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血管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移植后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培养 ,形成活性真皮替代物 ,采用 EL 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白介素 - 8(IL- 8)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的含量 ,RT- 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b FGF) m RNA的表达量。将含成纤维细胞的真皮替代物植入 BAL B/ 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转归。 结果 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生长良好 ,可形成单层细胞膜片 ,并分泌 IL - 8(192 .3± 15 .9) pg/ ml和TGF- β1 (1.10 5± 0 .0 5 1) pg/ ml,表达 a FGF、b FGF。植入创面后 3周 ,成纤维细胞仍成活并生长、增殖。 结论 成纤维细胞分泌多种与血管形成有关的活性肽 ,移植后继续生长、增殖 ,可能对真皮替代物的血管化具有重要作用。
- 肖仕初夏照帆杨珺王广庆王勇胜刘旺
- 关键词:真皮替代物成纤维细胞血管形成
- 华东地区汉族青年人面部垂直测量的分析与比较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大为刘旺钱国正
- 关键词:汉族青年人面部人体测量学整形外科
- 二维和三维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探讨经二维或三维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因子表达能力方面是否有差异。以平面培养皿作为成纤维细胞二维培养系统 ,用胶原凝胶作为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系统 ,分别提取二维和三维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总RNA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两种培养系统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虽然二维和三维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不同 ,但二维和三维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均有VEGF/bFGF设计大小的条带显示 ,且两者条带相对灰度无明显差异。
- 刘志国李刚刘旺肖仕初夏照帆
- 关键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RNA
- 纤维蛋白胶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外用纤维蛋白胶 (FS)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深二度烫伤模型 ,创面外用FS。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 ,检测羟脯氨酸 (OHP)、细胞周期、创面组织含水量、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以 1%磺胺嘧啶银霜 (Ag SD)作对照 ,观察FS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结果 :FS组OHP含量显著高于Ag SD组 ;FS组创面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g SD组 (P <0 .0 5 ) ;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FS组 (10 .2± 1.31)天 ,Ag SD组 (12 .4± 1.14 )天 ,差异显著 (P <0 .0 5 ) ;提示FS组创面组织肿胀较Ag SD组轻。病理形态改变提示FS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良好。 结论 :FS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局部OHP含量增高 ,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 ,水肿减轻 。
- 李友良陈玉林郇京宁王广庆王璐刘旺
-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烧伤创面愈合
- 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度烧伤模型, 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 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 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低于烧伤对照组。结论烧 伤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减轻烧伤创面早期水肿,加 速烧伤创面愈合。
- 黄康陈玉林刘旺俞为荣郇京宁夏照帆
- 关键词:烧伤创面愈合
- 含表皮细胞的无细胞真皮复合皮的构建及生长活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为探讨体外构建复合皮的可能性 ,制备来源于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 ,在其表皮面种植表皮细胞于体外培养 ,定期消化分离无细胞真皮上的表皮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增殖试验观察表皮细胞增殖活力 ,并分别于 1周和 2周后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显示 ,表皮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 ,数量明显增多 ,且仍具有一定的增殖潜力。培养 1周、2周后分别形成单层细胞膜片及含 3~ 6层细胞的复层膜片。提示以异种无细胞真皮为载体 ,可于体外成功构建含表皮细胞层的活性复合皮。
- 肖仕初夏照帆杨珺刘旺王广庆刘志国
- 关键词:无细胞真皮表皮细胞复合皮
- 皮肤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构筑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被引量:35
- 2002年
- 皮肤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损伤修复创伤和功能重建的皮肤治疗模式。作为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之一 ,细胞支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组织工程中对细胞支架在力学性能、物理结构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首先制备了聚乳酸 (PDLLA)、聚乳酸 -己内酯 (PLACL)多孔支架 ,并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猪的无细胞真皮 (acellulardermismatrix ,ADM)为参比 ,分别把三种材料植入大鼠背部肌层 ,术后定期取大鼠皮下埋藏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发现PDLLA与PLACL多孔支架的降解周期、力学性能、孔隙率及其孔径都可以根据皮肤组织工程中的要求进行调控。组织学检查 ,移植物内无明显炎性细胞 ,2 1天后 ,均完全血管化且分布较均匀。说明PDLLA与PLACL的生物相容性较ADM差 ,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 ,两者的生物相容性基本上可以满足组织工程中对支架的要求 。
- 石桂欣王身国贝建中夏照帆肖仕初刘旺
- 关键词:皮肤组织工程聚乳酸细胞支架生物相容性
- 无细胞真皮复合皮制备及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体外构建表皮细胞 无细胞真皮活性复合皮 ,移植于裸鼠背部创面 ,并与单纯移植表皮细胞膜片相对照。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复合皮移植后创面覆盖率高 ,外观情况良好 ,收缩程度低。组织学检测提示复合皮移植后上皮分化充分 ,胶原增生有序 ,表皮 真皮连接结构重建明显 ,提示无细胞真皮复合皮移植可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 刘旺肖仕初郇京宁陈玉林夏照帆
- 关键词:表皮细胞培养真皮生物敷料皮肤移植
- 聚二元共聚物多孔支架活性真皮替代物的体外构建
- 2003年
- 刘志国李刚肖仕初刘旺夏照帆
- 关键词:多孔支架体外构建皮肤组织工程体外培养
- 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表皮细胞悬液复合移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用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表皮细胞悬液复合移植的效果及组织学变化。方法 将 4 2只裸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实验组于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移植无细胞异种真皮及人表皮细胞悬液 ,对照组单纯移植人表皮细胞悬液。于术后 2、3和 5周计算创面愈合率 ,术后 3、6和 12周计算创面收缩率 ,并取活检行组织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 ,分别为 79.1%± 4 .5 % ,89.6 %± 4 .4 % ,98.1%± 3.4 % ,收缩程度轻为 16 .3%± 5 .2 % ,2 5 .5 %±7.2 % ,32 .5 %± 7.1% ,外观平整 ,质地良好 ,胶原纤维排列整齐 ,基底细胞桥粒 -半桥粒结构及基底膜等结构重建明显 ,未见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 ;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 6 9.2 %± 4 .9% ,78.2 %± 7.6 % ,90 .6 %± 5 .0 % ,收缩率为2 0 .5 %± 6 .0 % ,31.3%± 6 .9% ,4 4 .6 %± 7.2 % ,与实验组相比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愈合后的表皮质地薄 ,易破溃 ,胶原纤维紊乱 ,表皮 -真皮连接结构重建不明显。结论 无细胞异种真皮与表皮细胞悬液复合移植修复创面 ,可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 刘旺郇京宁陈玉林夏照帆肖仕初刘志国王璐张素贞
- 关键词:表皮细胞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