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娥

作品数:57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帕金森
  • 29篇帕金森病
  • 23篇细胞
  • 16篇多巴
  • 15篇多巴胺
  • 12篇神经元
  • 12篇帕金森病大鼠
  • 11篇胺能
  • 10篇多巴胺能
  • 10篇干细胞
  • 9篇多巴胺能神经
  • 9篇多巴胺能神经...
  • 9篇能神经
  • 9篇能神经元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充质干细胞
  • 8篇黑质
  • 7篇通路
  • 7篇间充质
  • 6篇免疫

机构

  • 57篇潍坊医学院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威海市立第二...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57篇吕娥
  • 46篇付文玉
  • 19篇庄文欣
  • 14篇李锋杰
  • 10篇张圣明
  • 9篇吕翠
  • 9篇杨丽
  • 7篇王晓萃
  • 6篇郭淑睿
  • 5篇陈丹丹
  • 5篇刘飞
  • 4篇管英俊
  • 4篇王玉良
  • 4篇郑志娟
  • 3篇李如江
  • 3篇魏志新
  • 3篇李万忠
  • 3篇李晓健
  • 3篇邢海霞
  • 2篇苗乃法

传媒

  • 11篇解剖学杂志
  • 8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坎离汤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坎离汤治疗帕金森病 (PD)的疗效。方法 :将PD患者 6 1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 0例 ) ,中西药治疗组 (2 1例 ) ,西药组 (2 0例 )即对照组 ,将各组疗效进行观察 ,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 ,做出疗效评价。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 6 0 % ,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中西药组总有效率80 9% ,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 4 0 % ,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 0 5 )。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示 :中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中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复方坎离汤对P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与西药美多巴合用可提高疗效 ,减轻或缓解美多巴的副反应。
郭淑睿付文玉戚翠媛张彩玉吕娥李锋杰张圣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疗法
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益精养血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制备的大鼠PD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实验(中药)组和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大鼠益精养血方灌胃,各30 d。灌胃结束2周后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 2、Caspase-3的表达,免疫电镜技术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旋转圈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实验组损毁侧与健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组损毁侧黑质Caspase-3表达的D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与Caspase-3相反;免疫电镜观察TH免疫反应产物表达于黑质DA能神经元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在正常组中多见,实验组较少,而模型组很少见。结论:益精养血方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吕娥吕宁宁付文玉魏志新郭淑睿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元细胞凋亡
研究生组织学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03年
<组织学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是研究生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从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及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强化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管英俊张圣明岳炳德吕娥李如江张艳龄李锋杰
关键词:组织学技术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
IL-12基因转染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研究
2007年
目的 以IL-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pL35P40SN转染B细胞,并检测其对Th细胞发育分化和CTL功能的影响。方法 尼龙毛法分离T,B细胞,以pL35P40SN转染B细胞,并以ELISA检测其IL-12的分泌,以IFN-γ的合成分泌检测其对Th1细胞发育分化的影响,以^3H-TdR法检测其对CTL特异杀伤HepG2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以pL35P40SN转染B细胞后,pL35P40SN基因转染的B细胞IL-12分泌量、Th应答细胞上清IFN-γ分泌量和CTL的杀伤功能显著高于pLXPXSN和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pL35P40SN转染B细胞后,可刺激Th1细胞发育分化和CTL的特异性杀伤功能。
李娜曲春枫吕娥苗乃法吴国庆
关键词:IL-12APC肝癌
生长抑素对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D_(34)抗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八肽类似物奥曲肽 (Octreotide ,SMS ;商品名 :善得定 )对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D3 4 抗原表达的影响 ,探讨生长抑素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图像分析系统 ,随机计数CD3 4 阳性细胞数 ,观察分析SMS在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 4 抗原表达的分布和含量。结果 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 ,加入SMS组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碎片增多 ,基质细胞减少 ;CD3 4 抗原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核膜 ;SMS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 .0 1) ;图像分析光密度值 (OD值 )SM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体外SMS可减少造血干 祖细胞特异抗原 (CD3 4 )的表达。
张圣明陈红霞于民海姜红心吕娥于志刚冉学红
关键词:生长抑素白血病CD34抗原骨髓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α,β-synuclein与神经细胞凋亡
2004年
Synucleins蛋白家族成员中α ,β synuclein均在脑组织中首次发现 ,二者与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二者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 β synuclein能够影响α synuclein的功能。本文综述α ,β synuclein的生化特性、分布及其调控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吕娥付文玉
关键词:Α-SYNUCLEIN细胞凋亡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21世纪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加强医学本科生综合科研能力培养成为教学过程中十分必要的环节。在地方院校中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学实践中,本文探讨了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把课堂教学过程和科研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当引入当前科研发展趋势和最新热点等,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思维能力,从而尽量能惠及大多数医学本科生,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吕娥岳炳德陈峰付文玉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本科生教学
应用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由于肌腱来源受限及人工代用品力学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为此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可行性,以期为肌腱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0-08/2001-12在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2组:人发角蛋白(HHK)组:用HHK材料修复兔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HHK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细胞-材料复合体,修复兔跟腱缺损。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3,6和12周损伤肌腱的修复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新生肌腱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MSCs-HHK组织工程化肌腱上有大量梭形的MSCs贴附生长,细胞平行排列,细胞间有突起相连。与HHK组相比,组织工程化肌腱组新生肌腱组织Ⅰ型胶原mRNA呈较高表达,腱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更为成熟。结论: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以MSCs为种子细胞,HHK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能够有效地修复兔跟腱缺损。
付文玉路艳蒙乔东访朴英杰李锋杰吴洪娟吕娥
关键词:干细胞角蛋白生物医学工程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神经分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1、3、7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性质,检测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细胞传代后1-2d为滞留期,3d后达对数生长期,第6d进入平台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大鼠骨髓MSCsCD44呈阳性,CD34呈阴性,nestin、NSE、MAP2、GFAP、TH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5.6)%、(14.2±2.1)%、(1.4±0.5)%、(4.5±1.2)%、(3.6±1.2)%。结论大鼠骨髓MSCs在体外能自发地表达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某些标志蛋白,这种潜能使其有可能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种子细胞。
吕翠付文玉王晓萃陈丹丹杨丽吕娥王玉良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分化骨髓
褪黑素通过JNK通路抑制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2021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神经炎症有关。褪黑素是哺乳动物松果体合成的一种激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为探讨褪黑素对PD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制备由6-OHDA单侧纹状体注射诱导的PD大鼠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组(10只,褪黑素溶液,6mg/kg,i.p.,14d)、模型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
宋乐乐张文宜蔡美云刘澜吴正艳庄文欣吕娥付文玉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JNK通路褪黑素帕金森病松果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