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抑郁
  • 2篇语言
  • 2篇语言表征
  • 2篇中介
  • 2篇自我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应对方...
  • 1篇顶叶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研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疏导
  • 1篇学业
  • 1篇学业自我
  • 1篇学业自我效能
  • 1篇学业自我效能...
  • 1篇一般智力
  • 1篇一般自我效能
  • 1篇一般自我效能...

机构

  • 9篇广东医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全鹏
  • 2篇马泽威
  • 2篇刘瑞明
  • 1篇褚成静
  • 1篇曾伟楠
  • 1篇何子静
  • 1篇李鹤展
  • 1篇高定国
  • 1篇王娜
  • 1篇肖俊辉
  • 1篇党彩萍
  • 1篇陈琴
  • 1篇黄俊辉
  • 1篇张彩燕
  • 1篇赵旭东
  • 1篇万崇华
  • 1篇王双苗
  • 1篇周凌峰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生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期望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期望在医生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4—6月,根据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通讯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医疗机构23家,然后通过电话与该医疗机构联络,确认可以接受调查后,即派人上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最终调查17家医疗机构。选取医生的人口学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设计医生角色与管理调查问卷,并采用该问卷调查医生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自我期望、离职倾向得分。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为89.0%。组织承诺得分为(13.5±2.8)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12.5±2.5)分,自我期望得分为(16.2±3.0)分,离职倾向得分为(12.3±2.8)分。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自我期望、离职倾向得分间互相均呈正相关(P<0.05)。直接作用模型、工作满意度单独中介作用模型、自我期望单独中介作用模型的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而双重中介作用模型的RMSEA=0.08,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赋范拟合指数(NFI)、比较拟合指数(CFI)均>0.90,故双重中介作用模型拟合指数最好。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直接作用的95%CI包括0,说明在控制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期望后,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的直接作用消失。另外,工作满意度单独中介作用与自我期望单独中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18,0.13)〕。结论组织承诺通过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期望的双重中介作用对医生的离职倾向产生间接效应;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期望在医生的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刘瑞明全鹏
关键词:问卷调查组织承诺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自我期望
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
2011年
采用同时和继时实验任务,探讨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实验一刺激同时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但效应不受语言干扰影响。实验二刺激间隔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效应在语言干扰时消失。实验三采用继时任务,没有语言干扰,在刺激呈现间隔(SOA)小于300ms时效应不显著,大于等于300ms时效应显著。研究提示类别知觉效应的机制取决于任务要求和被试无意识的认知策略。在同时任务中效应来自知觉过程本身,在继时任务中效应来自语言编码。继时任务中效应量随SOA变化,说明语言表征由上至下地影响知觉加工,类别知觉是一个动态过程。
全鹏何子静高定国
关键词:语言干扰语言表征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注意网络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正念训练对大脑注意网络及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正念训练为干预手段,采用自尊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注意网络测试对22名自愿参加正念训练的大学生被试进行干预前后的测量,用配对t检验了解干预前后被试自尊水平和应对水平,以及注意网络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念训练干预前后,自尊水平较正念训练前无变化;特质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较正念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消极应对因子变化不显著;注意警觉网络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和执行网络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训练可能通过影响个体注意网络系统中的警觉子系统,改善个体的认知功能。
李娜褚成静周凌峰全鹏
关键词:注意网络
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
类别知觉是一种重要的知觉现象,关于类别知觉各种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语言表征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较为详尽地综述了类别知觉相关理论,通过采用多种研究范式,研究了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  实验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
全鹏
关键词:语言表征
合作与参与、患者成熟度与医生的领导方式——互动视域下医患权利(力)运作形式四被引量:4
2015年
从合作与参与的内涵着眼,就事前准备、信息共享、遵医参与、医患互动4个维度对医患的合作与参与进行详尽分析,尝试将患者成熟度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医患互动中。并根据4种类型的患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质和行为表现,医生选择相应的职业行为和领导方式。在对医患互动中权力运作的5种形式的核心概念进行厘清,强调了医生要多运用权威力量征服患者,并对如何管控医患双方的权力提出了深度思考。
刘瑞明王娜王双苗陈琴黄俊辉肖俊辉全鹏
关键词:权利权力
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基于Bootstrap法和MCMC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考察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对50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评。通过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和有先验信息的MCMC法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0,-.011]和[-.024,-.014],提示抑郁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k2、R2med分别为.124、.104,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178]、[.063,.156],两种指标共同验证效应量为中等。研究结果说明抑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中等。
马泽威全鹏
关键词:抑郁核心自我评价自杀意念
家庭动力在家庭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验证家庭动力在家庭应激事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5970名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施测系统家庭动力量表、SCL-90以及自编的家庭应激事件题目,采用带乘积项的层次回归和方差分析检验调节效应。结果非应激组和应激组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有显著差异,SCL-90总分与家庭动力总分显著负相关(r=-0.286,P<0.05),层次回归中的乘积项系数显著(β=-0.145,t=-2.535,P<0.05),方差分析中的交互效应显著(F=6.785,df=1,P<0.01)。结论家庭应激事件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庭动力对家庭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家庭动力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曾伟楠赵旭东万崇华全鹏李鹤展
关键词:应激事件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生命意义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讨生命意义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问卷法对313名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生命意义进行测量。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生命意义和学业自我效能感(P<0.01)。将一般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方程2后,R上升了0.09,Beta值显著减弱(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5.8%。结论生命意义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莫娟婵吴炜玲全鹏
关键词:生命意义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医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广东省某医学院在校医学生共300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医学生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国内医学生有较高的抑郁检出率,其抑郁情绪的发生则与父母的关爱、鼓励支持及过度控制有显著关系。结论:医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高、普遍性大,通过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影响医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
马泽威张彩燕全鹏
关键词:医学生抑郁父母教养方式
对护理人员心理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干预,提高护士心理应激能力。方法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19-54岁的200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其中29人为干预组人员,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组人员进行精神症状测试问卷。结果不同成长环境的护士在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量表中的统计平均分值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1);在2人分、总恐惧分量表上的得分t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经济状况家庭中成长的护士在小组分、公众分和2人分项目中的平均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1);在会议分、总恐惧分量表上的得分t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对比中,焦虑、抑郁因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数据(P〈0.05和P〈0.01),其他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保证护理人员心身健康有利。
全鹏何伟芳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干预心理疏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