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贤
- 作品数:57 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环孢霉素A体外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环胞霉素A (CSA)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理 ,采用溴化四氮唑兰法(MTT)测定K5 62和K5 62 /ADM白血病细胞系对化疗的体外反应性 ,以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台盼蓝拒染法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发现CSA在 1.0mg/L水平对两种白血病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 ,但能够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 ,当浓度大于 1.0mg/L时单独CSA也能杀伤白血病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结论提示 ,CSA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逆转白血病细胞的耐药 。
- 乔建辉艾辉胜刘广贤张婧周莉
- 关键词:环胞霉素A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CSA
- 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对G-CSF动员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和抗肿瘤活性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对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体外增殖和抗瘤活性的影响,评价IL-21及相关细胞因子组合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可行性。应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体外培养G-PBMNC,用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分析;以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靶细胞,用CFSE/PI流式双染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表型。结果显示:培养72小时后单独IL-21因子组对靶细胞杀伤活性与IL-2结果相近;当效靶比为25∶1时IL21+IL15/IL21+IL15+IL2组与IL21+IL2组相比杀伤能力有显著增强(p<0.05);效靶比50∶1时,细胞因子联合应用组均显著高于细胞因子单独应用组(p<0.05),以IL21+IL15+IL2诱导效果最佳。复苏冻存的G-PBMNC处理结果与新鲜的G-PBMNC结果基本一致。细胞因子组和对照组相比CD3、CD4和CD8抗原表达有所增加,以IL21+IL15组的CD4、CD3-56+和CD3+56+抗原表达增加最为显著(p<0.05)。结论:IL-21可增强G-PBMNC的体外杀伤活性,联合IL-15可更显著提高G-PBMNC的抗瘤活性。
- 李澜刘铁强刘志青刘广贤艾辉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15抗肿瘤活性
- 海洛因依赖对 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细胞核仁形成区( N O Rs)主要由核糖体 R N A 基因组成,位于此区调控 r R N A 转录的酸性非组蛋白可被硝酸银染色( Ag N O Rs), Ag N O Rs 变化反映了细胞代谢调控异常及细胞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 S 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 T 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 K L 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 T 细胞 Ag N O Rs;通过定量 P C R 技术分析患者外周血 G S Tπ表达。 结果: 72 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检测平均值 (6.78 ±0.50) % ,明显低于正常人,但高于肿瘤患者;其中 33 例进行了 G S Tπ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G S Tπ表达明显增高;且 Ag N O Rs 与 G S 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 Ag N O Rs 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 T
- 张婧杨征刘广贤陈高明周莉訾薇娜乔建辉林育松裴素秋李春海
- 关键词:酸性非组蛋白T淋巴细胞GST-Π海洛因依赖
- 环孢素 A 体内外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进一步了解环孢素 A ( C S A)体内外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机理,阐明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白血病患者体内 C S A 的血药浓度,并同时在体外采用溴化四氮唑蓝( M T T)法比较 C S A 的逆转作用。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C S A 的逆转作用与其浓度成正相关,但 C S A 大于 1 m g/ L 时,本身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大 C S A 的用量,同时密切注意 C S A 加重化疗引起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 乔建辉艾辉胜刘广贤张婧王丹红余长林郭梅
- 关键词:环孢素A白血病逆转剂
- 原代乳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通过MTT方法,观察27例病人原代乳癌细胞对11种临床常用抗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11种药物中,紫杉醇,顺铂体外抗乳癌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药物。临床常用的CAP和CAF方案药物明显优于CMF方案药物。同一病人原代乳癌细胞对不同抗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性;不同病人对同一抗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性;甚至来源于同一病人的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对同一药物也有不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原代乳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能筛选敏感药物,预测耐药性,利于选择适合个体的化疗药物,组成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
- 刘广贤宋三泰周莉张婧徐建明江泽飞李春海
- 关键词:乳癌药物敏感性
- 7种化疗药物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观察
- 1999年
