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钊

作品数:67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艺术
  • 6篇历史地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回鹘
  • 18篇服饰
  • 17篇服装
  • 10篇服装设计
  • 9篇文化
  • 8篇供养人
  • 5篇服饰文化
  • 4篇图案
  • 4篇汉代
  • 4篇高昌回鹘
  • 3篇形制
  • 3篇首服
  • 3篇唐代
  • 3篇宗教
  • 3篇文化内涵
  • 3篇面料
  • 3篇服饰设计
  • 2篇艺术
  • 2篇艺术特征
  • 2篇织锦

机构

  • 64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江西服装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作者

  • 64篇吕钊
  • 5篇王婷
  • 2篇袁燕
  • 2篇龚鑫
  • 2篇张静
  • 2篇田宝华
  • 2篇蒋丽萍
  • 2篇刘也
  • 1篇戴鸿
  • 1篇陈华
  • 1篇王婷
  • 1篇冀艳波
  • 1篇刘静伟
  • 1篇李鹤
  • 1篇刘驰
  • 1篇吕雪
  • 1篇尹磊
  • 1篇王佳佳
  • 1篇刘静
  • 1篇厉谦

传媒

  • 11篇化纤与纺织技...
  • 7篇毛纺科技
  • 4篇纺织高校基础...
  • 4篇现代装饰(理...
  • 3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艺术科技
  • 2篇中国服装(北...
  • 2篇装饰
  • 2篇丝绸
  • 1篇纺织导报
  • 1篇山东纺织科技
  • 1篇染整技术
  • 1篇求索
  • 1篇纺织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美术大观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西部皮革
  • 1篇西安工程科技...

年份

  • 6篇2024
  • 12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服饰艺术考古进展及路径研究
2023年
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服饰文化,促进传统服饰的创新,文章将服饰艺术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探究服饰艺术考古研究的概念、范畴、对象。然后通过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综合运用CNKI自带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VOSviewer绘制艺术考古相关的知识图谱,以弄清中国服饰艺术考古的现状,并总结出服饰艺术考古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最后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服饰艺术考古的表现形式,梳理服饰艺术考古的实践路径与方法,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方法与路径参考。
郭文静吕钊
关键词:服饰文化艺术考古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运动套装(律动青春)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运动套装(律动青春)。;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穿着。;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合使用状态参考图2。;5.无设计要点,省略...
吕钊何沛严晶吴凡卢珈丽陶田昕张静
高昌回鹘供养人手持花卉图像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回鹘人在壁画、寺幡中描绘了大量手持花卉的供养人形象,其中高昌回鹘最具特色,其手持花卉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本文对高昌回鹘供养人手持花卉图像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类型分析,并运用图像学、历史学的方法,研究各持花供养人图像在回鹘绘画中的历史背景和宗教影响,并结合植物学的方法探讨其花卉品种。研究认为,高昌回鹘人持花从最初的莲花逐步演变为石榴花、茶花、牡丹等多种花卉,这是回鹘宗教文化世俗化、本土化的体现,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吕钊张越一
关键词:高昌回鹘供养人
基于敦煌莫高窟回鹘供养人服饰形象的时装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回鹘与汉族、粟特族等民族的文化交融,是中国北部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部落。回鹘服饰形态多样,回鹘人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反哺丝绸之路,为丝绸之路注入新的元素。文章以敦煌莫高窟回鹘供养人的服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利用毛毡与丝绸进行面料的结合,体现历史与现代服饰文化的碰撞,使回鹘人物服饰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播,并受到人们的青睐。
孔令斌吕钊
关键词:时装设计毛毡丝绸
汉代西域织锦走兽纹艺术特征的探究
2020年
文章基于汉代丝绸之路大背景对汉代西域织锦上的走兽纹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同类形象进行对比,同时选取汉代西域织锦中代表作品上的走兽纹形象进行复原并进行色彩分析,发现汉代西域地区走兽纹造型更为生动简洁,色彩多使用中中调的红色系。
何沛吕钊王佳佳
关键词:汉代
对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几点探讨
2020年
敦煌石窟位于河西走廊西段,也就是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的莫高窟。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石窟经历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建筑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敦煌石窟中所刻画在墙壁上的彩塑壁画,记录了不同时代的服饰艺术,本文围绕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艺术价值、文化特点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王勃吕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动物图案身份考辨
2024年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出土于尼雅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意蕴独特。目前对于此织锦上动物图案身份的研究,众多学者仍结论不一。文章以此织锦中争议较大的动物图案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重证据法,通过对汉代不同文物上同种类型的动物图案与文献的比较分析,对此织锦上争议较大的动物图案,如鸾鸟、鸵鸟和青龙的身份进行探究,并探讨了动物图案的寓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梅月姣吕钊黄霞
关键词:汉代织锦鸵鸟白虎
传承·西域
2008年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服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被中国服装协会评为十大著名学府,具有多层次、多规格、多学科的办学特色,专业水准居全国前列。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服装硕士点,该学科也是省级重点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分别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服装材料学是省级精品课程。
吕钊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专业传承服装材料学中国服装
基于“形意色”思维的汉代织锦图案创新设计
2024年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汉代织锦传统图案,结合考古学、设计学、色彩学、设计思维等学科,基于“形意色”再生思维,将传统图案以多元化创新设计形式融入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以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案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学方法对“五星”织锦的纹样、色彩、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形意色”再生思维进行层层剖析,将“形”的转移、“意”的传达和“色”的融入具象化实现到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中;最后以服饰产品为载体,将创新再生图案进行应用,调整其图案大小、位置和比例,运用排列手法,使产品达到了视觉上的均衡美。文章可为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及传播提供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路径与探索经验。
梅月姣吕钊张越一
关键词:服饰设计图案设计
回鹘首服社会属性及文化内涵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首服是回鹘民族形象的显著标志,也是回鹘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鹘首服种类繁多,形制各异.通过分析其社会属性及文化内涵,了解首服对回鹘民族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回鹘首服的社会属性着重体现在其标识性、等级性、性别及职业性,是民族、地位、身份的象征,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首服独特的式样和传统的寓意上.
蔡远卓吕钊
关键词:服饰文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