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军

作品数:61 被引量:44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梭梭
  • 10篇种群
  • 8篇土壤
  • 7篇干旱
  • 7篇干旱区
  • 6篇间作
  • 6篇根系
  • 6篇存活曲线
  • 5篇种子
  • 5篇胁迫
  • 4篇杏树
  • 4篇植物
  • 4篇生态
  • 4篇盆地
  • 4篇种群结构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紫花
  • 4篇紫花苜蓿
  • 4篇苜蓿
  • 4篇柽柳

机构

  • 60篇中国科学院新...
  • 1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新疆畜牧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0篇刘国军
  • 20篇张希明
  • 17篇李生宇
  • 15篇曾凡江
  • 13篇鲁艳
  • 12篇雷加强
  • 11篇吴俊侠
  • 10篇吕朝燕
  • 9篇邓潮洲
  • 9篇范敬龙
  • 8篇王海峰
  • 7篇李从娟
  • 7篇姜黎
  • 6篇孙永强
  • 6篇王世杰
  • 6篇李利
  • 5篇彭守兰
  • 5篇徐立帅
  • 4篇宋春武
  • 4篇王永东

传媒

  • 12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研究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北方园艺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干旱区绿洲庭院绿化美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区绿洲庭院绿化美化的植物配置方法,涉及庭院绿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方法根据树木用途、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观赏性、季相变化以及不同植物的生活型和功能差异,选择适合乡村绿化美化的适宜性乔木和灌木...
刘国军裴玉亮李生宇吕平吕振涛
灌溉量对苹果园内紫花苜蓿生物量与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苹果园内2年生紫花苜蓿为材料,设0.150、0.225(正常水平)和0.300m3/m2共3个灌溉量处理,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灌溉量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量大的处理苜蓿吸收根分布有浅层化趋势。(2)不同灌溉量处理的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在低PAR时Pn迅速增加,达到一定PAR后,Pn增幅渐趋平缓;净光合速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3)灌溉后土壤含水率和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升高,苜蓿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低灌溉量可导致紫花苜蓿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大量积累。研究表明,适当的灌溉可以有效改善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光合生产力。
刘国军曾凡江雷加强鲁艳毛东雷
关键词:紫花苜蓿灌溉量生物量脯氨酸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梭梭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被引量:37
2012年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梭梭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两种典型生境条件下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种群径级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梭梭种群Ⅰ、Ⅱ、Ⅲ径级个体数占所有径级个体总数的96.21%,大径级个体缺失,该种群发育时间较短,种群处于增长阶段;干涸湖底梭梭种群Ⅰ、Ⅱ、Ⅲ径级个体数占所有径级个体总数的63.38%,存在一定数量的大径级个体,该种群发育历史较长,种群处于稳定阶段。格局分析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种群均呈聚集分布。在梭梭种群的不同发育阶段,随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发展。总体来看,不同生境条件下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这是种群发育历史、物种特性、环境、干扰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吕朝燕张希明刘国军吴俊侠闫海龙邓潮洲
关键词:梭梭种群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准噶尔盆地
NaCl处理对梭梭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0
2014年
以1年生梭梭幼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400mmol/L)NaCl处理对梭梭生长状况及同化枝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处理(50mmol/L)对梭梭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梭梭株高和基茎粗在400mmol/L NaCl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减少,冠幅面积和同化枝、茎干重在NaCl浓度为≥200mmol/L时较对照开始显著减少,根干重在NaCl浓度为≥100mmol/L时较对照呈显著减少趋势。因此,NaCl胁迫对梭梭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冠幅面积,同化枝和茎干重大于对株高和基茎粗。根冠比在NaCl浓度≥100mmol/L时较对照显著减少。H2O2和MDA含量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较对照出现积累现象。低浓度NaCl处理下(≤100mmol/L),梭梭同化枝SOD、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它们协调一致的共同作用,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200mmol/L),CAT和POD活性较对照开始降低,抗氧化酶系统对ROS的清除效率减弱。梭梭同化枝水势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较对照先上升后降低。
鲁艳雷加强曾凡江徐立帅彭守兰刘国军
关键词:梭梭盐胁迫MDA含量抗氧化系统
一种草原围封网的防风功能生态扩增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原围封网的防风功能生态扩增方法,该方法涉及土壤水分改良和种植攀援植物两部分,利用人造地形和不透水坡面的集水和拦沙、拦雪作用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并种植适宜的攀援植物依附围栏生长,从而降低围栏的透风率,形成具...
李生宇刘国军王海峰范敬龙孟晓于苗佳敏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获取湖泊历史水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获取湖泊历史水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历史水体信息提取,找到不同时期的水体边界点,选取水体边界点高程的测量,得到历史生态水位,通过水文学的方法算出最低生态水位。本发明根据遥感...
刘国军刘勇岳健杜建军朱新英孙永强杨华兵李红山王世杰李从娟
一种干旱区杏树间作金盏菊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杏树下种植金盏菊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步骤完成。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利用杏树林下空地种植金盏菊,提高土地、水分,光热的利用效率;间作金盏菊可以保水保湿,固定地表起沙...
姜黎刘国军张宏祥王平桂东伟托合提·热介甫
文献传递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群落及种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基于样地调查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新其满、英巴扎断面河岸胡杨群落特征及胡杨种群结构与侧枝生长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上游河岸胡杨群落物种组成较简单,共有16种植物,分属10科16属,其中乔木1种、灌木和草本分别为6种和9种。3个断面发现的物种种数分别为6种、8种和12种,共有种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ma)和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②各断面胡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大小顺序为英巴扎,新其满,阿拉尔。③胡杨种群主要以幼龄个体为主,种群树高、胸径为底宽上窄增长型结构。④1998—2002年各断面胡杨枝轮生长量波动较大,2003—2007年生长量呈下降趋势。
邓潮洲李利吴俊侠刘国军吕朝燕张希明
关键词:群落种群
极端干旱区的沙区多枝柽柳直播造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干旱区的沙区多枝柽柳直播造林方法,该方法是由采种,选地,铺设滴灌管,播种,灌溉,除草和管理步骤完成。本发明所述方法,其优点是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够节约劳动力,方法简单,成本低,生长季节几...
刘国军曾凡江李向义桂东伟鲁艳张波
NaCl处理对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生长及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以1年生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幼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400mmol·L–1)NaCl处理对多枝柽柳生长状况及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0mmol·L-1)的NaCl处理对多枝柽柳株高、冠幅面积、分枝数和叶、枝干重具有促进效应;高浓度(≥200mmol·L-1)的NaCl处理抑制了多枝柽柳生长,对侧根干重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冠幅面积、分枝数、叶干重、枝干重及株高的抑制。H2O2和MDA含量在低浓度(≤100mmol·L-1)NaCl处理下较对照未出现积累现象,随NaCl浓度升高(≥200mmol·L-1)二者含量较对照出现显著积累。低浓度(≤100mmol·L-1)NaCl处理下,多枝柽柳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SOD和POD活性开始降低。多枝柽柳叶片水势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低浓度(≤100mmol·L-1)NaCl处理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呈上升趋势。
鲁艳雷加强曾凡江徐立帅彭守兰高欢欢刘国军
关键词:盐胁迫抗氧化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