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其宁

作品数:67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亚麻
  • 22篇油菜
  • 10篇选育
  • 7篇性状
  • 7篇杂交
  • 7篇栽培
  • 7篇甘蓝
  • 7篇甘蓝型
  • 7篇甘蓝型油菜
  • 6篇栽培技术
  • 6篇芥菜
  • 6篇芥菜型
  • 6篇芥菜型油菜
  • 6篇不育
  • 5篇亚麻新品种
  • 5篇油菜种
  • 5篇种子
  • 5篇菜种
  • 4篇油菜种子
  • 4篇杂交种

机构

  • 64篇云南省农业科...
  • 11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作者

  • 66篇刘其宁
  • 37篇吴学英
  • 34篇杜刚
  • 17篇赵振玲
  • 14篇蒋海玉
  • 11篇符明联
  • 11篇刘飞虎
  • 9篇杜燕
  • 7篇严远鑫
  • 6篇李劲峰
  • 6篇李石开
  • 6篇张美华
  • 6篇邱怀珊
  • 6篇郑树松
  • 5篇苏振喜
  • 5篇赵庭周
  • 5篇杨若菡
  • 3篇董云松
  • 3篇张庆滢
  • 3篇梁雪妮

传媒

  • 16篇西南农业学报
  • 13篇中国麻业科学
  • 11篇云南农业科技
  • 4篇种子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中国麻业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全国青年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云油杂2号的选育被引量:10
2006年
云油杂2号是利用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用系99F121AB与恢复系99F1549C杂交筛选出的优势组合,表现杂交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芥酸含量0.16%,硫甙含量22.86μmol/g,含油量45.53%,恢复株率95%以上。2003—2004年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 570.9kg/hm2,比对照品种花油3号增产29.13%。最高单产达到5 944.5kg/hm2。
蒋海玉李劲峰刘其宁严远鑫张美华郑树松符明联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隐性核不育
云南发展亚麻产业的思路及对策被引量:12
2007年
本文从分析云南亚麻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及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为云南省纤维亚麻的发展提供依据。
刘其宁赵振玲杜刚吴学英
贮存过期油菜种质的挽救
2002年
对贮存 9~ 13a的油菜过期种质来说 ,种子培养方法较国际上常用的胚培养方法的挽救效果更佳 ,发芽率低于 5 %甚至已丧失发芽率的种质 ,在MS固体培养基上发芽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接种后长出的幼苗健壮 。
杜燕蒋海玉刘其宁张庆滢
关键词:油菜
蚕豆赤斑病抗病性离体幼时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蚕豆赤斑病抗病性离体幼时鉴定方法研究StudiesontheIdentifiedMethodsofInoculativeDetachedLeafResistancetoFabaBeanChocolateSpot赵振玲,刘其宁,苏丽萍(云南省农科院)蚕...
赵振玲刘其宁苏丽萍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抗病性
丰产早熟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云油杂2号”被引量:1
2006年
蒋海玉刘其宁符明联李劲峰张美华
关键词:优质杂交油菜早熟丰产云南省农科院两系杂交油菜
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被引量:3
1999年
对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 以探讨该不育胞质对杂交当代(FO) 结实性和杂种一代(F1) 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初步明确该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结果显示, 欧新A不育胞质对当代结实率表现负效应趋势, 但对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该遗传效应有明显的组合特异性; 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正效应趋势, 且效应在不同恢复源间有显著差异; 不育胞质在主要农艺性状上表现有利于优良株型及高产组合的选育。
董云松邱怀珊赵庭周刘其宁苏振喜吴学英李石开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不育细胞质油菜
贮藏年限对油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1年
采用普通发芽法对本所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贮存了 1~ 17年的甘蓝型油菜 (B.napus L.)种子的发芽率、始萌发时间、萌发高峰期及幼苗素质等发芽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贮存年限的增加而呈阶梯式的下降 ,而且随着贮存年限的增加 ,种子始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随之增加 ,峰高降低 ,幼苗素质下降。根据测定结果 ,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贮藏寿命为 8~ 9年 ,安全贮藏期为 1~ 7年。相关分析表明 :贮藏 1~ 7年的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存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r=- 0 .95 2 7* * ,回归方程 y=93.0 7- 0 .5
蒋海玉杜燕刘其宁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特性贮藏年限
外引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品质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对81份外引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其资源间遗传差异较大,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脂肪含量与α-亚麻酸呈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呈正相关,与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显著负相关;α-亚麻酸与油酸、硬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呈负相关。通过系统聚类,把8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品种群Ⅰ油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高油酸育种材料或油纤两用类型加以利用,品种群Ⅱ亚油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高亚油酸育种材料加以利用,品种群Ⅲ粗脂肪平均含量和α-亚麻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油用亚麻的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杜刚杨若菡吴学英刘飞虎刘其宁
关键词:油用亚麻
外引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对81份外引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度进行分析,表明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多样性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把能代表7个性状的前3个因子归类为产量因子、单果种子数因子和株形因子,经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按系统聚类,把81份材料聚成为3大类,为不同育种目标提供依据。
杜刚王家银杨若菡孙玲吴学英刘飞虎刘其宁
关键词:亚麻农艺性状
亚麻——云南绿色经济的新支柱被引量:21
2002年
本文阐述亚麻产业的光明前景,分析我国亚麻发展趋势,认为我国亚麻主产区南移将成事实,而云南在南方诸省中最具有发展亚麻的优势条件,因此将成为未来中国亚麻的生产中心,亚麻因此将成为未来云南绿色经济的新支柱。
刘飞虎梁雪妮刘其宁杨仁莉
关键词:绿色经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