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君
- 作品数:47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单剂小剂量利妥昔单抗降低致敏肾移植等待者HLA抗体的效果及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剂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TX)对等待肾移植的致敏患者脱敏治疗的效果及机制,观察单剂小剂量RTX作用下致敏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分析8名等待肾移植的致敏患者使用单剂小剂量(200 mg)RTX脱敏方案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使用Luminex单抗原珠和流式细胞术对致敏患者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及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抗HLA抗体在用药后3个月可降至用药前水平的(46.03±13.09)%;致敏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在RTX治疗后2周内清除,6个月时仍处于较低水平(24.1±17.4)个细胞/μL,B淋巴细胞重建以CD19^(+)CD5^(+)B1细胞和CD19^(+)IgD^(+)CD27^(-)幼稚性B细胞为主。结论:单剂小剂量RTX可降低部分致敏患者抗HLA抗体强度,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重建在用药后6个月仍处于较低水平。
- 田凯文程守钰朱平刘艳君刘桂欢林恩宇汤延淋曾加义叶楚津余玉明
- 关键词:肾移植致敏患者抗HLA抗体利妥昔单抗B淋巴细胞
- IL-15对异基因抗原刺激下人CD8+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 冯富刘艳君刘久敏刘桂欢余玉明
- 肾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的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发生拉米夫定耐药后,应用新一代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1-05/2006-09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生病毒多聚酶催化域YMDD基序变异,对拉米夫定耐药的肾移植患者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定期复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情况,先后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及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①4例患者分别随访16,26,63,67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②4例患者分别在服用拉米夫定14,24,51和62个月(术后12个月)时出现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乙型肝炎病毒DNA升高至105~109拷贝/mL,肝功能异常。2例加用阿德福韦3个月后撤除拉米夫定,单用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DNA均降为104拷贝/mL,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单用阿德福韦9个月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转阴,另1例单用阿德福韦2个月,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仍为阳性;2例停用拉米夫定,直接换为恩替卡韦,其中1例2个月后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DNA阴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阴性,另1例服药2个月后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DNA降为104拷贝/mL,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仍为阳性。结论: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可有效抑制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利于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
- 余玉明于立新邓文锋刘艳君
- 关键词:肾移植肝炎病毒乙型拉米夫定药物耐受性
- 从噬菌体环肽库中筛选TNF-α表位模拟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用具有中和活性的抗TNF α单抗 (mAb)J1D9筛选噬菌体环七肽库 ,从中获得可模拟TNF α表位的短肽。方法 :筛选TNF α表位模拟肽 ,并用夹心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结果 :对环七肽库进行 3轮筛选后 ,随机挑选 2 0个噬菌体克隆 ,经ELISA鉴定出 9个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后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共 3种 :c RRPAQSG c、c NKHNRKI c和c RGMSRKI c。结论 :筛选的环七肽克隆展示肽具有TNF α的抗原性 ,为TNF
- 罗海波刘北一刘艳君朱平富宁
-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表位模拟肽
- 人可溶性CD14检测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人可溶性CD14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方法 用抗人CD14单抗为捕获抗体 ,加入待测抗原 ,第二抗体为兔抗人CD14多克隆抗体 ,最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结果 本检测体系灵敏度高 ,可达 5ng ml,特异性强 ,测量范围 5~ 12 0ng ml,重复性好 ,各项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结论 本检测体系能够检测人体液中和细胞培养上清中sCD14 ,适用于临床及基础研究。
- 江海燕刘艳君朱平韩强涛富宁
- 关键词:可溶性CD14双抗体夹心ELISA法多克隆抗体抗原细胞免疫血清
- 抗蓝载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 2007年
