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蔚

作品数:60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下颌
  • 9篇缺损
  • 9篇颌骨
  • 8篇颌关节
  • 8篇颞下
  • 8篇颞下颌
  • 8篇颞下颌关节
  • 8篇脱细胞
  • 8篇下颌关节
  • 8篇面神经
  • 8篇壳聚糖
  • 7篇外科
  • 7篇改性
  • 6篇口腔
  • 5篇细胞
  • 5篇下颌骨
  • 4篇蛋白
  • 4篇神经缺损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机构

  • 5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西安医学院
  • 2篇北京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8篇刘华蔚
  • 48篇胡敏
  • 20篇李永锋
  • 18篇刘昌奎
  • 17篇黄海涛
  • 12篇张安东
  • 11篇谭新颖
  • 9篇刘三霞
  • 8篇徐娟
  • 6篇相磊
  • 4篇罗金超
  • 4篇陶冶
  • 4篇席庆
  • 4篇温伟生
  • 4篇张明
  • 3篇冯琳
  • 3篇鄢荣曾
  • 3篇李润欣
  • 2篇魏博
  • 2篇陈丽洁

传媒

  • 9篇中华口腔医学...
  • 6篇中华老年口腔...
  • 4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北京口腔医学
  • 2篇口腔颌面修复...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全国口...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导管预防兔面神经周瘢痕的实验研究
目的 周围神经解剖性损伤后,神经周瘢痕的形成会压迫神经,阻碍轴突的再生,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应用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导管作为物理屏障,观察其对兔面神经周瘢痕及神经内血运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6 只,行腮腺大部切除,面...
刘华蔚胡敏罗金超徐娟刘三霞
周围神经瘢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形成瘢痕,妨碍周围神经的再生,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和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瘢痕的形成机制已基本明确,针对这些机制,采用物理法与药物法对其干预已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部分方法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周围神经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
刘华蔚胡敏
关键词:周围神经微环境显微外科技术
脱细胞动脉复合耳脑胶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采用脱细胞动脉复合耳脑胶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于获取脱细胞动脉,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脱细胞动脉复合耳脑胶组、脱细胞动脉组、自体神经对照组。手术制备面神经上颊支1 cm长缺损模型,分别采用各组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断端。术后1周、4周、12周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观察;术后12周取材,对各组神经移植物及周围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统计分析各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厚度及轴突直径。结果动脉脱细胞后HE染色和Masson染色未见细胞成分残留。术后1周、4周时,各组动物术侧口角仍无动度,术区无明显炎症反应及肿胀;术后12周时脱细胞动脉复合耳脑胶组口角对称性差于自体神经对照组,但优于脱细胞动脉组。术后12周取材时,脱细胞动脉组较其他两组的神经移植物塌陷程度明显严重;脱细胞动脉复合耳脑胶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12 608.61±163.48)n/mm^2]、髓鞘厚度[(680.16±114.23)nm]和轴突直径[(5.03±0.42)μm]小于自体神经对照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18 573.93±68.65)n/mm^2]、髓鞘厚度[(1165.7±184.64)nm]和轴突直径[(5.52±0.28)μm],但大于脱细胞动脉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9 571.34±131.45)n/mm^2]、髓鞘厚度[(204.13±70.65)nm]和轴突直径[(4.61±0.55)μm](P均<0.05)。结论采用耳脑胶可以改善脱细胞动脉植入体内后的塌陷问题,更好地促进神经再生。
李润欣刘华蔚鄢荣曾胡敏
关键词:面神经缺损耳脑胶神经再生
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5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
2024年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结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间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的病理与临床资料,记录所有病例的初诊时间、复发次数、手术次数及随访结果等指标,并进行各参数生存分析比较。结果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病例,男34例,女18例,男女比为1.89∶1,50~59岁最好发(15例),单纯手术组五年生存率85%,手术+放疗组五年生存率7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10年达22例,五年生存率67.6%,病程≤10年者五年生存率90%,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初次手术患者五年生存率100%,手术2次患者五年生存率73.2%,手术3次及以上患者五年生存率61.5%,初次手术组与手术3次及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10年以上,复发3次及以上,恶变的几率高且预后相对较差。单纯手术组与手术+放疗组都有较高的生存率。
