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农村
  • 3篇农村劳动力
  • 3篇农民
  • 3篇农业
  • 3篇劳动力
  • 2篇农村劳动力转...
  • 2篇农业产业
  • 2篇农业产业结构
  • 2篇种业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力转移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有机农业
  • 1篇育发
  • 1篇增收

机构

  • 8篇哈尔滨市农业...

作者

  • 8篇刘涛
  • 3篇栾兆乾
  • 1篇白景杰
  • 1篇王秀清
  • 1篇韩东梅
  • 1篇赵静华

传媒

  • 4篇中国农村小康...
  • 2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建立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教育与培训长效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而农民教育与培训问题正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
栾兆乾刘涛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教育就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被引量:1
2007年
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条件。因此,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针对哈尔滨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王秀清赵静华刘涛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
发展有机农业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选择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被引量:2
2007年
有机农业是“可持续的发展”的农业方向,这一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农业发展方向,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得到体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为了满足当前的物质需求,解决短期内的紧缺物资,对自然资源所采取的掠夺方式,以及不顾破坏环境后果采取的行为。如水和空气质量的污染以及化肥、农药非标准的投入等。这些不利因素迫使我们寻找一条替代途径,既要保证农业持续发展,要以尽可能的节约投入,力图使现代农业引起的消极影响减到最低程度。正是因为如此,有机农业必然成为我们农业发展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选择。
韩东梅白景杰刘涛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2008年
一直以来,农村是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农村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据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全省共有320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全省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3%,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为25%。如果扣除县城镇在校生、农村学生就读人数还要少十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7.4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8.3%。农村教育的落后导致农村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滞后。
栾兆乾刘涛
关键词:教育发展农村劳动力义务教育学龄儿童
哈尔滨市农业种业依靠科技翻身迫在眉睫被引量:1
2013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以,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物品种的改良提质、更新换代更是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未来国际粮食总产增长的20%依靠面积的增加,80%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单产的60%~80%又来源于良种的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及土地制约问题的日益突出,加上农业还面临极端天气增多、水资源减少等多种客观因素的挑战,因此,农业种业依靠科技翻身,已是迫在眉睫。
刘涛
关键词:农业种业
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民多渠道增收问题的研究
2013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律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建筑业和农村服务业几者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不协调的方面进行调整,使之趋于合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刘涛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2006年
曲文波栾兆乾刘涛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农民工农民素质
做大做强是我市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3年
我国出台《种子法》并加入WTO后,种业市场形成了主体多元格局,然而,当前中国的种子企业普遍"小、散、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国际种子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种子市场已经进入国际化竞争时代。我国种业企业的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参与国际种子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或专业化种业公司,已经成为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正基于此,种业内部自身整合、做大做强才变得紧迫起来。"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额外醒目。
刘涛
关键词:种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