- 目的制备抗蓝载体(blue carrier,BC)单克隆抗体(mAb),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与工具。方法用人工合成肽与蓝载体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NS-1融合制备杂交瘤,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从制备的腹水中纯化单克隆抗体。用ELISA以及Dot-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效价、Ig亚类、特异性以及亲和力)。结果筛选到1株可稳定分泌抗蓝载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B5,腹水效价2×10-6,单抗亚类为IgG1,抗体亲和力为7.8×108。Dot-ELISA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5B5mAb只与蓝载体特异性结合,与钥孔戚血蓝素(KLH)、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白蛋白(OVA)等载体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获得1株能特异性识别蓝载体蛋白的mAb,为评价短肽及半抗原交联免疫效果、某些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疗效提供了工具。
- 叶青刘艳君朱平富宁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 小鼠TLR-2N末端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体制备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克隆mTLR-2基因氨基端序列,并表达和纯化N端融合蛋白,制备抗mTLR-2N末端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mTLR-2N端1~153氨基酸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中,测序验证;用大肠杆菌表达融合蛋白,并以Probond树脂柱纯化;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间接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及效价。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N,表达和纯化了相应的融合蛋白,所制备多克隆抗体可与pGEX-N表达的融合蛋白反应,并可结合表达TLR-2的RAW264.7及转染mTLR-2全长基因的CHO细胞。结论获得了mTLR-2N末端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可与天然mTLR-2结合的多克隆抗体。
- 杨翠兰赵文忠刘艳君朱平富宁
- 关键词:重组蛋白抗体克隆基因表达
-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清可溶性CD14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早期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51例肾移植患者,检测术前1h和术后1~10d血清sCD14水平,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术后2周内发生排斥反应与否分为排斥组和无排斥组,将2组患者的血清sCD14水平和血肌酐(Sc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51例中发生排斥反应13例,发生排斥反应平均时间为7d。术前1h排斥组和无排斥组Scr分别为(789±221)和(742±234)μ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10d Scr水平排斥组高于无排斥组,其中第3、5~10天2组S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237±104)和(160±70)、(176±85)和(117±46)、(174±81)和(112±40)、(173±81)和(112±39)、(209±53)和(112±38)、(203±73)和(103±35)、(181±50)和(102±31)μmol/L。术前1h血清sCD14排斥组为(9.55±5.71)mg/L,与无排斥组(8.99±3.89)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5天血清sCD14水平排斥组均高于无排斥组,分别为(15.52±6.60)和(9.85±4.11)、(15.48±5.85)和(7.53±3.79)、(12.15±4.45)和(5.88±3.95)、(10.84±4.11)和(4.88±3.17)、(7.61±5.37)和(4.66±1.9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和无排斥组术后第1天血清sCD14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肾移植术后sCD14水平升高早于临床急性排斥反应,术后前5d内的sCD14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依据。
- 余玉明于立新邓文锋刘艳君
- 关键词:肾移植可溶性CD14急性排斥
- 广谱模式识别分子Toll-like receptor 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2年
- TLR-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是哺乳动物TLRs(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的一员,作为细胞表面的天然受体蛋白,主要参与病原微生物产物的识别及炎症信号传导,介导天然抗感染兔疫;最近又发现其参与机体对非感染因子所致炎性组织损伤的识别。通过对TLR-2参与的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可为深入探讨抵御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对自身正常与非正常组织的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 刘艳君富宁
- 关键词:TOLL-LIKE天然免疫TLR-2
- 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肾移植免疫反应新指标TLR4的监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比较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TLR4监测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10例肾移植术后病例,分别采用三色和双色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4和CD80表达情况,计算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的表达百分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阳性表达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198,P=0.872),两种方法对相同血标本的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关系(积矩相关系数r=1,P=0.000;积矩相关系数r=0.999,P=0.000)。另外,应用三色FCM还可同时获得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双阳性的表达情况。结论三色和双色FCM检测TLR4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色FCM可同时显示TLR4与其下游分子CD80双阳性表达情况,对揭示TLR4参与移植免疫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血标本用量少,节约单克隆抗体。
- 于立新余玉明邓文锋刘艳君
- 关键词:肾脏移植TOLLLIKERECEP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