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羿
-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海南岛近岸滨珊瑚稀土元素的年际变化与海平面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海南岛东部龙湾滨珊瑚1981—1996年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的年际含量。结果表明龙湾珊瑚的REE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年际下降趋势。线性回归显示,在年际的分辨率下,龙湾珊瑚REE同海平面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5—-0.8。龙湾珊瑚REE含量与降雨量、径流量、海表温度(SST)以及珊瑚自身的生长率和钙化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分析表明,当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河口附近珊瑚受到来自河流的陆源物质影响减弱,海平面上升是控制该区域珊瑚REE含量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半封闭边缘海,通过珊瑚的REE记录,有利于开展海平面的重建工作,增进我们对过去数百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序列以及全新世时期亚轨道尺度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周期以及变化机制的理解。
- 刘羿彭子成韦刚健陈特固孙若愚贺剑峰刘桂建
- 关键词:南海北部滨珊瑚稀土元素海平面
- 海南岛东部海域滨珊瑚Sr/Ca比值温度计及其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13
- 2006年
- 文章采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的方法测定了1986—1996年海南岛东部海域滨珊瑚的Sr/Ca比值,建立了该海域月分辨率的Sr/Ca海水表面温度计方程:SST(℃)=170—16[Sr/Ca](mmol/mol),n=133,r=0.80,P=0.01,此与韦刚健等在西沙海域建立的温度计方程:SST(℃)=169-16.7[Sr/Ca](mmol/mol)一致,这表明南海中、北部海域也出现有相似的微量元素温度计。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在某些年月份SST的实测值和计算值出现的显著差别,探讨了可能造成的海洋气象环境因素。
- 刘羿彭子成程继满孙铁聂宝符陈特固
- 关键词:滨珊瑚
- 古海水pH值代用指标——海洋碳酸盐硼同位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仪器测量的海水pH记录太短,无法评估海水pH自然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并预测未来大气CO2急剧增加后海水酸度的响应。海相碳酸盐的硼同位素是目前恢复古海洋pH的有效途径,倍受古气候—环境学家的重视。评述了近年来海洋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海相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的测定方法、硼同位素—pH模型和古海水pH恢复等前沿内容,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海洋碳酸盐硼同位素—pH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以利于气候学、地质学界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发展动态。
- 刘羿彭子成刘卫国肖应凯孙若愚贺剑峰刘桂建
- 关键词:硼同位素有孔虫珊瑚CO2
- 南海珊瑚环境地球化学记录与全球变化
- 本论文主要采用现代和化石珊瑚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代用指标(δ11B、稀土元素、Sr/Ca和Mg/Ca)建立南海近100-200年以来以及全新世部分时段的海表温度、海水酸度和海平面等气候环境序列,研究序列的变化特征(幅度、...
- 刘羿
- 关键词:环境地球化学全球变化同位素微量元素
- 南海全新世大暖期海表水的高酸性证据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正热电离质谱高精度测定了南海化石珊瑚样品的δ11B比值,定量地重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海海表水的pH值。结果显示南海海表水pH值并不像预先设想的那样稳定。其中古海水pH值最低为6100aB.P.前的7.91;最高为4300aB.P.前和1200aB.P.前的8.29。南海海表水pH值从全新世大暖期开始,整体上呈缓慢增加趋势,而到现代以后明显下降。珊瑚δ11B记录表明南海海表水在中晚全新世有两个高酸性的时期,一个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一个为现代。全新世大暖期时南海出现的高海平面、偏强的东亚夏季风和偏弱的冬季风可能是导致其海表水出现高酸性的原因。现代南海海表水pH值显著偏低,背离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海海表水pH值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很可能说明人类大量排放的CO2确实改变了南海海表水自然变化的规律,南海在变酸。
- 刘羿刘卫国彭子成聂宝符肖应凯贺剑峰刘桂建
- 关键词:硼同位素全新世珊瑚
- 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6
- 2007年
- 对采自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Ni,Cu,Hg,Zn,Cr,Mn,Fe,Cd,Pb和C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Pb,Ni外,该区域其他重金属的含量都在国家一类海水的标准范围内,但是该区域海水仍然具有近岸海水的特性.运用多元统计法探讨了重金属间的相关性,由因子分析法提出了控制西沙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的4个主因子:盐度,大气沉降,上升流和天然地球化学来源.
- 周静杨东彭子成宋少华周卫建贺剑峰刘羿刘桂建
- 关键词:西沙海域重金属含量
- 季风变化及火山喷发事件的新指标:月分辨率的珊瑚骨骼稀土族元素组成
- 吴忠哲刘羿沈川洲
- 文献传递
- 季风变化及火山喷发事件的新指标:月分辨率的珊瑚骨骼稀土族元素组成
- 在地学的研究上,珊瑚骨骼的稀土元素(REE)当作示踪剂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建立了月分辨率的珊瑚骨骼稀土元素分析技术,可提供做为研究季风变化和过去火山喷发纪录的代用指标.本研究採集两株现生微孔珊瑚(Pori...
- 吴忠哲刘羿沈川洲
- 香港西贡滨珊瑚RE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 2006年
- 用ICP-MS技术测定了位于珠江口西岸香港西贡滨珊瑚在1991~2002年(分辨率达到0.5a)的稀土元素(REE)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香港滨珊瑚REE具有Ce负异常、重稀土富集这种典型的海水相分布模式。香港滨珊瑚中REE含量处于目前已见报道中的高值范围,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珊瑚的REE含量相当。通过与不同地区的比较,香港珊瑚高REE含量很可能就是毗邻的珠江水体高REE的直接反映,而且同南海北缘半封闭边缘海的性质有关。香港珊瑚REE的来源主要为珠江口及其相邻的陆缘沉积物。此外,1991~2002年香港珊瑚REE含量年际下降趋势十分明显,Ce负异常和重稀土富集的程度也呈加剧的趋势,分布模式向海水相转化。REE含量与海平面的年际变化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0.9),而且重稀土与海平面的相关系数优于轻稀土。上述结果揭示了热带滨珊瑚对近期全球变暖、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所引起的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响应。
- 刘羿彭子成韦刚健陈特固P.O.Ang贺剑峰刘桂建
- 关键词:滨珊瑚珠江口海平面上升
- 工业革命以来南海珊瑚礁海水的快速酸化及其控制机理
- 由于器测pH 记录极其有限,我们对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海洋影响知之甚少.通过南海珊瑚硼同位素,定量的重建了南海两个关键暖期,中世纪(AD 1048-1079)和现代暖期(AD 1838-2001)海表水pH 值.结果发现...
- 刘羿彭子成余克服韦刚健游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