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音乐
  • 2篇中古
  • 2篇乐教
  • 1篇学堂
  • 1篇学堂乐歌
  • 1篇遗存
  • 1篇音乐教育
  • 1篇语系
  • 1篇中古时期
  • 1篇生产生活方式
  • 1篇泰语
  • 1篇图像
  • 1篇迁徙
  • 1篇前世
  • 1篇前世今生
  • 1篇琴操
  • 1篇踪迹
  • 1篇嬗变
  • 1篇筚篥
  • 1篇箜篌

机构

  • 9篇沈阳音乐学院

作者

  • 9篇原媛

传媒

  • 4篇乐府新声(沈...
  • 3篇音乐生活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当代音乐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古琴传承及教育模式之嬗变
2022年
古琴的产生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汉末蔡邕在《琴操》中便提到了“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虽然伏羲时代并没有文字,其制琴只是传说,但古老的传说蕴藏着时代的文明,它从侧面说明了古琴的悠久历史。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古籍中已有大量关于古琴的记载,可见,该乐器在那个时代已经相当普及。古琴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引发了笔者对其传承教育模式的思考。本文将对上古、中古、近古及近现代几个时期的古琴传承教育模式发展进行梳理,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原媛
关键词:《琴操》古琴伏羲氏春秋时代近现代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先声——19世纪下半叶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提起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通常首先被想到的是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而自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初,在华传教士所开办的教会学校音乐课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这些教会学校音乐课的出现比学堂乐歌要早半个世纪之久,而且它已经开始影响着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本文将从19世纪下半叶在华教会学校音乐课的创立与发展,及其对后来出现的学堂乐歌发展之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期望能引发同仁们对教会学校音乐教育更多的思考,从中得到些许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原媛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堂乐歌
南北朝时期契丹音乐的历史寻踪被引量:1
2011年
契丹——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千年,曾经在中国北方建立长达218年辽王朝,后又神秘消失的古老民族。关于其民族文化的发展消亡有很多疑问待后人探索。本文仅从契丹与南北朝时期音乐比对入手,通过对南北朝时期音乐与契丹音乐在舞蹈、鼓吹乐及百戏等方面的对比,试图寻找在南北朝契丹民族初始期其音乐的发展踪迹,及契丹民族对南北朝时期音乐的继承。
原媛
关键词:南北朝舞蹈鼓吹乐百戏
中国中古时期音乐教育机构的演进与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的中古时期通常是指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代开始至隋唐时期的诸朝。这一时期,几乎每个朝代都拥有极具本朝特色的音乐教育机构。如始于秦兴于汉的乐府,汉代的太乐、鼓吹署,魏晋时期的清商署,唐代的教坊、梨园等,这些机构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承载着编创、教学、表演等多重职能。然而,无论在历史记载还是对其进行史学研究的过程中,被关注的往往是作品、编创与表演等方面,而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内容却常被忽视。事实上恰恰是这些机构中的乐教行为才为中古时期培养出了众多技艺精湛的歌舞演员、乐手及优秀的创作人才,也使这时期的音乐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中国古代史料中直接记录音乐教育内容的文字相见甚少,笔者欲通过从古文献中搜寻到的有关乐教内容的蛛丝马迹,来探究此时期音乐教育机构的发展概况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思考。
原媛
关键词:中古时期
契丹(辽)箜篌在辽宁遗存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箜篌在唐代十分盛行,其在中古时代的相关资料也比较多见.但进入近古,关于箜篌的信息却鲜有出现.本文将对辽宁境内辽塔上的箜篌伎乐人图像进行研究,并与辽代相关文物上的箜篌演奏图像进行对比与分析,总结近古时期辽代箜篌的乐器形制、演奏姿态、音乐功能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得出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利用音乐图像,重现早已消失的契丹(辽)民族音乐,期盼获取更多辽代箜篌发展的资料.
原媛
关键词:辽代箜篌
契丹乐舞在满族歌舞音乐中的遗存
2023年
契丹与满族先祖曾共生于我国北方大地。在语言上,契丹语与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契丹与满族先祖都以游牧和渔猎生活为主。并且两个民族都曾在历史上建立了政权。契丹曾于公元10世纪建立辽政权,在北方大地纵横两个世纪。满族先祖女真曾在公元12世纪和公元17世纪分别建立了金与大清两个政权。
原媛
关键词:阿尔泰语系生产生活方式
筚篥的前世今生——以辽南鼓乐中的管子发展现状为例探寻中古乐器筚篥的踪迹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中国中古时代盛极一时的乐器——筚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名称和形制是经历了怎样的流变,最终形成今天的民族吹管乐器——管子,筚篥又是如何在近古时期逐渐淡出宫廷音乐后广泛流行于各地民间,尤其是它还成为了北方民间乐种的主奏乐器。本文以管子在辽南鼓乐中的发展现状为例,来追寻筚篥这件古老乐器的踪迹。
原媛
关键词:筚篥
东丹国音乐初探
2019年
东丹国是契丹(辽)灭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亦称东辽,存在时间仅短短数十年.但在东丹国统治时期,原渤海国民的大迁徙,却对东丹国一带的民族音乐融合及迁徙地的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就东丹国对渤海乐的继承进行考证,并运用民族音乐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探究东丹国的民族融合与迁徙对靺鞨民族音乐文化及我国东北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契丹(辽)音乐及东北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原媛
关键词:民族融合民族迁徙满族音乐
契丹—辽细腰鼓与大鼓文图考辨
2023年
契丹—辽政权雄踞北方二百余年,在大量接受中原汉文化的同时,保留和创造着独特的契丹文化。在其遗存的乐舞资料中,鼓类乐器多有出现,且种类各异,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腰鼓与大鼓。依据《辽史·乐志》和陈旸《乐书》中的史料,对契丹—辽时期的细腰鼓与大鼓的种类、形制进行文图考辨,并结合遗存的契丹—辽乐舞图像资料,再现这两种鼓的演奏场面。在此基础上,思考契丹细腰鼓与大鼓对中原鼓文化的吸收,及对后世北方民族鼓乐的影响。
原媛
关键词:大鼓《乐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