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山区中小河流表面流场测量
- 在极端洪水期间,出于安全原因,任何流速测量方法都非常复杂。当接触式流速测量设备难以部署时,无人机遥感的非接触特性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无人机遥感的优点是在发生灾难(洪水)时,其盘旋能力和机动性。基于从无人机遥感获得的连续图像...
- 廖敏涵刘九夫廖爱民蔡钊刘宏伟卓鹏
-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水文监测
- 文献传递
- 基于Landsat与Sentinel-3A卫星数据的当惹雍错1988—2018年湖泊水位—水量变化及归因被引量:11
- 2020年
- 湖泊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为探索利用单一短时间尺度的卫星水位数据源估算长时间序列的湖泊水量变化的可行性,本文利用短时间尺度(2016-2018年)Sentinel-3A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SRAL)作为唯一卫星水位数据源,以藏北高原内陆湖泊当惹雍错为例,结合基于Landsat光学遥感数据提取的1988-2018年的湖泊面积,综合分析2016-2018年间的非结冰期遥感湖泊面积与遥感湖泊水位变化,基于该时段范围的水位变化面积变化关系和水量估算公式,估算1988-2018年湖泊水位水量变化与2001-2018年的年内变化,并结合GLDAS产品数据与雪线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湖泊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当惹雍错近30年湖泊面积扩张明显,湖泊水位、水量增加显著,相比1988年,2018年的湖泊面积、水位、水量分别增加21.1 km^2、5.29 m、44.75亿m^3.其中1988-1998年湖泊面积水位水量有所减少,2000-2018年间湖泊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2001-2018年内湖泊面积、水位、水量变化呈现干湿季特征.1996-2014/2015年湖泊水量变化为38.3亿/35.5亿m^3,水量变化趋势、变化量与以往对应时间段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湖泊面积扩张主要发生在水下地形平缓的东南部和中西部区域.结合气候因素与雪线变化的分析表明,湖泊水量变化受降雨、气温影响复杂,长时间年际尺度上的湖泊水量增长与气温的一致性较降水量强,湖泊湿季受降水量与气温的影响都较大,其中2008-2018年的湿季降水量、气温与水量变化散点拟合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为0.613、0.845.该研究表明Sentinel-3A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在湖泊水量变化估算上的潜力,为利用单一且只具有短时段数据的卫星雷达数据估算长时间序列湖泊水量变化提供依据.
- 王文种黄对刘九夫刘宏伟王欢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LANDSAT水量
- 洪泽湖和骆马湖径流丰枯组合特性分析
- 2019年
- 洪泽湖、骆马湖分别是江苏省淮河流域淮河、沂沭泗两大水系中重要的具有调蓄作用的湖泊。基于洪泽湖、骆马湖1959~2013年逐日入湖径流资料,采用双Y轴坐标作图法、经验频率法定性定量分析两湖入湖径流的联合概率分布,提出并利用"距平脉冲曲线"分析两湖径流丰枯水年变化规律及组合特征。通过分析两湖径流丰枯组合特性,以期为开展江淮沂多水源联合调度提供借鉴。
- 高菲刘宏伟朱建英邵园园黄元昊
- 关键词:径流
- 连云港市供水调度工作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分析大用水时期城市生活与农业用水矛盾、淮沭河至蔷薇河段供水、通榆河北延工程供水、赣榆及东海部分高亢地区供水调度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启示,为以后的供水调度及抗旱工作提供借鉴。
- 高菲刘宏伟朱建英陶娜麒杨惠
- 关键词:供水调度
- 滨海平原区可能最大洪水计算研究
- 2024年
- 平原河网区受城市区域空间交错、河湖蓄滞洪区联通、水利工程密布等因素的影响,瞬时单位线、经验公式等传统方法推及可能最大洪水(PMF)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弥补传统方法在平原河网地区的适用性问题,尝试使用水动力洪水演进模型法,并综合考虑水库溃坝、可能最大降雨(PMP)、海洋风暴潮等不同叠加因素的影响,选取典型区域(江苏省连云港市西陬山地区某厂址附近区域)研究多种组合条件下平原河网区域的洪水演进过程,及在特定区域内产生的可能最大洪水,以期为平原河网地区可能最大洪水位的推求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陈力鸿刘宏伟蔡钊
- 关键词:平原河网可能最大洪水水动力模型
- 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模式研究被引量:39
- 2009年
