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燕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在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在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两个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和对照组(使用普通口垫及鼻吸氧管)。比较2组供氧设备佩戴用时及移除用时、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低氧血症发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n=40)供氧设备佩戴、移除用时分别为(11.63±0.84)s和(5.33±0.76)s,分别低于对照组(n=47)的(14.91±1.21)s(t=-14.463,P<0.001)和(10.38±0.80)s(t=-30.095,P<0.001)。观察组供氧设备佩戴满意度评分、最低SpO_(2)、供氧设备移除满意度评分、麻醉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80±0.61)分、(96.70±3.42)%、(9.75±0.67)分、(9.20±1.4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70±0.93)分(t=12.209,P<0.001)、(94.06±3.72)%(t=3.417,P=0.001)、(7.96±0.98)分(t=9.803,P<0.001)、(8.13±1.35)分(t=3.615,P=0.001)。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10.00%(4/40)比14.89%(7/47),χ^(2)=0.130,P=0.718],内镜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30±0.97)分比(9.02±1.31)分,t=1.112,P=0.269]。结论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佩戴及移除方便,能减少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SpO_(2)波动,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倪燕丽张诚张伟英高秀珍尤永梅韩丽君马丽莉沈笠朱颖华谭玺杨玉龙徐美东
- 关键词:打鼾胃镜检查血氧饱和度
- 鼻胆管口鼻转换及固定新方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评价一套鼻胆管口鼻转换及固定的新方法——短鼻胆管导丝引出及单反α固定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22年1—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拟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短鼻胆管导丝引出及单反α固定法组(观察组,n=145)和导丝套取及反a固定法组(对照组,n=71),观察两组操作时间、一次操作成功率、不良事件、舒适度、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2(91,117)s比136(127,145)s,Z=-9.639,P<0.001];观察组鼻胆管口鼻转中一次操作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8.28%(128/145)比67.61%(48/71),χ^(2)=13.496],鼻咽部刺激评分[1(1,2)分比2(1,2)分,Z=-4.457]和不良事件发生率[4.14%(6/145)比15.49%(11/71),χ^(2)=8.47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鼻胆管期间胆汁引流量[(179.45±81.54)mL比(142.89±55.69)mL,t=3.407]及护理满意度评分[(7.72±0.99)分比(6.06±1.07)分,t=11.337]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3.00±1.01)分比(4.83±0.99)分,t=-12.64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3.45%(5/145)比14.08%(10/71),χ^(2)=8.34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鼻胆管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1.14)s比(11.93±1.36)s,t=-16.616,P<0.001]。由此可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采取短鼻胆管导丝引出及单反α固定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及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刺激反应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高秀珍尤永梅韩丽君马丽莉张诚倪燕丽刘伟朱胜军杨玲玲
- 关键词:引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鼻胆管导丝
- DSA下导丝引出法在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导丝引出法在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的患者46例,采用DSA下导丝引出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观察该方法在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导丝置入次数、平均操作时间、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成功率100.00%(46/46),一次成功率100.00%(46/46),导丝置入(1.33±0.60)次,平均操作时间(37.72±14.04)s,刺激程度评分(1.43±0.69)分;其中,轻度刺激31例、中度刺激10例、重度刺激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7/46)。结论DSA下导丝引出法是解决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高秀珍陈益清张诚何川琦韩丽君尤咏梅叶静倪燕丽杨玉龙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鼻胆管导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电子线阵探头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胃肠道类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电子线阵探头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价值,观察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肠道类癌的效果。方法应用线阵探头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并在内镜下行ESD治疗后送病理,13例胃肠道类癌病理证实。结果电子线阵探头超声内镜(EUS)显示类癌多为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均匀或欠均匀的低回声,大部分病灶紧邻固有肌层下。13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并行黏膜下肿瘤剥离术,切除标本边缘和基底无肿瘤累及,无1例出现穿孔。结论 EUS对于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明确类癌的壁来源、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性质、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等疾病,从而指导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胃肠道类癌疗效确切。
- 卢水蓉穆金玲叶静韩扬倪燕丽杨小青
- 关键词:胃肠肿瘤类癌瘤
- 链霉蛋白酶与二甲硅油对胃镜检查微小病变检出率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23年
- 探讨链霉蛋白酶与二甲硅油对胃镜检查微小病变检出率影响,统计353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试验组(予链霉蛋白酶联合碳酸氢钠)176例和对照组(予二甲硅油联合碳酸氢钠)177例。记录两组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长、冲洗次数、微小病灶检出率、早期癌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视野清晰度[(1.84±0.51)分比(2.15±0.48)分,t=-5.900]、胃底黏液性状[(1.04±0.43)分比(1.46±0.76)分,t=-6.347]和冲洗次数[(0.76±0.66)次比(1.18±0.72)次,t=-5.628]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检查时长略高于对照组[(10.01±4.40)min比(8.98±4.22)min,t=2.239,P=0.026]。试验组微小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73%(172/176)比91.53%(162/177),χ^(2)=6.665,P=0.010]。在炎性增生、息肉、癌前病变和癌的检出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前喝药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发生术中呛咳,术中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术后均无不良反应。术前服用链霉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胃镜下视野清晰度并提高微小病变检出率,有助于发现胃内早期病变。
- 张海斌徐勤伟陈涛房康沈笠倪燕丽徐美东
- 关键词:链霉蛋白酶胃镜检查
- 内镜专用吸氧口垫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设计内镜专用吸氧口垫,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的内镜专用吸氧口垫包括口垫、鼻吸氧管、口腔吸氧管等7个部件。便利选取2021年1月—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0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使用内镜专用吸氧口垫,对照组使用普通吸氧管及口垫。比较两组口垫佩戴时间、SpO_(2)波动差值、鼻导管移位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口垫佩戴时间为(20.58±2.43)s,对照组为(27.30±2.89)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95,P<0.001);试验组SpO_(2)波动差值为2.00%(1.00%,2.75%),对照组为3.00%(2.00%,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32,P<0.001);试验组鼻导管移位率为0,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0,P=0.001);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得分为(28.35±1.39)分,对照组为(26.48±1.5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33,P<0.001)。结论内镜专用吸氧口垫佩戴方便,能减少患者术中SpO_(2)波动,降低鼻导管移位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及手术安全性。
- 高秀珍韩丽君张诚倪燕丽尤永梅陈益清杨玲玲刘伟朱胜军王怡君杨玉龙何川崎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吸氧管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