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珩
-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稻草固体糖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植物纤维素降解最佳培养基成分配比。方法以稻草粉为培养基质,接种黑曲霉进行固体发酵,以发酵产物-还原糖为标准,不同的氮源(浓度为2%的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蛋白胨、酵母浸膏)、金属离子(2×10-3mol/L的Fe^(2+)、Fe^(3+)、Ca^(2+)、Na^+、Mg^(2+)、K^+)、表面活性剂(0.1%的Tween-60、Tween-80、Tween-100及SDS)进行优化配比,并通过正交设计加以验证。结果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稻草粉100 g、(NH_4)_2SO_42 g、MgSO_4·7H_2O0.05 g、KH_2PO_40.1 g、Tween-80 0.1%、水200 ml、自然p H值。结论优化后的稻草固体糖化发酵培养基,可使发酵产物最大化,促进植物纤维素的开发利用。
- 浮潇洋彭小婉司珩
- 关键词:黑曲霉稻草粉植物纤维素还原糖
- 河南省HI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母婴传播情况,分析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和保护因素。方法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2-2013年HIV感染孕产妇及所分娩婴幼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孕产妇HIV检测咨询、围产期保健服务、抗病毒药物阻断、婴幼儿随访检测等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HI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12月底,共有1384例婴幼儿存活至18月龄,检测阳性婴幼儿60人,检测阴性婴幼儿1324人。存活婴幼儿累计母婴传播率4.34%,存活婴幼儿分年度母婴传播率无明显降低趋势(X^2=2.82,P=0.093)。产妇孕早期接受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OR=O.22,95%C.I.0.06-0.77),产妇及婴幼儿进行抗病毒药物阻断(OR=O.46,95%C.I.0.21~0.91),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8,95%C.I.0.02~0.30)是HIV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过程采取侧切操作(OR=3.17,95%C.I.1.37~7.36)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存活婴幼儿HIV母婴传播率较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一步完善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
- 王奇孙定勇樊盼英司珩李宁聂玉刚马彦民王哲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婴幼儿影响因素
-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河南省39个艾滋病感染状况不同县区的43例母婴传播病例,另选同地区86例未发生母婴传播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产妇,母婴传播率低于未服药产妇(22.4%vs 61.6%)(χ2=25.1,P<0.01)。分娩方式中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顺产(30.4%vs42.1%)(χ2=5.1,P<0.05)。喂养方式看人工喂养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母乳和混合喂养的产妇(31.1%vs83.3%)(χ2=4.92,P<0.05)。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产妇采取择期剖宫产(OR=0.25,95%CI:0.09~0.69),规范三联用药(OR=0.07,95%CI:0.02~0.28),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6,95%CI:0.003~1.23)可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产时或产后服用抗病毒药物(OR=4.38,95%CI:1.67~11.4)可能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可能受分娩方式、抗逆转录药物应用、婴幼儿喂养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艾滋病孕产妇母婴传播服务质量。
- 孙定勇王奇司珩李宁朱谦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婴幼儿病例对照研究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4例尿路感染患者(共采集364株菌株),将其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182株菌株)。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和常规处理,并且对观察组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控,进而对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抗生素以及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相关总结,并进一步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感染的严重程度上:观察组患者中、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对于就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可见,微生物检验对临床的感染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司珩
-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控制
- 郑州市民办学校中小学生HBsAg携带率和抗-HBs水平状况分析
-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郑州市民办学校学生的HBsAg携带率和抗-HBs水平状况.
方法:对郑州市民办学校-郑州建业小哈佛双语学校2003年、2004年465名5~15岁入学新生进行了血清免...
- 苗秋丽臧改华司珩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加强接种免疫诊断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乳腺癌SLNB的定位、术中评估、适应证和禁忌症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定位、检取前哨淋巴结。SLNB能够准确判断腋窝分期,指导选择性地腋窝淋巴结清扫。结论:SLNB技术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从而避免没有转移的腋窝淋巴结的手术清扫,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患肢水肿、疼痛等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司琳杨碎胜司珩张齐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
- 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分析影响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2002—2014年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产妇及婴幼儿的药物阻断、婴幼儿的死亡状况及原因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死亡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报告1 705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其中随访至18个月龄存活婴幼儿1 536例,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死亡111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累计死亡率为67.51‰,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为57.01‰,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不同年度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率无下降趋势(χ~2=1.57,P=0.2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质量(OR=4.97,95%CI:3.12~7.92)是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幼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孕12周前初检(OR=0.46,95%CI:0.26~0.80),婴幼儿服用联合抗病毒药物(OR=0.25,95%CI:0.15~0.4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河南省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死亡水平较高,应针对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王奇司珩聂玉刚马彦民李宁孙定勇王哲
- 关键词:艾滋病婴幼儿死亡率影响因素
- 不同时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基线免疫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350个/mm3)132例、常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1个/mm3~349个/mm3)200例和延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329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抗病毒治疗患者661例,总耐药率为34.3%(227/661),其中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35.5%(71/200)和38.9%(128/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治疗(OR=0.31,95%CI 0.19~0.51,P〈0.001)、依从性高(OR=0.48,95%CI 0.30~0.78,P=0.003)和含3TC初始治疗方案(OR=0.20,95%CI 0.20~0.40,P〈0.00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间长(OR=1.90,95%CI 1.22~2.95,P=0.004 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毒株的产生,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 袁源司珩刘宏伟刘春华王哲阮玉华邢辉
- 关键词:艾滋病耐药影响因素
- 郑州市某民办学校学生HBsAg阳性率和抗-HBs水平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乙肝疫苗普遍接种后,郑州市某民办学校学生的 HBsAg 阳性率和抗-HBs 水平状况。方法对2003~2004年郑州市民办某小哈佛双语学校465名5~15岁入学新生进行了血清免疫检测(HBsAg 和抗-HBs)。结果 HBsAg 阳性率为0.4%(2/465),较1992 年有大幅度下降,2003~2004年0~6岁年龄组未检出;抗-HBs 阳性率为58.5%(272/465),较 1992年河南省调查的抗-HBs 阳性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结论抗-HBs 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而 HBsAg 阳性率则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提示加强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 苗秋丽臧改华司珩
-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加强接种
- 河南省2002—2014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02—2014年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的效果。方法对HIV感染产妇及其分娩婴儿进行随访,收集不同年度干预措施实施情况及分娩婴儿的生存感染状况,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影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因素。结果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对10 208 941名孕产妇提供HIV检测咨询,发现HIV感染孕产妇2 428人,HIV检测阳性率为0.024%,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χ~2=4.88,P=0.027)。分娩的1 673名婴儿中,有1 515人存活且满18月龄,已经死亡儿101人,失访57人。1 515名婴儿中阳性60人,阴性1 324人,存活婴儿HIV母婴传播率为4.22%,校正死亡后HIV母婴传播率为6.25%。干预措施中产妇药物阻断率为76.96%,婴儿药物阻断率为92.5%,孕早期接受HIV检测率为7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早期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OR=0.23,95%CI:0.07~0.72),抗病毒药物阻断(OR=0.46,95%CI:0.23~0.95),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9,95%CI:0.02~0.35)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过程采取侧切操作(OR=3.52,95%CI:1.49~8.27)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完善,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HIV暴露婴儿的母婴传播率及婴儿死亡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干预措施。
- 王奇司珩马彦民聂玉刚樊盼英李宁孙定勇王哲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婴幼儿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