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森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成像
  • 1篇多普勒显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再同步
  • 1篇心脏再同步化
  • 1篇心脏再同步化...
  • 1篇再同步
  • 1篇再同步化
  • 1篇再同步化治疗
  • 1篇实时三平面
  • 1篇同步化
  • 1篇组织多普勒
  • 1篇组织多普勒成...

机构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2篇刘森
  • 1篇胡燕华
  • 1篇武永丽
  • 1篇任保军
  • 1篇姜桂艳
  • 1篇祝子祎

传媒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估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Real-time triplane tissue doppler imaging,Triplane-TDI)技术在心衰病人再同步化治疗(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48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获得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心尖四腔观图像,取左室6个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总共12个节段),测量各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和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e),并计算Ts最大差值(Ts-max)、Ts标准差(Ts-SD)、Te最大差值(Te-max)和Te标准差(Te-SD)。比较QRS≥120ms与QRS<120ms的慢性心衰病人不同步的发生率,分析QRS间期与心脏不同步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左心室不同节段Ts和T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Ts、Ts-max、Ts-SD、Te-max、Te-SD作为评价失同步的主要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同步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及术后3mo的失同步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间期≥120ms的病人左室壁运动的不同步性高于QRS间期<120ms的病人。CRT术前及术后3mo相比,LVEDV、LVESV、LVEF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plane-TDI技术是检测心衰病人心肌不同步运动无创、可靠、准确的方法,可用于评估CRT。QRS间期与室间不同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能否以QRS间期≥120ms作为CRT适应症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胡燕华刘森祝子祎任保军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显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梗死性痰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77例脑梗死病人,75例心肌梗死病人及80例健康志愿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颈动脉斑块是否存在,同时将斑块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统计各组斑块的发生率及不稳定性斑块所占的百分比。结果:77例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72.7%,其中不稳定性斑块占69.6%。75例心肌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65.3%,其中不稳定性斑块占59.2%。80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23.8%,其中不稳定性斑块占1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密切相关,尤其是发生不稳定斑块,应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及致死致残率。
武永丽姜桂艳刘森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心肌梗死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