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林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及著录研究
- 2013年
- 目的:利用正史及相关史料,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传本建设。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并对不同传本按照[书名]、[作者]、[时间]、[版本]、[卷数]、[出典]、[自序]、[沿革]、[摘要]、[全文]、[备要]、[后记]进行著录研究,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历史上汉唐时期流传过《内经》古籍不同传本31种,现存《内经》古籍不同传本仅11种,分别录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分类中。结论: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是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原貌的重要举措。
- 赵博仝芳洁高程熙刘森林罗寰李荷莲郭宪立
- 关键词:汉唐时期传本数据库
- 宋明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整理及数据库建设
- 目的:收集和整理宋明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确立《内经》相关古籍传本书目和撰写著录,建设宋明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数据库.
方法:通过史志考证法、丛书类书考证法、相关医学文献考证法和国外典藏文献考证法,对宋...
- 赵博高程熙刘森林罗寰郭宪立萝莉
- 关键词:《黄帝内经》数据库建设宋明时期
- 文献传递
- 宋元明时期《黄帝内经》古籍传本整理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史志考证法、丛书类书考证法、相关医学文献考证法和国外典藏文献考证法,对宋元明时期《内经》传本书目进行收集整理。结果:(1)收集到宋元明时期《内经》相关传本共计121部,分为书名、作者、朝代、版本、卷数、自序、出处、沿革、摘要、全文、后记、备注等共12个条目,对121部传本编写著录。(2)宋元明时期注释本中,《素问》11部、《灵枢》3部、别传本7部。通过整理研究厘清了宋元明时期传本沿革的基本概况,发现宋元明时期医家由保存《内经》原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转向对《内经》的理论阐发,他们重视训诂校勘,出现了通行本和善本,凸显了分类研究的方法,开创《内经》理论专题研究先河。
- 赵博高程熙刘森林罗寰郭宪立罗莉
- 关键词:《内经》古籍
- 建设《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设想
- 中医药理论与技术是中国人的原创文化和独特的知识资源,《内经》是这一原创文化和独特知识资源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内经》挖掘和研究的需求越发的突显,但其历史文化等复杂因素,其文献分散各异,
- 仝芳洁赵博刘森林
- 文献传递
-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资料建设。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内经》古籍著录四十七本,收录《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从西汉到唐中叶是《内经》各种古籍版本流传最早、最丰富的鼎盛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汉唐时期的《内经》古籍多数散亡,少部分流失于海外。利用现代先进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内经》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赵博仝芳洁刘森林罗寰郭宪立李荷莲
- 关键词:汉唐时期黄帝内经数据库
- 《黄帝内经》古天文医学数据库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收集、整理《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文献,并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完成《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的建设。方法:以关键词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逐年检索收集目标文献。结果:将检索的文献918篇,其中理论172篇,实践746篇分为古天文医学、时间医学、气象医学、地理医学四个平行库结构,每个平行库又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部分。结论:通过建立《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平台,较系统地再现了《内经》古天文学医学的理论结构、研究成就以及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影响,力争准确和客观地反映《内经》古天文医学学术发展的全貌;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内经》古天文学成就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国内外地域或时空限制,有利于进一步继承、保护、传播和共享《内经》古天文医学的相关成果,便于现代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医疗临床不同领域的获取和利用。
- 赵博梁娟刘森林罗寰郭宪立
- 关键词:黄帝内经历法数据库
- 《黄帝内经》心理医学数据库建设
- 2012年
- 利用TPI平台,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收集目标文献,建成了《内经》心理医学知识数据库,为教学、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专题信息平台。
- 赵博杨婷婷刘森林罗寰郭宪立
- 关键词:《黄帝内经》心理医学数据库
- 中医五行文献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实现中医五行学说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中医精华造福于人类。
- 陈静戴永生刘森林吴大梅谢裕竹赵柏恒
- 关键词:中医五行学说数据库
- 紫癜性肾炎证素组合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文献的紫癜性肾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JD)中医治疗紫癜性肾炎治疗案例及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的相关文献,在二次整理核对后,使用SPSS statistics 22统计软件对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提取出紫癜性肾炎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3个。紫癜性肾炎的组合形式有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五证素组合,其中三证素组合方式最多,占56.21%,以两病位+单病性为最多,其中脾肾+气虚出现频率最多,达194次,占18.55%,说明脾肾气虚是导致紫癜性肾炎发生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脾肾+阳虚,频率为167次,占15.97%,所对应的证型为脾肾阳虚。排列第二的是四证素,其中肝肾+阴血虚占35.35%,频率为117次,其次为脾肾+气虚+阴虚,占16.31%,构成脾肾血虚、脾肾气虚以及脾肾阳虚证。排列第三位的是二证素,其中脾+气虚占35.74%,频数为94,其次为肾+阴虚占33.08%,频数为87,构成脾气虚、肾阴虚证。结论:紫癜性肾炎的主要病位在肾,发病与肝脾的关系密切,病机主要为患者素体本虚,加之热瘀等外邪导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
- 王文静李海洋余江维刘森林杨毅吴莳兮黄惠刚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证素频数
-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设管理系统平台(TPI),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完成《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建设。方法:将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著录47本,收录《黄帝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建立《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黄帝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赵博仝芳洁高程熙刘森林罗寰郭宪立李荷莲
- 关键词:汉唐时期黄帝内经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