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新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树脂
  • 5篇环氧
  • 5篇环氧树脂
  • 4篇碳纤维
  • 2篇湿热性能
  • 2篇碳纤维复合材...
  • 2篇热性能
  • 2篇热压
  • 2篇热压工艺
  • 2篇纤维复合
  • 2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粘结
  • 1篇粘结性
  • 1篇粘结性能
  • 1篇湿热
  • 1篇树脂法
  • 1篇炭纤维
  • 1篇能量法

机构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成都飞机工业...

作者

  • 7篇刘洪新
  • 7篇张佐光
  • 7篇顾轶卓
  • 7篇李敏
  • 2篇冯青
  • 1篇王伟霞
  • 1篇张丽娇
  • 1篇蔡群
  • 1篇罗辑

传媒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炭纤维特性与炭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断裂能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基于WND(Wagner-Nairn-Detassis)能量模型的单丝断裂法,测试了5种国产炭纤维、2种国外炭纤维与航空结构用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界面断裂能,通过SEM,AFM,IR以及XPS等手段分析了7种炭纤维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并研究了炭纤维特性与界面断裂能的关联。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炭纤维/环氧树脂体系,去除炭纤维表面上浆剂后界面断裂能下降,说明上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界面的韧性。此外,实验范围内,纤维拉伸强度较高时,测得的界面断裂能较高,炭纤维表面粗糙度较高时,测得界面断裂能较高,说明纤维拉伸性能和表面粗糙度对界面韧性有重要影响,而与这两种因素相比,上浆剂的种类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为高性能国产炭纤维的研发和炭纤维/树脂匹配性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张丽娇顾轶卓李敏刘洪新张佐光
关键词:炭纤维环氧树脂
单丝断裂双树脂法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粘结性能被引量:8
2013年
建立了单丝断裂双树脂体系法,利用外层树脂的韧性使包埋于内层脆性树脂中的纤维单丝断裂达到饱和,解决了断裂伸长率较低的树脂基体采用传统的单丝断裂法无法测得界面剪切强度的问题。分别采用界面剪切强度和界面断裂能作为表征参量,考察了干态及湿热条件下两种T300级和两种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并与单丝断裂单树脂体系的界面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丝断裂双树脂体系与单树脂体系在表征碳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上定性规律一致;双树脂体系界面断裂能和界面剪切强度均可评价界面的耐湿热性能,且二者得到的变化规律一致;湿热处理后界面粘结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国外碳纤维体系的界面耐湿热性能明显优于国产碳纤维体系。
王伟霞顾轶卓李敏刘洪新张佐光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湿热
热压工艺中单向预浸料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热压工艺中纤维层压缩特性的测试方法,用该法测定了单向预浸料的压缩曲线,并用Gutowski压缩方程进行拟合,提出了表征纤维层压缩特性的参数,考察了初始纤维体积分数、层数、润湿介质、铺层方式和纤维种类对单...
顾轶卓张佐光刘洪新李敏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工艺计算机模拟
文献传递
单丝断裂能量法研究温度对碳纤维/环氧界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两种不同上浆剂碳纤维/高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采用基于WND(Wagner-Nairn-Detassis)能量模型的单丝断裂法,测试分析了从室温到130℃范围内单丝复合体系界面断裂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碳纤维上浆剂对界面耐热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复合材料层板的短梁剪切性能,分析了微观和宏观界面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测试温度范围内,碳纤维/环氧体系的界面断裂能随温度升高呈先下降而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去除上浆剂后界面断裂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程度与未去除上浆剂的情况存在差异,说明上浆剂对界面耐热性有重要作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层板层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线性下降,与界面断裂能的变化规律不一致,这与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及界面破坏位置的不同有关。
蔡群李敏罗辑顾轶卓刘洪新张佐光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温度
单向纤维布可压缩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针对热压工艺中单向纤维布的压缩行为,通过自行设计的纤维可压缩性测试装置测得压缩曲线,并用Gutowski纤维压缩方程进行拟合。提出了表征可压缩性的参数,考察了初始纤维体积分数、层数、润湿介质、铺层方式和纤维种类对单向纤维布可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数、初始纤维体积分数和润湿介质对单向纤维铺层的可压缩性没有显著影响,纤维的干湿状态、铺层方式和纤维种类对纤维层的可压缩性有明显影响。
刘洪新张佐光顾轶卓李敏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压工艺可压缩性
不同湿热条件下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湿热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68
2010年
对比研究了环氧5228A树脂及碳纤维/环氧5228A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在3种湿热环境(水煮、70℃水浸,70℃85%相对湿度)下的湿热性能,考察了湿热条件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从吸湿特性、物理化学特性、树脂力学性能、湿应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性能衰减的机制。研究表明,碳纤维/高温固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主要是由吸湿率决定,相同吸湿率不同湿热条件下性能的下降幅度基本相同;3种湿热条件下该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未发生化学反应、微裂纹等不可逆变化,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老化机制主要是吸入水分后基体增塑和树脂、纤维湿应变不一致导致的湿应力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负面作用。
冯青李敏顾轶卓刘洪新张佐光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碳纤维环氧树脂湿热性能
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湿热性能单丝断裂法测试研究
湿热引起复合材料性能变化,是复合材料研究中重要的因素.湿热对纤维、基体以及纤维/基体界面都有影响.单丝断裂法是研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自制的单丝断裂测试仪测得了碳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比较分析了界面黏...
刘洪新顾轶卓李敏冯青张佐光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湿热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