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新业

作品数:75 被引量:1,00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农业
  • 10篇农户
  • 9篇粮食安全
  • 7篇预警
  • 7篇企业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农民
  • 6篇粮食生产
  • 5篇农产
  • 5篇农产品
  • 4篇学术
  • 4篇实证
  • 4篇农村
  • 3篇政府
  • 3篇社会化服务
  • 3篇实证研究
  • 3篇统筹
  • 3篇统筹城乡
  • 3篇统筹城乡经济
  • 3篇统筹城乡经济...

机构

  • 6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科技部

作者

  • 74篇吕新业
  • 11篇王济民
  • 5篇吕向东
  • 4篇秦富
  • 4篇钟钰
  • 3篇周宏
  • 3篇胡向东
  • 3篇卢向虎
  • 3篇唐忠
  • 2篇于冷
  • 2篇胡非凡
  • 2篇张宁宁
  • 2篇辛翔飞
  • 2篇吕东辉
  • 2篇李先德
  • 1篇陈超
  • 1篇青平
  • 1篇冀县卿
  • 1篇吴志华
  • 1篇梁富昌

传媒

  • 23篇农业经济问题
  • 9篇农业技术经济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 2篇改革
  • 2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农业经济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分析与实证研究
该论文在充分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原理及主要测量模型及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基本的评价.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
吕新业
关键词:乡镇企业经济增长
文献传递
规模农户对小农户施药行为的溢出效应及路径研究
2024年
中国农业高质量建设既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等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小农生产格局的制约。农户经营规模分化格局下,规模农户的发展对周围小农户的技术和服务获取产生何种影响,是“排挤”还是“协同”?在小农户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如何破解其技术获取困境?本文使用江苏省水稻产业体系的调研数据,以病虫害防治环节为例,基于外部性视角分析了规模农户发展对小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并从服务溢出、技术溢出和生物溢出三个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村庄内规模农户数量占比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周围小农户农药施用成本,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该结论。机制分析发现,村庄内规模农户的发展通过促进周围小农户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提升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和施药的规范化、缓解其病虫害严重程度进而显著降低其农药施用成本。研究认为规模农户在小农户农技服务获取中具有协同效应,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规模农户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外部效应的理解,也为构建更加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现代化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和策略启示。
李成龙周宏吕新业李雪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小农户
我国水稻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被引量:67
2006年
水稻作为我国粮食产业中的重要品种,在我国已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提高生产率和科技进步水平。本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运用基于DEA分析法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不同种类水稻,从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方面分析了其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王明利吕新业
关键词:水稻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DEA分析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需问题研究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需求状况,从总量、品种和区域角度归纳了我国粮食供需的特征、趋势及成因,提出了粮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水资源短缺和农民种粮效益低的挑...
钟钰秦富吕新业
关键词:粮食生产经济波动
中国油菜籽贸易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1年
以油菜籽贸易政策的演变为背景,结合国际机构对油菜籽贸易的预测,研究了油菜籽贸易的决定因素,回答了2005年以来中国油菜籽进口的持续增长,特别是2009年进口激增,是偶然现象还是历史必然。结果表明,中国油料贸易政策决定了油菜籽及其制品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除此之外,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油菜籽价差、农户从事油菜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等3个因素决定了油菜籽及其制品的长期贸易发展趋势。
司伟吕新业
关键词:油菜籽贸易增长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动机研究
2012年
当前,如何加快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的驱动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行为动机,期望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信息。本文认为,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开展研发的企业所有。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这样也会鼓励企业开展新的科技研发,从而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和政府科技投资方面的合作共赢。在最终的利益分配上,企业还要处理好科技研发人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的科研数量及质量进行绩效评估,也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吕新业田德录
关键词:企业委托代理博弈论
河南小麦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细致调研,利用调研的第一手数据全面剖析了小麦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收益情况。研究发现,粮食涨价是由于成本推动的,小麦制品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业之外的因素引起的。控制粮食价格上涨的重点不在于小麦生产、收购环节,而是要限制投入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适当压缩销售环节小麦制品过大的利润空间。最后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秦富李先德吕新业卢向虎
关键词:小麦产业链
我国粮食供需预测被引量:19
1997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过去、现在粮食供给的状况及生产潜力分析,论述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关系进行预测,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战略。结论是:我国未来粮食供需将日趋紧张,品种结构失衡会不同程度出现。
吕新业王济民
百年变局、世纪疫情背景下世界及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33
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治理模式。随着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已经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给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挑战。现阶段,需拓宽粮食安全问题的观察视角,认真审视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给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需坚持系统思维,兼顾供给与需求,统筹国内与国际资源,提升农业发展包容性,增强应对农业风险韧性,要深入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构建安全可控、持续稳定的国际食品供应链。
张宁宁李雪吕新业袁龙江
关键词:粮食安全
中小企业主股权融资意愿与控制权偏好研究——基于中国私营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被引量:7
2010年
文章以第七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3268个私营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主的股权融资意愿及其与控制权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私营中小企业中有约72%左右的企业主不愿通过股权的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主的持股份额相对其他投资者而言趋于增加;同时,股权融资意愿与企业主的控制权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中国私营中小企业具有鲜明的个人治理特征,较低的股权融资意愿意味着大力促进股权融资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兼顾企业主和外部投资人非经济因素方面的风险和控制权偏好,创新金融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发展。
阎竣吕新业
关键词: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控制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