- 为了研究湿润地区降雨—土壤水水文过程,在太湖西侧通过野外坡面试验来研究地表和地下剖面上土壤水分对降雨过程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坡面上土壤含水率受地形和局部微地形影响显著。雨量较大时,土壤含水率过程线呈现两拐点三阶段(上升、平台和退水期);雨量较小时呈现单拐点两阶段(上升和退水期)。上升期受前期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特性影响;平台期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并对雨强大小略有响应,是产流的主要阶段;退水期开始于降雨停止时,但地势高处对低处的补给会使低处退水期开始时间后延。沿坡度方向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过程整体表现出下部饱和度较高并且先出现饱和带,之后饱和带向上部逐渐扩展。垂向土壤含水率响应分为特征不同的三层。浅层对降雨响应明显,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过程线形状与降雨过程线相比有一定的平移和延长;中层同时受降雨入渗和地下水位变动影响;深层主要受地下水位变动控制。浅层有优势流现象出现,受土壤结构影响,并受降雨量大小控制。
- 刘宏伟余钟波崔广柏
- 关键词:降雨土壤水太湖流域优势流
- 基于快速率定方法的翻斗式流量计误差分析
- 2022年
- 翻斗式流量计(TBF)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测量小流量过程,但其存在率定耗时过长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TBF快速率定方法,构建了一套快速率定系统,用于缩短率定时间,并应用该系统率定了4种不同分辨率的TBF,分析了不同流量下TBF的计量误差,对TBF通用订正方程进行了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快速率定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率定效率,特别是在小流量条件下,可缩短82%以上的时间。TBF计量误差随流量增大而增大,误差-流量关系可使用二次曲线或三次曲线拟合;大分辨率的TBF在率定过程中稳定性更好且在相同模拟流量下的误差更小。实验的4种分辨率的TBF订正关系都在通用订正方程的±2%范围内;但如果需要保证±1%的订正精度,则可采用快速率定方法得到各台TBF的流量-误差关系。研究成果可提高翻斗式流量计的率定效率,可高效获取TBF的计量误差特性,提高TBF的计量精度,进而拓展TBF的应用范围。
- 田晓雨林锦廖爱民廖敏涵刘宏伟李伟
- 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被引量:10
- 2023年
-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决城市外洪内涝组合致灾机理与灾害链风险传递规律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流域-城市一体化协同监测与早期风险感知技术、城市外洪内涝链生灾害智能预警与定向发布技术、跨尺度洪涝耦合模拟与联合防控场景推演技术、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编制与智能化决策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构建以空天地气象水文协同观测、社会经济多源信息汇聚分析、灾害动力模型推演为基础的联防联控应急指挥决策业务系统,突出实时性、动态化、精准性和智能化,支撑特大城市外洪内涝全过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实践。
- 刘家宏梅超梅超房小怡刘宏伟靳文波
- 关键词:流域洪水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
- 淮河上游区域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应用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为系统评估GPM IMERG V05B卫星降水产品在淮河息县以上流域的应用,以流域内9个地面站实测雨量数据作为参考,应用统计指标、分类指标及极端降水指标,对2015~2017年GPM IMERG产品分别评价分析了日、月、年尺度上统计指标与分类指标,评估了不同雨强、极端降水探测性能。结果表明,GPM IMERG卫星降水产品与地面监测数据在日、月尺度的降水监测值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总体呈高估现象,日尺度探测率高于0.8,但错报率、汉森和凯普斯得分不理想,月尺度上在8、9月份存在低估,年雨量误差10.0%~23.8%;GPM IMERG对小雨综合探测性能强,但错报率较高,对中雨探测精度较高;极端降水事件探测能力表现不稳定。
- 王文种黄对刘宏伟马涛王欢
- 关键词:统计指标
-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翻斗特性的试验和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优化了DTBR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DTBR依靠上层翻斗,通过中间漏斗将自然降水强度下的出流量稳定在1.01 g/s左右注入下层计量翻斗,可明显降低降水强度对雨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且在高降水强度下的效果更加明显;中间漏斗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流量均稳定在1 g/s(等效1.91 mm/min降水强度)左右,在DTBR标定中,可考虑只对下层的计量翻斗进行1.91 mm/min降水强度的标定,即可满足DTBR的计量要求;中间漏斗存在震荡出流过程,出流最大可达2 g/s左右;降低上层翻斗的中轴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间漏斗的出流过程。
- 蔡钊王海鹏刘九夫廖爱民廖敏涵刘宏伟周斌姚业
- 关键词:动网格降水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