-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溴化四氮唑兰法(MTT法)研究了19 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和K562 细胞系体外对7 种化疗药物及两药联合使用的敏感性。结果:柔红霉素(DNR)、威猛(VM26),三尖杉酯碱(H)和米托恩醌(MTT)体外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较强,其中VM26,H的作用曲线比较独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多数接近或好于单用效果好的药物。结论:不同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用药。
- 乔建辉艾辉胜刘广贤张婧周莉
-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敏感性抗肿瘤药
-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68例远期疗效被引量:19
- 1995年
- 为了解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的远期疗效,对用 ̄(131)Ⅰ治疗的6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2~33年随访。 ̄(131)Ⅰ治疗前均有房颤、心脏增大、心衰、频发期前收缩、心绞痛等1种或1种以上心脏异常。经 ̄(131)Ⅰ治疗后,痊愈55例,完全缓解11例,不完全缓解2例,总有效率97%,无复发病例。除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远期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外,无其它并发症。 ̄(131)Ⅰ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安全、经济,不需先用抗甲状腺药准备,生效较快且稳定。
- 邢家骝张友仁刘广贤王桂林叶根耀
- 关键词: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病
- HLA基因分型的最新进展被引量:6
- 1996年
- HLA分型在人类学、法医学、疾病相关性及器官、组织移植等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用于HLA分型的方法主要是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由于其方法学上的缺点,分型的准确性较差,且不能进行亚型分析。最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PCR技术的广泛应用,HLA基因分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具特点的不同HLA基因分型技术不断出现,在方法学上达到了稳定、准确、精细、简便、实用的程度,为其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对HLA基因分型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刘广贤
- 关键词:基因分型人白细胞抗原聚合酶链反应
- HLA-A~*0201/WT1五聚体联合胞内IFNγ染色在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五聚体及胞内因子染色在定性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价值。用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WT1表达水平;用HLA-A*0201/WT1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检测14例表达HLA-A*0201的白血病患者全相合移植前后及其供者外周血中的WT1特异性T细胞。结果表明:14例供者中2例有低水平WT1表达,白血病患者均有不同水平的WT1表达。14例供者均未检测到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移植前14例患者中2例可检出WT1+CD8+CTL,3例检出WT1+IFNγ+细胞,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357),而移植后均可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明显高于移植前(p值均<0.01)。移植后大部分患者均在30天内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但后者检出率高于前者(p=0.014)。14例患者中WT1+CD8+CTL峰值中位数为0.18%,而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数为0.83%,明显高于前者(p=0.005);WT1+CD8+CTL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天,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5天,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455)。结论: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能有效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血病抗原特异性T细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 魏立孙雪东左洪莉刘铁强郭梅刘广贤孙琪云乔建辉王丹红余长林胡凯勋董征艾辉胜
- 关键词:白血病
- 内皮祖细胞作为干扰素基因载体靶向肿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成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携带人伽玛干扰素(hγIFN)基因的载体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和培养人MSCs,在体外经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20ng/ml)诱导2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检测腺病毒载体(Ad5-EGFP)对EPCs的感染效率。Ad5-hγIFN转染EPC(sEPCs-hγIFN),ELISA法检测EPCs-hγIFN培养上清液中hγIFN浓度。体外EPCs-hγIFN与Lovo结肠癌细胞混合培养,观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给荷瘤裸鼠静脉注射EPCs-EGFP,观察EPCs的体内分布特点。给荷瘤裸鼠静脉注射EPCs-hγIFN,观察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对存活期的影响。结果:MSCs用VEGF165诱导2周后,分化成CD133、KDR和CD34阳性的EPCs。Ad5-EGFP在感染复数(MOI)为150pfu/EPC时,EGFP阳性的EPCs可达95%以上。EPCs-hγIFN培养液中测得hγIFN,浓度达1400pg/ml以上,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浓度保持稳定。EPCs-hγIFN与Lovo细胞按照1:5的浓度混合培养4天,对Lovo细胞的抑制率为30.48%±3.78%(P<0.05)。通过静脉注射的EPCs-EGFP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而非其他器官组织。尾静脉注射EPCs-hγIFN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肿瘤重量:EPCs-hγIFN组0.48±0.78g,空白对照组2.47±2.58g,P<0.05),而皮下注射hγIFN和静脉注射EPCs-EGFP对肿瘤无抑制作用。尾静脉注射EPCs-hγIFN延长荷瘤裸鼠的存活时间(中位存活时间:EPCs-hγIFN组为35天,空白对照组为32天,P<0.05)。结论:EPCs可以靶向性的分布到肿瘤局部,可以作为免疫性基因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王鈜刘广贤徐建明宋三泰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肿瘤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