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雪琴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根瘤
  • 4篇豆科
  • 4篇水稻
  • 4篇转基因
  • 4篇基因
  • 4篇基因表达
  • 4篇固氮
  • 3篇豆科植物
  • 3篇田菁胶
  • 2篇烟草
  • 2篇植物基因
  • 2篇凝集素
  • 2篇转化烟草
  • 2篇转基因烟草
  • 2篇甾醇
  • 2篇桕脂
  • 2篇豌豆凝集素
  • 2篇乌桕
  • 2篇细胞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6篇单雪琴
  • 13篇荆玉祥
  • 4篇张静娴
  • 4篇沈世华
  • 4篇高越峰
  • 4篇王逸群
  • 3篇张宝田
  • 3篇李京民
  • 3篇王静萍
  • 2篇于凤兰
  • 2篇范明娟
  • 2篇侯淑琴
  • 1篇张和民
  • 1篇于风兰
  • 1篇王忆平
  • 1篇高德禄
  • 1篇顾祥巨

传媒

  • 11篇Acta B...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桕桕脂中甾醇和其它成分分离鉴定
1989年
通过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化学方法,从乌桕桕脂中分离得到甾醇及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经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出下列化合物:β-谷甾醇、菜油甾醇、Δ~7-豆甾烯醇、肉豆蔻酸甲酯、肉豆蔻酸乙酯、棕榈酸甲酯、硬酯酸甲酯和硬酯酸乙酯。
于凤兰王静萍李京民单雪琴
关键词:乌桕甾醇脂肪酸酯
固氮相关的两个植物基因转化烟草及其表达
豆科植物凝集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在对根瘤菌的识别作用和类菌体在低氧分压下的共生固氮中起重要作用。将豌豆(Pisum Sativum L.)凝集素基因和Parasponia andersonii血红蛋白基因的植物表达框架构...
张静娴荆玉祥沈世华王逸群高越峰单雪琴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基因表达
豆科根瘤拟菌体周膜来源和扩增方式的多样性被引量:4
1995年
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共生拟菌体需有周膜包围。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Retz.) Pers.]、大豆[Glycine m ax (L.) Merr.]和豌豆(Pisum sativum L.)的根瘤拟菌体周膜内有多个拟菌体。在周膜形成和周膜内的拟菌体由1 个到多个的根瘤发育过程中,要有大量的膜来源和周膜的扩增才能适应这种生理变化。同一种根瘤内周膜扩增有周膜间的镶嵌融合,周膜与内质网及其小泡、小液泡膜融合等多种方式。细胞化学表明:周膜、质膜和内质网膜具有相同型的ATP酶,周膜是一种嵌合膜,与质膜、内质网膜和液泡膜有共性。
单雪琴侯淑琴荆玉祥
关键词:豆科植物根瘤膜融合
田菁胶生物合成中的甘露糖磷酸变位酶
1990年
用 DE-52和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分离和纯化了甘露糖磷酸变位酶(PMM),非 SDS 凝胶电泳为一条带,但 SDS 凝胶电泳则有三条带,分子量为41500,66000和74000。测定了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的子叶和胚乳中的甘露糖磷酸变位酶和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的活性,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两种酶的耐温性与田菁胶合成生理活动的相关性。
单雪琴张宝田范明娟荆玉祥王文卓
关键词:田菁胶生物合成
豌豆凝集素和血红蛋白基因对水稻的转化和表达
豆科植物凝集素对识别宿主的专一根瘤菌和豆血红蛋白在共生固氮保护固氮酶活性中去重要作用。为了扩大根瘤菌的宿主范围和试探根瘤菌在非豆科植物上的固氮作用,我们将豌豆凝集素(p1)基因和Parasponia andersonii...
