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增虎

作品数:72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家蚕
  • 15篇琥珀
  • 14篇基因
  • 8篇家蚕品种
  • 8篇蚕品种
  • 6篇饲养
  • 5篇多角体
  • 5篇多角体病毒
  • 5篇溴虫腈
  • 5篇核型多角体
  • 5篇核型多角体病
  • 5篇核型多角体病...
  • 5篇病毒
  • 4篇桑蚕
  • 4篇糖苷
  • 4篇糖苷酶
  • 4篇克隆
  • 4篇孵化
  • 4篇抽丝
  • 3篇血淋巴

机构

  • 70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红河学院
  • 2篇安康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2篇刘增虎
  • 52篇董占鹏
  • 44篇杨伟克
  • 36篇李涛
  • 24篇刘敏
  • 22篇李琼艳
  • 21篇廖鹏飞
  • 16篇钟健
  • 16篇杨海
  • 12篇罗顺高
  • 10篇范永慧
  • 8篇唐芬芬
  • 7篇田梅惠
  • 7篇吴克军
  • 6篇陈松
  • 6篇陈安利
  • 6篇李继娅
  • 5篇邵榆岚
  • 5篇朱红涛
  • 5篇白兴荣

传媒

  • 11篇蚕业科学
  • 6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蚕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北方蚕业
  • 2篇广西蚕业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家(...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抗菌肽的分类及应用前景
2015年
家蚕抗菌肽是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效应分子,一直是家蚕免疫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家蚕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对热稳定、广谱抗菌的特点,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家蚕基因组中主要存在7个抗菌肽基因家族,根据其结构性质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富含甘氨酸或脯氨酸的组成性抗菌肽;第二类是具有α-螺旋结构的线性抗菌肽;第三类是富含半胱氨酸的环形抗菌肽。通过对家蚕抗菌肽的家族分类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家蚕抗菌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杨伟克刘增虎钟健
一种桑蚕养殖用桑叶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蚕养殖用桑叶清洗装置,涉及桑蚕养殖用桑叶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桑蚕养殖用桑叶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桑叶板与第二桑叶板,所述第一桑叶板与所述第二桑叶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桑叶处理电机盒。该桑蚕养殖用桑...
杨伟克杨大平刘增虎杨海董占鹏
文献传递
一种家蚕蒸煮饲料自动切料机及切料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蒸煮饲料自动切料机及切料方法,包括主框架,在主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切刀框架,切刀框架上滑动连接有切刀组件,切刀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切刀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切刀组件包括固定框,...
李琼艳刘敏荀利杰范永慧李继娅廖鹏飞李涛杨伟克胡昌雄刘增虎
一种昆虫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昆虫诱捕盒...
杨伟克杨海刘增虎董占鹏
文献传递
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4年
介绍了溴虫腈的作用原理和特性、溴虫腈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溴虫腈对桑树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应用的建议和思考。
李涛刘敏刘增虎田梅惠杨海陈松董占鹏
关键词:溴虫腈桑树害虫桑树家蚕残毒期
BmNPV侵染对家蚕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深入解析β-N-乙酰葡萄糖苷酶(GlcNAcase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经口感染5龄起家蚕,在感染后3、6、9、12、24 h提取家蚕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lcNAcases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GlcNAcases测试盒测定GlcNAcases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经口感染BmNPV后,家蚕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组织中GlcNAcases活性整体呈现先逐渐升高后急剧降低的趋势;而家蚕机体4个GlcNAcases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在不同组织中存在一定差异。在感染BmNPV后3~12 h,血淋巴中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2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BmGlcNAcase3和BmGlcNAcase4表达量与对照组(未感染)无差异;在感染后24 h,血淋巴中4个GlcNAcases基因表达量均开始下调,且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肪体组织中BmGlcNAcase2和BmGlcNAcase3在感染BmNPV后其表达量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其中BmGlcNAcase2的表达量在感染BmNPV后3 h就开始上调,BmGlcNAcase3的表达量在9 h才开始上调,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4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感染BmNPV后,中肠BmGlcNAcase2和BmGlcNAcase4的表达量整体先逐渐上调,增高至一个峰值,随后急剧减弱,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3在感染BmNPV后其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表达量逐渐降低。综上,BmGlcNAcase2编码的GlcNAcases在家蚕抵御BmNPV的侵染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杨伟克张露斯范永慧刘增虎唐芬芬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家蚕
夏秋用家蚕品种“夏丽1号”的选育初报
云南省由于气候温和,能常年使用春用品种。但随着我省蚕桑产业的不断发展,春用品种在某些立体气候明显地区表现出不适应,为了更好地适应云南省特有的立体气候,提高一年四季的养蚕量及蚕茧质量,需要选育出适宜夏秋季饲养,并满足蚕农、...
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廖鹏飞董占鹏
关键词:家蚕选育
文献传递
1-脱氧野尻霉素对家蚕中肠BmSuc1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简称DNJ)对家蚕中肠BmSuc1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以5龄第3天家蚕为试验材料,经口添食不同剂量的生物碱DNJ,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中肠BmSuc1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β-呋喃果糖苷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食不同剂量的DNJ均能引起BmSuc1基因在添食6、9 h出现上调表达,但相对表达量有一定差异,添食4μg/头的处理组在添食6、9 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9、2.9倍,添食2μg/头的处理组在添食6、9 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仅为对照组的1.5、1.8倍。另外,添食4μg/头的处理组β-呋喃果糖苷酶活性在添食6、9、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添食2μg/头的处理组酶活性仅在添食6、9 h显著高于对照组。由结果可知,酶活性变化与基因的转录表达规律基本一致。
杨伟克唐芬芬刘增虎钟健董占鹏
关键词: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实时荧光定量PCR
发展云南高原特色蚕桑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蚕丝产业是我国一个传统的优势产业。云南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素有"养蚕天堂"的美誉。但同时也存在蚕桑产业发展定位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劳动效率低、劳动力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生产经营方式较落后等实际困难。...
李涛刘敏刘增虎田梅惠董占鹏
关键词:丝绸产业
文献传递
琥珀蚕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能很好地指示昆虫物种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线粒体基因组并在线粒体水平上了解大蚕蛾科(Saturniidae)属及种间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步移法并结合克隆测序的策略,测定了珍稀绢丝昆虫琥珀蚕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采用邻近距离法(NJ)构建大蚕蛾科及外群共14种昆虫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琥珀蚕在大蚕蛾科中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琥珀蚕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 312 bp(Gen Bank登录号:KU301792),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核糖体rRNA基因和一段332 bp的A+T富集区,呈现典型的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及基因排布顺序。分析结果表明,琥珀蚕线粒体基因组中A+T含量高达80.18%,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X1以CGA为起始密码子,其他均为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N。COX1、COX2和ND5均以不完整的T为终止密码子,其余基因都是以典型的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预测的22个tRNA二级结构中,除tRNASer(AGN)缺乏DHU臂外,其他21个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由线粒体蛋白质基因串联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琥珀蚕与柞蚕Antheraea pernyi、天蚕Antheraea yamamai、明目大蚕Antheraea frithi构成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Antheraea这一分支。在9种大蚕蛾科昆虫中,琥珀蚕与柞蚕属的天蚕亲缘关系最近,与巨大蚕蛾属Attacus的乌桕大蚕Attacus atlas亲缘关系较远。【结论】琥珀蚕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方式同其他已测定的鳞翅目昆虫的完全相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大蚕蛾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结果一致,即琥珀蚕隶属于柞蚕属Antheraea。
钟健刘增虎杨伟克朱峰董占鹏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