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静脉
  • 15篇门静脉
  • 15篇门静脉高压
  • 15篇静脉高压
  • 14篇高压症
  • 13篇胆管
  • 13篇分流术
  • 11篇门静脉高压症
  • 11篇门脉
  • 11篇静脉高压症
  • 10篇硬变
  • 10篇手术
  • 10篇肝硬变
  • 8篇粘膜
  • 8篇术式
  • 8篇切除
  • 8篇门脉高压
  • 7篇术后
  • 7篇切除术
  • 7篇外科

机构

  • 51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8篇刘吉奎
  • 29篇蔡景修
  • 27篇董家鸿
  • 20篇别平
  • 15篇李智华
  • 13篇王曙光
  • 10篇顾红光
  • 9篇周永碧
  • 9篇陈平
  • 7篇韩本立
  • 6篇李虎城
  • 6篇段恒春
  • 6篇何振平
  • 5篇丁钧
  • 5篇陈敏
  • 4篇彭志明
  • 3篇邹一平
  • 3篇马宽生
  • 3篇李为民
  • 3篇张雷达

传媒

  • 1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消化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普外基础与临...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肝胆胰脾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年中...
  • 1篇第二届21世...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9篇1999
  • 2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原因与治疗体会(附42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探讨肝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自发性破裂患者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方式。结果 采取开腹手术止血39例,介入手术止血3例。出血原因包括原发性肝癌破裂、肝血管瘤破裂、肝硬化结节破裂、肝腺瘤破裂、肝脂肪瘤破裂、肝紫斑病破裂和继发性肝癌破裂。结论 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破裂出血预后凶险;手术止血是救治肝自发性破裂的主要方法,对于肝占位性病变,应综合考虑,力争行肝切除术。
祝建勇刘吉奎别平
关键词:出血外科手术
肠腔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口径肠腔侧侧分流术(MCS-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方法:将MCS-SS的吻合口径控制在6~8 m m ,并观察了自由门静脉压(FPP)、吻合口分流率(PSSa)、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PVF)及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等指标。结果:分流术后PVF、AKBR、FPP等均显著下降,但小口径组降幅明显小于对照组,PSSa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止血效果较对照组却无显著差别。结论:小口径MCS-SS有助于提高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综合疗效。
谢小丰蔡景修董家鸿刘吉奎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
腹腔镜下规则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二例被引量:16
2003年
陈平别平刘吉奎董家鸿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腹腔镜查体上腹部
门腔静脉分流术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大鼠胃粘膜的影响被引量:10
1997年
通过观察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大鼠在行门腔静脉分流(PCS)术后胃粘膜的功能改变。结果发现门静脉高压时胃窦及底体部粘膜血流量(GMBF)、糖蛋白(GP)及前列腺素(PGE_2、PGI_2)含量等均显著下降,PCS术后上述指标则明显升高,尤其是GMBF在术后5周时已接近于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时胃粘膜的微循环及防病能力被削弱,导致了胃粘膜病变的发生;PCS术后由于降低了门静脉系统压力,改善了粘膜下静脉的瘀血状态,增加了粘膜层的血流量,同时提高了粘膜上皮合成及分泌GP、PGs等的能力,提高了粘膜抗病力,对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有一定意义。
刘吉奎蔡景修段恒春韩本立
关键词: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胃粘膜门静脉分流术
远端脾腔分流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的影响
1996年
分流术是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常用术式.而远端脾腔分流(DSCS)是一种区域性分流,它既保持了有效的门脉血流灌注,且止血效果可靠。但其对胃粘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进行实验研究。选用雄性大鼠,体重220±15g,采用皮下注射60%CCl4石蜡油溶液及饮用10%乙醇溶液的方法复制成肝硬变门脉高压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术前组及远端脾腔分流组,手术组分别观察术后1、3、5周。
刘吉奎蔡景修段恒春杨衡文
关键词:脾腔分流术肝硬变门脉高压胃粘膜粘膜屏障
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损28例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总结了28例带蒂脐静脉瓣修复缺损的临床经验,恢复正常的胆道生理状态,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预防上行性胆道感染。方法:①胆道后壁对端吻合,上下端胆管前壁纵行切开,带蒂脐静脉瓣胆管前壁缺损修复术15例;②部分的胆管壁缺损修复术4例;③炎性胆管狭窄、胆管缺损修复术9例。结果:术后3年以上20例,其中优良者17例,3例再手术。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带蒂脐静脉瓣是修复胆管缺损的一种理想的自体移植物。
蔡景修董家鸿顾红光周永碧王曙光刘吉奎佘书成别平柳凤轩
关键词:圆韧带胆管缺损修复术带蒂脐静脉瓣
门腔静脉分流术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大鼠胃粘膜的影响
1997年
目的:胃粘膜病变是门脉高压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而门脉分流术(PCS)又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常用术式,本实验旨在观察PCS术后胃粘膜的功能改变。方法:化学方法诱导大鼠肝硬变门脉高压模型,并分成正常组、术前及术后组,观察PCS术后门脉压力(FPP)、胃粘膜血流量(GMBF)、粘膜内前列腺素(PGS)、糖蛋白(GP)的含量等,统计学处理为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FPP明显高于正常组〔(1.43±0.08)vs(0.76±0.05)kPa,P<0.01〕,PCS术后FPP则显著下降〔(1.09±0.06)vs(1.43±0.08)kPa,P<0.01〕,GMBF、GP、PGS等术后则逐渐高于术前,至术后5周时已明显高于术前(P<0.01),其中GMBF则接近了正常组水平〔(116.78±10.99)vs(124.70±7.37)ml/min(100g)-1,P>0.05〕。结论:门脉高压时胃粘膜下层动静脉短路明显增多,造成粘膜层的供血不足及营养障碍,从而发生胃粘膜病变,PCS术后由于降低了门脉压力,减少了粘膜下层的动静脉短路,增加了粘膜层的血流量,改善了粘膜层的功能,有利于胃粘膜病变的恢复?
刘吉奎蔡景修段恒春杨衡文
关键词:胃粘膜肝硬变门脉高压
姑息性胆管引流术治疗晚期高位胆管癌43例报告
1997年
刘吉奎蔡景修韩本立何振平顾红光周永碧董家鸿别平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管引流胆管肿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 LC 后出现迟发性胆漏的11例病人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后,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率。平均住院11 d,无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复查 B 超或造影显示胆道无狭窄、扩张,造影剂排泄通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LC 后迟发性胆漏有其特定的发生机制,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内镜和介入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其独到的优势。
李虎城刘吉奎邹一平李为民黄辉王庆松谢文刚
关键词:腹腔镜术迟发性胆漏内镜治疗
分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被引量:4
2001年
蔡景修刘吉奎
关键词:分流术再出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