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宗兰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膈肌
  • 2篇阿霉素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葡甲胺
  • 1篇总甙
  • 1篇拮抗
  • 1篇拮抗作用
  • 1篇膈肌疲劳
  • 1篇腺苷
  • 1篇磷酸
  • 1篇磷酸腺苷
  • 1篇跨膈压
  • 1篇环磷
  • 1篇环磷酸腺苷
  • 1篇环磷酸腺苷葡...
  • 1篇绞股蓝
  • 1篇绞股蓝总甙
  • 1篇氨茶碱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
  • 2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蚌埠第一人民...

作者

  • 3篇吕宗兰
  • 3篇关宿东
  • 2篇马善峰
  • 2篇刘桂兰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3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霉素对兔膈肌的毒性作用
2000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膈肌的毒性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霉素组,分别注射阿霉素和等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测膈肌诱发电位(DEP),数据经 t检验。制作膈肌标本,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①阿霉素能显著降低膈肌诱发电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②阿霉素可致膈肌细胞损伤,表现为肌小节Z线排列不整齐、紊乱,部分Z线模糊、消失,线粒体峭呈管状,空泡变性,见板层状结构。结论阿霉素对兔膈肌有毒性作用。
马善峰吕宗兰关宿东刘桂兰
关键词:阿霉素膈肌诱发电位毒性作用
氨茶碱、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对兔膈肌功能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观察氨茶碱、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对兔跨膈压及膈肌电活动的影响 ,以为提高膈肌疲劳的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刺激双侧膈神经 40min复制膈肌疲劳 (DiF)动物模型 ,动物随机分三组 (n =6 ) :氨茶碱组 ( 10mg/kg)、MCA组 ( 10mg/kg) ,合用组 (氨茶碱 10mg/kg +葡甲胺cAMP( 10mg/kg)。于DiF前、DiF及给药后 30、6 0min记录跨膈压 (Pdi) ;记录膈肌肌电图 (EMGdi)并输入计算机作快速富利叶分析 (FFT) ,算出高、低频比值 (H/L)及中心频率 (Fc) ,用时记录膈肌诱发电位 (DEP) ,打印出幅度和潜伏期。数据经方差分析 ,q检验。结果 :单用氨茶碱 ,葡甲胺cAMP能提高Pdi、H/L及DEP幅度 (与DiF比 ,P <0 .0 5 )。两药合用药后 6 0min能提高Pdi、Fc且缩短DEP的潜伏期 (合用组与氨茶碱组比 ,P <0 .0 5 )。结论 :氨茶碱、葡甲胺cAMP有抗DiF作用 。
关宿东田新引吕宗兰
关键词:氨茶碱膈肌疲劳跨膈压
绞股蓝总甙对阿霉素致膈肌毒性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甙对阿霉素致膈肌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和绞股蓝总甙 +阿霉素组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阿霉素 (10mg/kg)和绞股蓝总甙 (10 0mg/kg) +阿霉素 (10mg/kg) ,2 4h后测膈肌诱发电位 (DEP)及跨膈压 (Pdi) ,电镜观察膈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数据经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阿霉素能显著降低膈肌诱发电位幅度和跨膈压 (P <0 .0 1和P <0 .0 5 ) ;(2 )阿霉素可致膈肌细胞损伤 ,表现为肌小节Z线排列不整齐、紊乱 ,部分Z线模糊、消失 ,线粒体嵴呈管状 ,空泡变性 ,见板层状结构 ;(3)绞股蓝总甙可拮抗上述变化。结论 :绞股蓝总甙对阿霉素致膈肌毒性有拮抗作用。
马善峰吕宗兰关宿东刘桂兰
关键词:阿霉素膈肌拮抗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