牌主义和情感偏向上的区域主义。
倪沫
关键词:体育报道功利化区域主义情感媒体
重构观影主体理论被引量:2
2004年
目前,受众心理学研究的两种主要套路,即对某些文化研究成果的有限发挥或是把一些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领域再做一次经验主义的练习,造成了这一领域研究实质上的空洞。事实上,有意义的受众心理学研究,应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对受众心理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取代那些普泛的、猜测性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将在电影第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电影二次同化问题、观影者在角色认同上的多重性和游移性问题作出新的阐释,以期重构观影主体理论。
倪沫李江燕
关键词:电影镜像角色认同
从平民真人秀到偶像真人秀——兼论《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娱乐新思维被引量:2
2013年
若说2000年以来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启了"草根加冕"式的平民真人秀的先河,《谢天谢地你来啦》则开辟了"偶像脱冕"式的偶像真人秀的时代。平民真人秀节目以艰难的竞技强化草根个人奋斗的意义及成功的价值,但对草根的加冕是趋于舞台意义的。偶像真人秀则以颠倒、错置的逻辑戏耍挑战嘉宾,为嘉宾温和脱冕。平民真人秀和偶像真人秀都体现了英雄退场的年代大众传媒对于普通人、世俗化、日常化的亲近。
倪沫
论网络亚文化群体破坏行为的青春期性质被引量:2
2003年
网络亚文化群体的破坏行为是一种以破坏颠覆为特征的、手段与目的合一的、对抗网络及现实秩序的网络失范行为。本文试图在伦理学范畴之外 ,通过精神分析学的方法抓取这一行为的形而下实质 。
倪沫
关键词:青春期
警务题材纪录片对纪实手法的创新运用
2023年
警务题材纪录片以“网感”式文本和全媒体式传播实现了内容IP生产和品牌效应,正在成为地方警务宣传的新选择。本文以警务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其故事模式、叙事策略、形态结构等进行分析,发现警务题材纪录片创新书写了守卫正义的警察故事;以文本旨趣和传播的“网感”化策略带来趣味和活力,并造就了网民对该类型纪录片的“考古”式观看方式;其采用折中的格里尔逊模式淡化了宣传痕迹,凸显了不介入的“观察”。
倪沫
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民生新闻“做大”的辩证法被引量:6
2011年
民生新闻要突破选题狭窄、内容琐碎、部分节目操作流于庸俗的瓶颈,宜用好"大题小作"和"大题小作"的辩证法,即运作宏大选题时宜寻找或策划最佳切入口,用生动的故事见微知著反映大主题;报道"小题"时,宜加强媒体的理性介入和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小选题背后的意涵,使得报道体现一定的深度,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从而让观众在"消费"这些"新奇特、假丑恶"式的市井琐闻时,能带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来看待和接受。大题之"大",大在选题的视野和层次的宏观;大作之"大",大在选题操作中对意义和内涵的提炼、提升;小题之"小",小在选题的贴近和家常;小作之"小",小在选题操作中的最佳切入口。"大"胜在宏观和深刻,"小"胜在亲切和感性。在民生新闻中,"大"与"小"相辅相成,新闻若能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由小而大,或由大化小,就能达到殊途同归、生动与深度并存的效果。
倪沫
关键词:民生新闻大题小作辩证法小题大作
纪录片人文关怀的悖论现象被引量:2
2003年
倪沫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关怀悖论现象人权意识人道主义
浅析《国家宝藏》的国家叙事策略被引量:6
2018年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突破了文博类题材节目一直以来被市场话语和知识话语统辖的现状,从国家立场出发重建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一页的文博叙述。本文从节目定位、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旨归等角度解析《国家宝藏》的国家叙事策略,力图将节目放置到全球化语境下重新叙述"中国"并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潮流中,体认《国家宝藏》国家叙事的意义。
倪沫
关键词:《国家宝藏》节目定位叙事主题叙事结构
新闻采写课亟需社会学基础被引量:1
2010年
目前高校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采写课存在一些不足:课程实践有限;教材中关于新闻信息收集和分析的部分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介绍;课程开设对象多为大一学生,因知识结构及人生阅历所限,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解读、判断能力相对有限。教师在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有意识的加入社会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促使学生能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收集、挖掘信息,在对转型期的当下社会状况有通盘了解的基础上,理性、深入、专业的剖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倪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