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锦丽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乳液
  • 2篇乳液稳定性
  • 2篇食品
  • 2篇食品级
  • 2篇稳定性
  • 2篇流变特性
  • 2篇纯胶
  • 2篇大豆蛋白
  • 1篇单辛酸甘油酯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点
  • 1篇凝胶特性
  • 1篇浓溶液
  • 1篇微胶囊
  • 1篇微胶囊化
  • 1篇微乳
  • 1篇响应面
  • 1篇流变性质
  • 1篇母细胞
  • 1篇酵母

机构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卢锦丽
  • 5篇傅玉颖
  • 2篇潘伟春
  • 1篇江美都
  • 1篇程玉霞
  • 1篇程丹
  • 1篇梅子

传媒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添加黄原胶的纯胶乳液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添加黄原胶(XG)的纯胶乳液粒径、稳定动力学参数、静态和动态流变特性的考察,探讨不同含量XG导致纯胶乳液失稳及致稳的机理,并制备出具有长期贮藏稳定性的纯胶乳液。研究发现,含0.1%、0.2%XG的纯胶乳液较易发生排斥絮凝,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未添加XG的纯胶乳液30 d内的稳定性系数(SI)较低,90 d后底部背散射光强度(BS)降低,而含0.5%XG的纯胶乳液90 d内稳定性较好;流变特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XG含量的增加,纯胶乳液的表观黏度增加,流动性指数(n)由0.939降为0.414,触变环变大,体系的假塑性增强,含0.5%XG的纯胶乳液贮能模量(G')大于耗能模量(G″)且δ值小于45°,形成弱凝胶结构,具有长期贮藏稳定性。
卢锦丽傅玉颖武肖关鹏翔鲁丁丁
关键词:乳液黄原胶流变特性稳定性
高浓度下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探讨大豆蛋白溶液聚集体性质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通过热诱导不同质量浓度(0.04 g/mL和0.09 g/mL)大豆蛋白溶液形成聚集体,并考察高浓度下(0.14 g/mL,高于临界凝胶质量浓度)聚集体溶液(聚集体浓溶液)的剪切黏度和热致凝胶流变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分子浓度是聚集体性质的关键因素,且随着初始热诱导蛋白浓度的增大,聚集体平均粒径、暴露巯基含量、特性黏度增大。流变特性分析发现:初始热诱导蛋白浓度越高,聚集体浓溶液的剪切黏度越大,而天然大豆蛋白溶液剪切黏度最小;在重新加热后,聚集体浓溶液产生了较弱的凝胶,而天然大豆蛋白溶液产生的凝胶强度最强。上述结果表明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可改变溶液流变性质,而不用改变蛋白质浓度。
傅玉颖武肖潘伟春江美都卢锦丽
关键词:大豆蛋白聚集体浓溶液流变性质
全稀释食品级单辛酸甘油酯微乳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单辛酸甘油酯(GMC)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丙二醇和乙醇为助剂,与水制备出具有高稀释性的食品级微乳。通过粒径分析,浑浊度对比,离心及贮藏试验,考察盐离子浓度、pH、温度、稀释对表面活性剂相与油相质量比分别为7∶3、8∶2的T73、T82稀释线上微乳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会导致T73上微乳粒径增大,pH、盐离子、温度对水分含量高达99%的T73-100(用100倍表面活性剂相与油相质量比为7∶3的混合物质量的水相稀释)微乳稳定性影响较大;T82具有较好的稀释稳定性,且T82-100微乳分别在NaCl浓度0.1~0.6 mol/L,pH 3~8,温度0~40℃之间贮藏30 d后,平均粒径均小于35 nm。
梅子傅玉颖卢锦丽
关键词:单辛酸甘油酯稳定性
食品级纯胶O/W乳液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研究
乳液在工业、农业、医药、化妆品、食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运用。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乳液作为一种优良的载体,在改善和扩展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食品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乳液体系本身不具备热力学...
卢锦丽
关键词:纯胶流变特性
文献传递
利用酵母细胞对薄荷油进行微胶囊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选用酵母细胞为微胶囊壁材,对制备薄荷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芯壁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加水量等微胶囊化条件对薄荷油包埋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胶囊化条件,得到具有显著性的拟合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对薄荷油进行微胶囊化的最优条件为:包埋温度48℃,包埋时间6 h,加水量13 m L/g。在此条件下得到薄荷油的最优包埋率为57.33%,与预测值十分接近,薄荷油已被包入酵母壁材内。
程玉霞程丹关鹏翔卢锦丽武肖傅玉颖
关键词:薄荷油微胶囊酵母响应面
加热和冷却速率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凝胶性是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性质.采用小变形振荡(动态)流变测试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结果表明:在加热阶段,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都低于1Pa,G’<G”且基本保持恒定直到达到凝胶点.Tanδ值随着加热的进行逐渐降低,然后急剧下降,冷却阶段时降至最低且保持恒定,说明形成强而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当加热和冷却速率增大时(从0.5~4℃/min)G’值逐渐下降,表明最终形成凝胶强度下降;慢的加热(冷却)速率时(0.5、1、2℃/min) tanδ较小,说明相对于快的加热速率(4℃/min)形成了更好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点和加热速率有关而不受冷却速率的影响.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大,其凝胶G’值增大、tanδ值减少、凝胶点下降.因此,控制加热和冷却速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热诱导大豆蛋白的凝胶强度,而不用改变蛋白质的浓度.
武肖傅玉颖潘伟春关鹏翔卢锦丽
关键词:大豆蛋白凝胶凝胶点加热速率冷却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