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艳梅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EMD
  • 3篇能源
  • 2篇人口
  • 1篇地中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粮食安全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消费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与生...
  • 1篇能源可持续发...
  • 1篇能源消费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毁坏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原艳梅
  • 4篇林振山
  • 2篇陈玲玲
  • 1篇刘会玉
  • 1篇张衍广
  • 1篇杨周
  • 1篇孙燕
  • 1篇徐志华
  • 1篇郭杰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人口、经济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能源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EMD方法分别对1953-2006年间我国人均耗能值及万元GDP能耗值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分别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我国人均耗能值以13.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万元GDP能耗值以4.7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无论是基于人口的预测,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到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约33×10^8t标煤。即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得当,经济增长按年7%的增长率预测,能源供需之间仍是不平衡的。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加快发展核电,另一方面“节流”,即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才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原艳梅林振山徐志华
关键词:人口EMDGDP能源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力学预测被引量:20
2008年
利用mathcad2001和matlab6.5软件,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动力学模型对其未来进行预测,希望能通过对中国生态足迹动态研究,建立一个带有周期波动的动力学预测模型,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通过EMD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研究要素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演化曲线,将这些曲线看成是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特解,则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尺度的EMD分量的曲线够建起对应的动力模型,如趋势项一般对应于指数或线形动力方程,大尺度的周期分量一般可以对应于正弦或与余弦形式的动力方程,最后我们建立一个总的动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态足迹的增大和生态承载力的减小,中国未来20年的生态赤字越来越大,由2006年的-0.932到2025年的-1.632,接近2倍,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能很好的分解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波动周期,符合它们的发展规律,并用动力学预测了它们的发展态势,经拟合表明,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小。这说明基于EMD的动力学预测模型是科学的。
张衍广原艳梅
关键词:EMD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破碎栖息地中物种灭绝机制被引量:8
2008年
栖息地毁坏既会直接降低物种多度,又会间接地降低物种迁移繁殖力,同时还会改变原有的种间平衡。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栖息地毁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尚未揭示破碎的栖息地中物种灭绝的驱动机制。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了物种灭绝对栖息地毁坏空间异质性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栖息地毁坏和种间竞争对物种灭绝的影响。结果发现:强物种的灭绝主要来自栖息地毁坏,而弱物种的灭绝,在随机毁坏下,主要由栖息地毁坏与种间竞争共同决定,而在边缘毁坏下则主要由种间竞争所引起的。栖息地毁坏与种间竞争共同引起的物种灭绝的时间非常短,而栖息地毁坏或种间竞争所引起的物种灭绝时间则较长。
刘会玉林振山孙燕杨周原艳梅
关键词:栖息地毁坏种间竞争
基于EMD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人口急增、消费扩张、耕地大幅度减少的现状下,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法】利用经验模态(EMD)方法分别对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波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别从粮食的趋势产量和耕地变化的粮食供给量两方面分别与基于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量进行比较。【结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以9.6年准周期波动为主;耕地总量以14.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若以每10年增加1×108t左右粮食的生产能力增长,中国粮食的趋势产量能够满足至2030年中期内人口发展的消费需求,但进一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空间极为有限。③从耕地发展看,只要粮食单产达到预期目标,可以满足2030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但耕地资源的承载压力日益增大,超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结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前景令人担忧。中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加后备耕地数量、努力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粮食单产,才能缓解中长期粮食的供需矛盾。
陈玲玲林振山郭杰原艳梅
关键词:人口EMD粮食安全耕地
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理论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利用matlab 7.0软件,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我国1954~2007年能源消费年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旨在系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更能体现出经济增长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也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通过EMD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或趋势逐级分解开来,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函数(IMF),得到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演化曲线,可以将这些曲线看成是系统的特解。通过对我国近54 a的资料进行EMD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由4个IMF分量及趋势项构成,GDP增长由3个IMF分量和趋势项组成。(2)对于短周期的高频波动,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是高度一致的。(3)对于中尺度的周期波动,能源消费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平均滞后1~3 a。(4)从大尺度的周期波动来看,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平均滞后3~5 a,表现出能源对经济的约束作用。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
关键词:GDP增长
中国能源消费的多尺度分析及预测研究
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能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尝试...
原艳梅
关键词:能源消费多尺度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