张静娴荆玉祥沈世华王逸群高越峰单雪琴
关键词:基因枪转化基因表达转基因
根瘤菌在宿主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及其命运被引量:6
1995年
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aliHuakui)在根瘤宿主细胞内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拟菌体,被宿主细胞来源的周膜包裹;另一种为自由生活的营养细胞. 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只有少数. 随着根瘤的衰老,其命运是∶拟菌体及其宿主细胞同时衰老以致最终解体,拟菌体不能再入土壤复生;以自由生活的营养细胞形式存在的细菌,不随其宿主细胞的解体而亡,可回复到土壤,一方面在豆科植物和土壤之间循环。
单雪琴侯淑琴荆玉祥
关键词:豆科植物根瘤根瘤菌
固氮相关的两个植物基因转化烟草及其表达(英文)被引量:7
2000年
豆科植物凝集素和血红蛋白分别在植物识别其相应的根瘤菌和在根瘤内降低氧分压保护固氮酶的共生固氮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将豌豆 (PisumsativaL .)凝集素基因 (pl)和Parasponiaandersonii血红蛋白基因 (phb)构建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 ,通过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法转化烟草 (Nico tianatabacumL .) ,经PCR扩增和Southernblot分析 ,证明外源双价目的基因已同时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用GUS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和凝集素原位杂交实验 ,证明gus报告基因和pl基因已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得到转译表达。这一结果将为根瘤菌能否扩大宿主范围 ,使烟草与豌豆根瘤菌具有共生或联合固氮作用的可能性研究奠定基础。
张静娴荆玉祥沈世华王逸群高越峰单雪琴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基因表达固氮基因
全文增补中
浙江温州水稻根瘤状组织的结构分析
1994年
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对浙江温州水稻根上的瘤状组织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与豆科植物根瘤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壮苗期水稻的瘤状组织内皮层少数薄壁细胞内有细菌存在,但细胞有防御反应,细胞质凝聚和纤维化,分不清细胞质的精细结构,说明细胞已经死亡;孕穗抽穗期水稻根瘤状组织,表皮黑褐色,木栓化。外皮层内无维管组织,内皮层薄壁细胞膨大,但没有含菌细胞。有的瘤状组织内外皮层细胞基本上木质化。在内皮层薄壁细胞内有齿轮状的特殊结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到的丝状物和珊瑚状花纹的球体,实为某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因此,浙江温州的水稻根瘤状组织的结构与豆科根瘤完全不同。
单雪琴荆玉祥
关键词:水稻根瘤真菌豆科
根瘤菌在大麦和水稻根上形成拟瘤的细胞结构被引量:11
1997年
用3种方法使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ali Huikui)、田菁根瘤菌(R.sesbania sp.)分别入侵大麦(hordeum vulgare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形成拟瘤状组织。一是用一定磁场强度处理根瘤菌和植物,并接种培养。二是用含有水稻幼苗根提取物的培养基培养根瘤菌,接种水稻。三是重复别人用2,4-D外源激素处理植物,接种根瘤菌。镜检观察,用紫云英根瘤菌接种形成的大麦根拟瘤细胞结构非常精细,保持各种细胞器。有侵入线结构和根瘤菌从侵入线释放。根瘤菌被宿主细胞来源的膜包围,成为拟菌体。这些形态结构与豆科根瘤细胞相似,有共生状态特征,但拟菌体有泡状化现象。田菁根瘤菌入侵水稻根形成的拟瘤,在细胞间隙和细胞内都有细菌分布。受侵染的细胞结构粗糙,根瘤菌裸露,无胞膜包围。用2,4-D处理接种根瘤菌的拟瘤细胞结构也如此,但在维管系统内有大量密集的细菌存在。这种结构完全不同于豆科根瘤细胞结构,细菌与植物细胞的形态学相互关系是一种非共生联合作用。
单雪琴荆玉祥
关键词:大麦水稻根瘤菌细胞结构
田菁胶的细胞定位和粘度的关系被引量:5
1988年
对发育过程中和成熟的田菁(Sesbania canabina)种子内胚乳细胞进行了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田菁胶形成后不是分泌到胞外,而是聚积在胞内。对不同粒度田菁胶的粘度测定,表明粒度越大,粘度越小;反之,粒度越小,粘度越大。这种结果与田菁胶在细胞内定位是相一致的。另外,对不同粒度田菁胶的糖和不溶物含量也进行了测定。
单雪琴范明娟高文淑张宝田高德禄张和民荆玉祥
关键词:田菁胶粘度细胞定位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