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勤
- 作品数:85 被引量:2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珠母贝插核育珠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2
- 1999年
- 珠母贝插核育珠,选择壳高7~9cm的母贝作为插核贝和以外套膜颜色相同的插核贝、小片见组合进行括核育珠的效果较好。珠母贝括核手术后休养期的存活率为77.5%~97.3%,留核率为42.5%~77.4%。壳高7~9cm的插核见成珠率为25.0%,已接近马氏珠母贝生产上的插核育珠水平。
- 冯永勤曾关琼
- 关键词:珠母贝育珠
- 南美白对虾与遮目鱼混养试验
- 2005年
- 冯永勤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病害发生虾养殖虾产品
- 益生菌WCPW15015对哈维氏弧菌最佳拮抗条件的确定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已成为华南地区海水养殖鱼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充分利用微生物间拮抗作用实现生物防治是生态养殖的必由之路,其中最佳拮抗作用条件的探明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拮抗作用的首要前提.本文采...
- 杨行章翔龙昊冯永勤谢珍玉
- 关键词:哈维氏弧菌拮抗机制
- 方斑东风螺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从自然海区诱捕的4307个方斑东风螺为亲螺,在体积分别为22m^3和45m^3的室内水泥池以及体积为18m^3的室外水泥池(水体总体积为4218m^3)中共获得变态2~4d的稚螺3785.4万粒,培育出变态稚螺8975粒/m^3。收集刚变态稚螺于未铺设砂层的育苗池内暂养9~12d,暂养后存活稚螺共计2281.8万粒,暂养平均成活率60.3%。暂养后稚螺再放养于铺有约3cm细砂层的水泥池中进行苗种培育41~68d,共培育出壳高0.6~1.8cm的螺苗1318.3万粒,暂养后稚螺培育成螺苗成活率57.8%;从变态2~4d稚螺培育成螺苗的成活率34.6%。
- 冯永勤周永灿李芳远蒲利云张真卢宁王祚吉
-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苗种规模化
- 室外高位池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下)被引量:1
- 2009年
- 2.仔、稚、幼鱼培育结果 受精卵孵化出仔鱼第3天,投喂小型轮虫后,解开孵化袋使仔鱼进入育苗池塘中。仔鱼进入池塘第2天,在池塘四个角落可见到个别仔鱼游动,随着天数的增加,池塘四周游动仔鱼也有所增多。仔鱼下塘16~21天(仔鱼19-24日龄),仔鱼开始变态为稚鱼。仔鱼变态为稚鱼期间,均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如遇上雨天或高温等恶劣天气,仔鱼的死亡率会更高。
- 蒲利云冯永勤董杨刘璐
- 关键词:人工育苗鞍带石斑鱼高位池受精卵孵化幼鱼培育
- 唐冠螺驯化养殖初步试验
- 2011年
- 唐冠螺(Cassiscornuta),属腹足纲、中腹足目、冠螺科,为热带海域大型贝类,“四大名螺”之一。在我国分布于台湾南部沿海、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壳长在15-30厘米,栖息于水深1~30米的碎珊瑚海底。肉可食用,其贝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受其经济和观赏等价值不凡的诱惑,遭到渔民们乱采滥捕,再加上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
- 蒲利云冯永勤夏怡罗泽冲吴开畅梁盛
- 关键词:驯化养殖观赏价值中腹足目南沙群岛海洋环境
- 塔形马蹄螺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应用透射电镜显微镜技术观察塔形马蹄螺(Trochus pyramis Born)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塔形马蹄螺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精原细胞呈近椭圆形,染色质分布较均匀,线粒体较少;初级精母细胞较大,染色质凝聚成小块状,线粒体增多;次级精母细胞较初级精母细胞小,线粒体较多,部分线粒体发生融合,呈扁囊状。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成较大的团块;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核内染色质凝聚成高电子密度均质化,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
- 吴洪流蒲利云冯永勤董杨刘璐严俊贤
- 关键词:精子发生超微结构
- 净化养殖污水的枯草芽孢杆菌海南种的研究与应用
- 谢珍玉周永灿冯永勤王世锋卢宁周俊先欧阳吉隆陈圣丰吴学贵
- 从海南海水养殖系统及天然海域中筛选出芽孢杆菌326株,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鉴定,仅22株呈阳性;确定11株蛋白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10μg/ml的蛋白酶K(P<0.01);通过标准生理生化表型和16S...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水净化
- 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 冯永勤王世锋谢珍玉方再光周永灿王珺蔡岩郭伟良邓晓飞朱彦博崔婧
- 项目实施3年,共进行23次海参诱导产卵均获成功,孵化糙海参小耳幼体4361万个,玉足海参小耳幼体17088万个,花刺参小耳幼体1028万个。共培育出体长2-5cm糙海参苗种51.0万头,单位水体育苗量3125头/m<'3...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参水产养殖
- 珠母贝人工苗养殖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在不同海区、不同水层养殖珠母贝人工苗,及用不同方法进行养殖小贝。结果表明:在开放性、半开放性、内湾性海区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51.4、69.8 mm,成活率分别为6.4%、0.8%、0.5%,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海区中3m、6m、9m、12m、15m水层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67.4、62.8、56.9、51.9mm,成活率分别为6.4%、6.8%、8.1%、11.7%、13.9%,随着水层的加深,珠母贝的生长变慢,成活率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个月龄小贝用穿耳法、片笼法、锥型笼法养殖5个月后,壳高分别长成56.1、55.7、51.7mm,成活率分别为72.6%、59.9%、51.7%,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 邓陈茂黄海立符韶劳赞梁盛冯永勤谢仁政
- 关键词:珠母贝人工苗养殖壳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