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增加

作品数:183 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39篇生物学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3篇双翅目
  • 34篇莱姆
  • 34篇莱姆病
  • 32篇流行病
  • 31篇蠓科
  • 31篇流行病学
  • 22篇虻科
  • 14篇螺旋体
  • 14篇昆虫
  • 12篇区系
  • 1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0篇新种记述
  • 8篇血清
  • 8篇莱姆病螺旋体
  • 7篇虻属
  • 7篇蚋科
  • 6篇药效
  • 6篇疫源
  • 6篇自然疫源
  • 6篇蜱类

机构

  • 86篇兰州军区疾病...
  • 6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4篇甘肃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兰州军区联勤...
  • 3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三二...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一医...
  • 2篇兰州军区军事...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青海省动物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2篇刘增加
  • 55篇张继军
  • 53篇宫占威
  • 53篇石淑珍
  • 21篇杨银书
  • 13篇施耀勇
  • 13篇张芳
  • 12篇罗远琼
  • 11篇何静
  • 11篇韩雪玲
  • 10篇第五进学
  • 10篇王绪明
  • 9篇许荣满
  • 9篇孙毅
  • 8篇刘荣堂
  • 8篇罗芳
  • 7篇张亚萍
  • 7篇史锋庆
  • 6篇贾蕾
  • 6篇虞以新

传媒

  • 54篇中华卫生杀虫...
  • 27篇医学动物防制
  • 12篇Entomo...
  • 1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0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中国兽医科技
  • 5篇动物分类学报
  • 5篇世界感染杂志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第24届全国...
  • 3篇第31届全国...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兰州科技情报
  • 2篇Zoolog...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第九届全军流...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7篇2011
  • 12篇2010
  • 1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18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双翅目蠓科区系分布
目的:研究宁夏蠓科区系分布。 方法:帐诱、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收集整理宁夏蠓科研究文献资料。 结果:宁夏蠓科昆虫已知6属39种,其中细蠓属Leptoconops Skuse 17种,毛蠓属Dasyh...
贾蕾田原周林施耀勇刘增加
关键词:昆虫区系
文献传递
我国细蠓属六新种——(双翅目:蠓科)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报道了我国河北、青海、内蒙、新疆和云南等省(区)细蠓属(Leptoconops)六新种,即北戴河细蠓L.(H.)beihaineensis、格尔木细蠓L.(H.)geermuensis、大唇细蠓L.(H.)mag-naclypeus、勐腊细蠓L.(H.)menglaensis、小囊细蠓L.(H.)utriculus和白浪细蒙L.(H.)bailan-gensis。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作者单位。
刘增加虞以新
关键词:双翅目蠓科
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为种间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结果研究发现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不同种其阳基侧突膨端体形态、大小,内外缘有无突起、突的多少、位置,突的形态、大小,有无角化现象、角化部位及程度而有异。雄性成虫阳茎中叶的发育程度、形态、大小,内外缘和端、基部有无突、突的多少、形态,有无角化现象、角化部位、程度及阳茎中叶端部有无色斑、色斑形态、大小均因种而有别。结论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阳基侧突膨端体及阳茎中叶的细微结构有种间鉴别的特异性。
米红艳刘荣堂刘增加
蜱传疾病莱姆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从病原不同基因型、炎性细胞因子、自身免疫异常和伯氏疏螺旋体等4个方面在整个病程的作用论述了莱姆病的发病机理;从病程早、中、晚3期多式多样的临床症状和依据多系统多脏器损伤出现11个病型的临床特征描述了莱姆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确诊5要素提出了莱姆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从临床常规化验、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病原分离培养等方面介绍了莱姆病实验室检测技术;从临床处置原则、早期治疗、中期治疗、晚期治疗和病愈后康复保健等阐述了莱姆病的治疗,为深入研究与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文香郑龙刘增加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临床学
青海省双翅目蠓科昆虫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查明青海省蠓虫本底,为平战时控制蠓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诱蠓灯诱捕法,人诱法和畜诱法。结果调查获得青海省双翅目蠓科7属43种,即细蠓属14种,库蠓属14种,毛蠓属8种,须蠓属3种,短蠓属2种,贝蠓属和铗蠓各1种,以细蠓属和库蠓属的种类最多,是青海蠓害的主体。细蠓低层空间的分布,以中层密度指数最高,占三层总指数47.70%,下层次之,占41.73%;上层密度指数最低,占三层总指数10.57%,说明细蠓飞舞活动主要集中在距地面0.6~1.7m之间。一日活动规律,蠓虫不同种类一日出没时间不同,活动高峰亦有变化,但总趋势,细蠓系白天活动,库蠓系早晚活动,非吸血蠓全天均可见到。季节消长,格尔木地区蠓虫4月营出活动,5月密度指数急剧上升达全年活动之高峰。6~10月呈缓慢下降趋势,11月停止全年活动.结论对青海省双翅目蠓科昆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控制蠓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增加张继军宫占威石淑珍杨银书
关键词:双翅目蠓科区系生态习性
宁夏啮齿动物种类与地理分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宁夏啮齿动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方法夹夜法和鼠笼诱捕法。结果宁夏啮齿动物8科25属38种,小家鼠、褐家鼠和草兔分布广泛,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灰仓鼠、五趾跳鼠、子午沙鼠和长爪沙鼠在全区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它种类分布相对局限。结论基本掌握了宁夏啮齿动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今后开展啮齿动物防制提供了参考。
宫占威刘增加石胜刚冯晓妍
关键词:啮齿动物地理分布
甘肃南部部分地区Q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解甘肃南部部分地区人群、媒介及宿主动物中Q热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采用布旗法和夹夜法分别采集蜱、野栖鼠标本,并收集当地居民及家畜血液标本.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蜱及野栖鼠标本中Q热立克次体,共检测6种蜱1 273只,其中若蜱1 126只,成蜱147只蜱标本,若蜱67组中有5组检测到Q热病原体DNA片段.成蜱中17只检测阳性;42只野栖鼠中2个鼠种3只检测阳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Q热抗体检测.共检测当地居民血清446份,抗体阳性29份;不同职业阳性率存在差异,以牧民的阳性率为最高.共检测家畜血液标本326份,其中牛56份,阳性5份;羊270份,阳性29份,无显著差别.饲养牛羊、牛羊不明原因流产、接生时保护措施3个因素与血清阳率有关,其中前两个因素为危险因素,后者为保护因素.
罗芳张芳刘增加
关键词:立克次体Q热贝氏柯克斯体分子流行病学
土拉弗朗西斯菌病的特征与防治被引量:2
2021年
土拉弗朗西斯菌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分布广泛。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土拉弗朗西斯菌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与分型、实验室检测技术、临床诊断与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我国深入研究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霍坚高永利郑龙易伟国韩雪玲刘增加
关键词:土拉弗朗西斯菌流行病学
细蠓种群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细蠓Leptoconops是吸血双翅目微小型蠓科昆虫,由于刺叮骚扰人、畜,并能传播多种疾病,被列为重要医学昆虫之一。
刘增加虞以新
关键词:种群生活史医学昆虫生态习性
陕西省首次纪录裸蠓属
目的:研究掌握陕西省裸蠓属种类.方法:人帐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研究获得陕西省裸蠓属2种,即护卫裸蠓和杰克裸蠓,这2种均为陕西省新纪录.结论:为陕西省新增裸蠓属和其中2个种.
张继军刘增加
关键词:物种分类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