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士博
- 作品数:48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光学相关探测的水上目标识别研究
- 2009年
- 提出了改进的Laplace边缘检测算子与对比度拉伸变换相结合的光学相关物面图像处理方法,对水上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和对比度拉伸,在精确提取目标边缘特征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将其应用到实时联合变换相关器中,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后的图像经两次傅里叶变换后输出的相关点亮度明显增强,由此解决了一些复杂背景、低对比度水上目标的识别问题。
- 初士博刘孟德杨立
- 关键词:联合变换相关器低对比度LAPLACE算子
- 基于总线的志愿船观测系统研究
- 2011年
- 文章针对当前志愿船观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总线的系统设计方法。并从主机、节点、协议等多方面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思路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志愿船观测设备安装的复杂度,实现观测设备的自动添加,便于系统扩展。
- 朱洪海杨俊贤初士博惠力刘敏杨立
- 关键词:总线
- 一种海洋探测用声学测波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探测用声学测波装置,包括平衡支架、平衡环、声学换能器,所述平衡环设置在平衡支架上,所述声学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平衡环上,所述平衡支架上还设置有姿态传感器,所述声学换能器通过声学换能器电缆与所述姿态传感...
- 杨英赵杰杨俊贤初士博王志冉祥涛盖志刚惠力朱洪海鲁成杰杨书凯付明阳赵彬汤永佐
- 文献传递
- 基于距离选通的激光主动成像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有效克服大气后向散射和背景干扰,得到被观测目标的高对比度图像。详细分析了大气后向散射对主动成像系统的影响,阐述了距离选通成像技术高速门控成像的原理,并就构成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的关键器件如光源、像增强CCD(ICCD)、接收光学系统提出了具体性能要求和选取中需遵循的依据,文章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外的研究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初士博刘孟德盖志刚杨书凯周扬杨俊贤
- 关键词:激光主动成像后向散射距离选通
- 基于以太网的平台综合观测系统软件设计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以太网技术开发了海洋观测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系统通过B/S和C/S两种软件架构实现了准确快捷的采集处理气象、水文和波浪数据,并通过无线以太网实现数据的共享。该系统可为海洋观测预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 杨书凯惠力朱洪海初士博刘慧付明阳赵杰
- 关键词:以太网
- 提高移动计算平台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库显示速度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提高移动计算平台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库显示速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比例尺阈值;计算当前实际比例尺;若实际比例尺大于比例尺阈值,采用动态三角化算法,并结合边界...
- 于雨朱洪海初士博姚璞玉 刘茂科
- 一种船用海水表层水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一种能够直接在观测点读取数据、准确度更高、操作步骤简化以及数据可直接录入记录设备的船用海水表层水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由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浮子(2)和甩竿(3)组成,所述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
- 朱洪海汤永佐初士博杨立于雨王志王成响冉祥涛鲁成杰惠力杨书凯周扬
- 文献传递
- 光学相关探测中物面滤波方法的研究
- 光信息处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富活力的学科,活跃在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最前沿,渗透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实时联合变换相关器来实现光学图像的探测、...
- 初士博
- 关键词:光信息处理联合变换相关器光学图像
- 文献传递
- 被动可调频式水声监听定位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环境监测、声纳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被动可调频式水声监听定位系统。包括岸站接收控制系统、浮标监听与定位装置、水下悬浮监听与定位装置;所述岸站接收控制系统和所述浮标监听与定位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浮标监听与定...
- 赵杰王志于雨初士博杨英杨俊贤郑威赵彬杨立惠力朱洪海鲁成杰刘茂科
- 文献传递
- 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7年
- 为解决目前水质监测存在的单点测量、实时跟踪观测不及时、通信距离短和供电不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浮标系统、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岸站实时数据接收系统。水质多点监测的下位机由浮标系统和海底多个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组成;坐底式系统与浮标之间采用水声通信的方式实现水下数据上传,水声通信半径能达到10 km;以浮标作为中继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DTU和北斗双通信将分钟数据实时传输,解决了诸多水质监测中现存的问题。研究表明,本系统数据实时上传率达到95%以上,能够满足大范围海域内水质多点实时监测的要求,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全天候有效可靠的水质参数。
- 赵杰王志惠力朱洪海杨俊贤初士博
-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声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