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舸
- 作品数:25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轨迹——评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
- 2012年
- “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学界对民族主义的内涵、演变、作用等都有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但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西方。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东方文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学,而东方文学的研究中,
- 刘舸余希
- 关键词:民族主义东方文学文学思潮历史轨迹发展论西方文学
- 严歌苓同性恋小说创作及对普伊格的接受被引量:1
- 2016年
- 严歌苓同性恋题材小说主要诉说着特殊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完全性倒错者与偶然性倒错者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这些小说在同性恋者的构成方式、情感产生机制设置,话语权力中性观念的建构和同性恋者自我身份的认同等方面与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很相似,这种相似来源于严歌苓对普伊格情感的契合和创作手法的模仿。
- 刘舸杨凤娇
- 关键词:严歌苓同性恋小说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日本军人”形象演变
- 2008年
- 中国当代文学中,涉及日本军人的文学数不胜数。中国当代作家对"日本军人"的描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以前,这时期的"日本军人"形象大都带有明显的公式化、政治化的倾向,被简单分为"鬼子"和"反战士兵"两极。第二阶段为80年代以来,这时期对"日本军人"的描写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惯性,走上了由政治化向文学化,概念化向人性化,公式化向深度化的转轨。
- 刘舸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文化语境被引量:2
- 2006年
-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冷战”语境中民族意识的自觉与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化用,使文学获得了鲜明的民族形态与神韵,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社会主义文学。新时期开始,文学更多地关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与同一性问题,削弱了民族意识的政治功能,强化了其文化功能。
- 刘舸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民族文化
- 论中西科幻文学中宇宙伦理的不同转向——以《三体》与《索拉里斯星》为中心
- 2023年
- 当文明不断向宇宙延伸,人类或将迎来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宇宙选择阶段。在浩大的宇宙文明中,人类能否确定自身的位置?《三体》三部曲与《索拉里斯星》分别作为刘慈欣与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集大成之作,不约而同地对“人在宇宙的位置”以及“宇宙的终极目的”等哲学命题进行了思考,集中体现了两者的科幻创作思想。刘慈欣通过对可知宇宙的书写,对人在宇宙中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了重申。莱姆则打破了同一性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对科幻文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拨。当生存与道德形成冲突,刘慈欣认为生存才是文明的目的,而莱姆则提出以爱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是人类确定自我生命存在的方式。刘慈欣在对科技的执着中走向了一条和谐伦理乌托邦的构建之路,莱姆则用宗教的浪漫主义实现了他对自由伦理乌托邦的渴望。
- 李云刘舸
- 关键词:科幻文学
- 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日本形象”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殖民者"形象代替,直到今天某些台独分子表现出"日本情结"。而同样曾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的香港却没有形成台湾人那样复杂的"日本情结",对战时日本的记忆更多表现为残忍、血腥和暴力的形象。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台湾、香港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被殖民方式有关。
- 刘舸成希
- 关键词:台湾当代文学
- 论刘慈欣《三体》及对阿瑟·克拉克的接受被引量:8
- 2016年
- 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刘慈欣作为获得雨果奖的第一个亚洲人,其作品在哪些方面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和兴趣?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他对克拉克的接受,提炼出一些科幻作品在西方世界产生影响的艺术要素,如"康德式崇高"、种族形象与世界形象的塑造、时间与空间机制的掌控、注重科学技术的描写,并进行分析。以期多面地观照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刘慈欣创作,同时也希冀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创作及海外传播提供某些借鉴。
- 刘舸李云
- 关键词:科幻文学
- 湖南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研究
- 2010年
-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是湖南民办高校的重要办学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没有初始投入或是只有少量投入,主要依靠学生交的学费,走滚动式、以学养学的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湖南滚动式发展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经历了诸多困境,最终成功滚动并走向新的发展模式。本文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湖南高校"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作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
- 董岳州刘舸
- 关键词:民办高校
- 游走在主体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湖南乡土文学的文化选择
- 2009年
- 湖南是我目乡土小说的重镇。文坛称当代湖南作家群为“湘军”,而“湘军”的主体正是由乡土作家构成的,湖南批评家也认为:“湖南作家群基本上是一个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作家们也纷纷表露自己与乡土的密切关系,孙健忠说,“我是一个‘本地佬’”古华反复重申,“我是一个乡下人”。韩少功说:“前些年,我集中地写了一段农村,不光是因为自觉对城市生活的审美把握还有点吃力和幼稚,
- 刘舸
- 关键词:乡土文学文化选择区域文化主体文化作家群乡土作家
- 生活在别处:“风景的发现”与旅游景观的文化重塑
- 2025年
-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的旅游观念经历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现代旅游倾向于观赏民族共同体的国土空间,展现出与现代化进程相呼应的进步精神;而后现代旅游观则在消解旅游休闲与工作生活之传统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强调以逃离现代性“异化”为基本诉求的个性化体验。表面看来,这两种旅行经验似乎呈现出差异化的审美体验,前者聚焦于壮阔的山河与现代都市景观,后者则专注于微小的乡野风光与纯真人情。然而从“风景的发现”这一角度审视,它们都展现了自然属性与文化观念相结合的双重维度,是风景的“拟像”与大众媒体、现代消费文化的“共谋”产物,反映了审美发现过程与权力话语的内在联系。可以说,现代人试图通过奔向广阔的风景来逃离现代文明社会的压抑感之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 杨诗影刘舸
- 关键词:消费文化权力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