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珠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均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同时统计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诸多手术指标上均有明显进步,同时能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卢明珠
- 关键词:腹股沟疝小儿
-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腹腔镜下保肛根治术20例体会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十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的优点、适应症、手术方法等。方法:2015-2021年我科住院的低位结肠癌20例,经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结果:20例低位直肠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缩小降期,再行保肛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好,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低位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明显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使原先无法保肛的直肠癌患者获得了在确保根治基础上保肛的机会。
- 许俊能卢明珠刘国彦
-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低位直肠癌
- 儿童急性骨髓炎伴临近化脓性关节炎临床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和不伴有化脓性关节炎的儿童急性骨髓炎对比分析,探讨儿童急性骨髓炎伴临近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08例急性骨髓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化脓性关节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骨髓炎伴临近化脓性关节炎的48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孩28例,女孩20例,年龄为19天~12岁。无化脓性关节炎的60例骨髓炎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孩38例,女孩22例,年龄为1个月9天~15岁。所有患儿治疗均采用抗生素联合骨皮质开窗引流,观察组患儿同时行关节引流。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起病时最高体温、发病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炎症指标、手术次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细菌培养阳性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病时最高体温分别为(39.21±0.84)℃和(39.01±0.84)℃,白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5.95×10^(9)/L和15.79×10^(9)/L,中性粒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2.08×10^(9)/L和10.35×10^(9)/L,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62.26±25.57)mm/h和(60.49±25.38)mm/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分别为(94.29±62.11)mg/L和(64.02±45.25)mg/L,发病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天和6天,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32.5天和26.0天,手术次数中位数分别为3次和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关节僵硬,2例复发,2例出现髋关节病理性脱位,对照组1例出现关节僵硬,1例出现病理性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不伴有化脓性关节炎的儿童急性骨髓炎相比,骨髓炎伴临近化脓性关节炎的患儿就诊时间较早,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更高,治疗需要更多的手术次数,住院时间较长,治疗上采用抗生素联合骨皮质开窗和关节引流,整体预后良好。
- 贾海亭刘延安卢明珠于嘉智刘涛王世富
- 关键词: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预后儿童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及比例略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较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卢明珠刘晓东罗琪
-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疾病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 骨髓细胞移植联合环磷酰胺诱导胰腺移植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髓细胞(BMC)移植联合短期使用环磷酰胺(CTX)对诱导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霉素(STZ)45mg/kg腹腔一次性注射法诱导建立BN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以SD大鼠为供体,糖尿病BN大鼠为受体,制作异基因大鼠胰腺移植动物模型。20只BN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单纯行胰腺移植;Ⅱ组:胰腺移植术后第1d按150mg/kg腹腔注射CTX;Ⅲ组:胰腺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BMC2.0×108个;Ⅳ组:胰腺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BMC2.0×108个,移植术后第1d按150mg/kg腹腔注射CTX。术后监测血糖,记录大鼠功能性存活期。术后2周取外周血,制备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β11+T细胞的水平和嵌合体形成率。结果Ⅰ组大鼠功能性存活期为(7.8±1.2)d,Ⅱ组功能性存活期为(8.2±1.6)d,Ⅲ组功能性存活期为(8.8±1.4)d,而Ⅳ组功能性存活期为(18±2.2)d,与其它各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P<0.05)。Ⅳ组Vβ11+T细胞的水平(2.5±0.3)%,低于其它各组(P<0.05),Ⅳ组糖尿病大鼠外周血液中可以检测到供体骨髓源性细胞,嵌合率为(10.0±2.3)%,其它3组均未检测到供体骨髓源性细胞。结论 BMC移植联合短期使用CTX可促进嵌合体形成,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大鼠胰腺移植术后功能性存活期。
- 罗琪卢明珠罗凌涛傅毓玲傅锦波黄正接
- 关键词:骨髓细胞胰腺移植嵌合体免疫耐受
- 输入供体骨髓细胞对延长大鼠胰腺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研究
- 目的:
探索供体骨髓细胞输入对诱导大鼠胰腺移植耐受的作用。
方法:用雄性SD大鼠及雌性BN大鼠分别作为实验的供受体,受体BN大鼠以链尿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1组:移植后和移植时不作特...
- 卢明珠
- 关键词:骨髓细胞胰腺移植SRY基因
- 文献传递
- 41例伴肝功能受损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及术式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手术方法对肝功能改善的作用及其长期疗效的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5~14岁。所有病例均经影像学确诊后行囊肿及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前、术后1周分别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TBil、直接胆红素(DBil)、ALT、AST]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术前检测TBil和DBil,其中27例术前高于正常值,其术后TBil和DBil值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14例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其术后TBil和DBil值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者术前ALT和AST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且术后均明显下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期随访37例预后良好。2例患者术后肝胆管结石伴胆管炎,两次手术经原吻合口处切开取石后缓解。其中1例伴有左肝外叶纤维化,予切除部分左肝。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了并发症,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肠黏连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结论囊肿及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最佳手术方法。
- 卢明珠陈晓滨
-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方式
- 4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研究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43例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手术资料、病理资料、术后随访等内容,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
- 卢明珠
-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 2022年
- 目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对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进行10年的随访,8例出现复发,1例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50例生存10年以上,5例带瘤生存2年以上。对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吞咽困难、切口感染、呼吸困难、切口渗血发生率分别为3.13%、1.56%、1.56%、1.56%。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0.58±0.14)分,低于术前的(6.07±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45.26±10.25)ml,引流量为(27.52±7.65)ml,住院时间为(4.15±0.75)d。结论在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中应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法,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疾病复发率低,不影响存活,可对肿瘤复发及转移造成抑制,疾病预后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卢明珠卢毅卓张长茂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存活率并发症
- 同种异体大鼠骨髓移植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
- 2009年
-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探讨骨髓移植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Wistar大鼠(♀)分成三组:Ⅰ、Ⅱ组和Ⅲ组,Ⅱ组Wistar大鼠(♀)TBI(11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Ⅲ组Wistar大鼠(♀)TBI(7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d后CTX(50mg/kg)腹腔注射,三组均于28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分别于BMT后10、20d通过PCR方法检测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体内的SD大鼠源性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并比较三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wk生存率、生存状况、生存时间,以及移植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Ⅱ组和Ⅲ组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DTH检查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大鼠对SD大鼠产生免疫耐受,Ⅱ组和Ⅲ组DTH足掌厚度差值较Ⅰ组小(0.22±0.028mm,0.23±0.032mmvs0.71±0.026mm,均P<0.01).肝移植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对SD大鼠肝移植的存活时间较Ⅰ组大鼠肝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8.14±2.53d,8.33±2.11dvs3.79±0.83d,均P<0.01).依据Banff方案病理评分,Ⅱ组和Ⅲ组为轻度(Ⅰ级),Ⅰ组为重度(Ⅲ级).结论:应用7GyTBI+CTX+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可提高肝移植术后大鼠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
- 傅锦波王效民黄小进罗琪尹震宇卢明珠余德
- 关键词:骨髓移植肝移植免疫耐受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