毕文婷魏博孙惠葛柳花胡敏刘华蔚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骨质硬化的影像学观察与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硬化的不同影像表现, 探讨髁突硬化影像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硬化并进行螺旋CT、MRI和核素骨显像的患者50例,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35例, 年龄(42.7±14.5)岁(16~65岁)。分析髁突硬化在锥形束CT、螺旋CT、MRI影像及核素骨显像特点, 关节盘移位及骨代谢异常情况, 并根据锥形束CT的影像对髁突硬化面积进行分级。结果 50例患者中有38例单侧髁突硬化, 12例双侧髁突硬化, 共66处。螺旋CT的检出率[95.5%(63/66)]与锥形束CT[100.0%(66/6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36, P=0.244), 髁突硬化区域面积为(35.5±4.5)mm^(2)(1~100 mm^(2));螺旋CT对4 mm2以下的髁突硬化图像显示比锥形束CT更清楚。髁突硬化在冠状位主要位于中上区域[68.2%(45/66)], 矢状位主要位于前上区域[71.2%(47/66)]。MRI检出57处(57/66, 86.3%), 其中检出4 mm2以下的髁突硬化4处(4/19), 硬化侧与无硬化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移位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 P=0.006)。髁突硬化在MRI上多表现为低信号(56/62), 其次为高信号(5/62)和中信号(1/62)。核素骨显像显示38例单侧髁突硬化中4例双侧骨代谢对称, 34例骨代谢异常。结论通过不同影像学分析, 就髁突硬化而言, 螺旋CT比锥形束CT更精准, 且两者的检出率高于MRI;髁突硬化在MRI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髁突硬化侧多表现为骨代谢异常。
母晓丹刘华蔚李永锋相磊程诺胡敏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颞下颌关节盘核素骨显像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治疗软腭肿瘤报道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施行我院第一例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TORS),为将来颌面外科机器人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例软腭肿瘤患者行TORS,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区暴露用时30min,手术时间20min,患者术后2d顺利出院。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口腔深部肿瘤,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席庆冯琳刘华蔚魏博陈鹏张明胡敏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微创外科口腔颌面外科
一种表面复合超声喷涂壳聚糖的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表面复合超声喷涂壳聚糖的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脱细胞血管作为血管支架,通过特定的反复冻融、超高压条件处理后以及通过选定的超声条件进行超声空化法的过程处理后,使其可以通过超声波精密喷涂的方法,将壳聚...
刘华蔚周刚胡敏黄海涛毕文婷李永锋刘昌奎张安东
文献传递
一种表面复合3D打印壳聚糖的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表面复合3D打印壳聚糖的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脱细胞血管作为血管支架,通过特定的反复冻融、超高压条件处理后以及通过选定的酶进行酶消化法的过程处理后,使其可以进一步采用3D打印的方法,将壳聚糖材料打印在所述...
刘华蔚周刚胡敏黄海涛毕文婷李永锋刘昌奎张安东
雷公藤甲素对舌鳞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SCCs)自噬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2.5~20μg/L的TP处理体外培养的TSCCs CAL-27和SCC-25,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MDC染色检测细胞中自噬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STAT3-PIM-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加入自噬抑制剂检测自噬与凋亡的关系。结果:TP能够诱导TSCC细胞发生自噬,并且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促进凋亡蛋白PARP和Caspase-9剪切体的表达,同时下调SATA3-PIM-1蛋白表达,加入自噬抑制剂后细胞凋亡发生率减少。结论:TP可能通过抑制STAT3-PIM-1信号通路诱导TSCCs发生自噬,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杨吉垒杜艳秋温晓霞刘华蔚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自噬
一种纵向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
一种纵向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包括脱细胞血管及涂布于其表面的生物蛋白胶,所述生物蛋白胶在血管表面沿血管延伸方向涂布为条带状纵行,每个纵行之间具有间隔。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脱细胞血管支架的神经再生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脱细胞血管的情况...
刘华蔚周刚胡敏黄海涛毕文婷李永锋刘昌奎张安东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