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通山县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0
- 2007年
- 对通山县1957~2005年的气侯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通山县49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055℃/10a的趋势变暖,其中冬季的变暖较为明显,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夏季平均气温无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以6.039mm/10a的趋势增加,这种增加是由夏季、冬季降水量增加而增加的,春、秋季降水量以微弱的趋势减少。
- 刘来林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近40多年来清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05年
- 用清江流域各水文站1962~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得到清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强降水区呈两点一线型,低值区位于桃山附近;(2)全流域降水量近20年呈减少趋势;(3)7月是每年降水最多的月份,4~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7%;(4)降水日变化峰值出现在3~5时,低值出现在9~10时。
- 刘来林刘桂枝何明琼
- 关键词:清江流域降水量
- 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条途径,收集了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km×300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国家核电规范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湖北通山地基核电站的龙...
- 陈正洪刘来林
- 关键词:龙卷风
- 文献传递
- 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时间分布与灾害特征被引量:16
- 2008年
-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到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56~2000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有明显的时间分布,一年中主要集中在夏春季,以7月、4月最多;一天中,午后至傍晚最多;龙卷风平均持续时间为17 min;近45年,1976~1985年这10年中龙卷风出现最频繁;龙卷风出现时,蒲福风力等级一般在10级以上,平均12~13级,最大17级,富士达风力等级平均F1级,最大F3级,风速约70 m.s-1;龙卷风从NW→SE向移动的频次最多;龙卷风影响宽度一般在0.5 km内,平均带长为10.0 km;龙卷风灾害呈并发性,主要是风灾,往往伴有冰雹、暴雨、雷击及飞射物,使灾害加重。
- 陈正洪刘来林
- 关键词:龙卷风灾害特征
- 湖北省电线积冰微地形因子影响识别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电线积冰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研究电线积冰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对于电线积冰风险区划、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湖北省1:5万基础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湖北省电网线路冰害故障调查统计数据,对电线积冰厚度与其对应的微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对电线积冰有显著影响的微地形因子,分析电线积冰厚度与对其影响显著的微地形因子的定量关系,解析微地形因子对电线积冰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离水体远近程度、下垫面类型等是影响积冰厚度最显著的微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与积冰厚度呈乘幂函数关系,海拔高度与积冰厚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离水体远近程度与积冰厚度呈分段函数关系,下垫面类型与积冰厚度无显式的函数关系,但积冰灾害发生点具有明显的随下垫面类型分布的特征;积冰厚度随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变化率和敏感性则逐渐减小;地形起伏度小于4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海拔高度在25~10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积冰厚度随离水体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率绝对值和敏感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离开水体距离在2~2.7 k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电线积冰灾害多发区域的下垫面主要为水体、林地,其次为农田和草地,水体对积冰风险的敏感性等级分别是林地、农田、草地的1.5、3.6和16.7倍。
- 夏智宏周月华刘敏刘来林任永建
- 关键词:电线积冰微地形敏感度
- 南方积云人工催化模型研究
- 徐永和王斌叶建元万蓉向玉春石燕刘剑刘来林张霞吴涛
- 该项目通过对积云观测资料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利用数值模式模拟,研究积云降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积云宏微观物理特征。利用积云数值模式模拟,对积云人工催化的播云指标以及催化作业技术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积云催化的基本模型。建立...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增雨
- 清江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
- 使用清江流域52个水文站1962~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其中18个水文站1999~2003年4~10月面雨量大于20mm过程的逐小时降雨资料,对清江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雨区呈“两点一线”...
- 刘来林刘桂枝何明琼
- 关键词:清江流域强降水降水趋势
- 文献传递
- 近几年江淮流域暴雨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就近几年江淮流域暴雨的研究工作,从暴雨形成的环流背景、内部机理、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数值模拟与预报等方面做了简略介绍,以供参考.
- 梁杰昭刘来林
- 关键词:江淮流域中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特征梅雨锋暴雨边界层急流辐合
- 湖北大畈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参数的计算与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了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 km×30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核安全导则汇编(上册)》规定的方法详细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核电站的龙卷风设计基准参数,即最大风速为70 m/s(对应概率为1×10-8),平移速度13.5 m/s,旋转半径206 m,最大气压降9.9 hPa,设计基准等级为F3级,这些结论已在设计部门得到应用。
- 陈正洪刘来林袁业畅
- 关键词:核电站龙卷风最大风速
- 鄂北地区夏秋季低云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2005年
- 对鄂西北、鄂东北和江汉平原北部三地区35个气象台站1980~1998年五种低云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到各地区每种低云的时空分布状况。低云月出现频次排序为:Cu>Sc>Cb>Ns>St。各低云时空分布表现为:08时基本以Sc云为主,鄂西北时空分布均匀,出现频率为71%~73%,鄂东北时空分布为53%~61%,江汉平原北部出现频率为7、8月55%,6、9月65%~71%;14时以Cu云为主,分布较为均匀,出现频率均在73%以上;20时以Sc云为主,时空分布为:鄂西北49%~75%,鄂东北34%~65%,江汉平原北部42%~57%,各地低云8月出现几率最少。
- 张霞石燕刘来林
- 关键词:低云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