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核保障
  • 3篇加速器
  • 3篇核材料
  • 3篇废物
  • 3篇超导腔
  • 2篇探测器
  • 2篇燃料元件
  • 2篇燃料组件
  • 2篇重离子
  • 2篇加速器物理
  • 2篇核废物
  • 2篇乏燃料
  • 2篇乏燃料组件
  • 2篇
  • 2篇CIAE
  • 1篇行李
  • 1篇液氦
  • 1篇铀丰度
  • 1篇人口
  • 1篇闪烁体

机构

  • 18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8篇吕钊
  • 7篇张文良
  • 5篇彭朝华
  • 5篇朱荣保
  • 5篇谭亚军
  • 4篇吕峰
  • 4篇赵荣生
  • 4篇金惠民
  • 3篇吴昕
  • 3篇张丽萍
  • 3篇刘大鸣
  • 3篇关遐令
  • 3篇佟伯庭
  • 3篇郑健
  • 3篇王同兴
  • 3篇周立鹏
  • 2篇黄青华
  • 2篇董明理
  • 2篇程炳皓
  • 2篇唐培家

传媒

  • 13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第九届加速器...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全国核化学化...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8
  • 2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材料封记的研制被引量:1
2000年
研究开发用于封存核材料的开启型防伪胶粘封记和双帽金属封记工艺及其制品。防伪胶粘封记以 50 μm厚聚脂作基材 ,用 10 μm厚永久性粘合剂制作成开启型胶带纸 ,每片胶带纸上印刷有“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材料管制办公室”字样、图案及其特有的防伪标识。该封记具有耐高低温、耐酸碱腐蚀、耐水、耐油、耐强辐射等特性。双帽金属封记以铜和不锈钢为材料 ,采用自锁技术制作。封记的帽盖上刻有“CAEA”标识和序号。封记帽盖内壁制作了随机图案 ,采用数字相机摄取每个双帽金属封记的随机图案 ,并存入计算机。研制了识别随机图案的专用软件 ,用以识别封记随机图案的真伪。图像识别的平面几何分辨能力达到 70 μm。防伪风险几率好于 0 0 0 6。
吕峰吕钊赵永刚张其欣肖雪夫
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γ射线探测器阵列和序贯概率比检验法建立了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 ,以检测通过出入口的人员是否以隐蔽方式非法携带核材料或其它放射性物质。
黄德宝张文良吕钊张晓红赵荣生刘大鸣李纪民佟伯庭
关键词:核保障闪烁体探测器
行李放射性检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3
2006年
行李放射性检测装置可与现有X射线安全检测装置联合用于放射性安全检测。该装置采用NaI(Tl)探测器,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放射性检测。在本底为0.1μGy/h、行李移动速度小于0.2 m/s条件下,该装置对137Cs6、0Co1、33Ba核素的可探测活度下限分别为6.7×103、3.7×103、6.7×103Bq,对富集度为90%的U样品,探测质量下限为2 g。
王同兴张文良赵荣生吕钊方忻张丽萍
关键词:放射性检测NAI(TL)探测器
燃料元件厂可燃含铀废物γ扫描装置被引量:1
1994年
文章描述了燃料元件制造厂可燃含铀废物的γ扫描装置和无损分析(DNA)刻度方法。采用4个高效率NaI(T1)探头系统对已包装的废物进行旋转γ扫描。系统包括多路讯号线性混合、多道缓冲存贮和计算机获取和能谱处理硬件和软件。当废物包中 ̄(235)U的含量为0.105g时,185keV峰面积与本底面积之比为0.41。10min测量灵敏度计算值为10mg ̄(235)U。在1-26.4g ̄(235)U动态范围内,10min测量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好于1.5%,并具有计数率、废物内γ射线自吸收和铀效率刻度曲线的微小非线性等效应自动校正功能。在刻度过程中,软件系统能够对介质密度校正曲线和铀效率刻度曲线进行拟合计算。
朱荣保杨留成谭亚军金惠民吕钊许晓东朴勇男吴昕刘建刚
无源中子方法对核动力反应堆乏燃料组件的测量
建立了包括总γ、无源中子测量的叉形探测器系统,并对秦山核电站的乏燃料组件进行了测量.用无源中子测量了乏燃料组件的燃耗、总钚和总裂变物质含量.测量的燃耗、总钚和总裂变物质含量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9﹪,2.3﹪和3.4﹪.用...
董明理佟伯庭王思广金惠民刘大鸣吕钊唐培家
文献传递
混合式K边界技术及其应用的实验室研究(Ⅰ)被引量:11
1998年
描述了1台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厂首端溶解液中铀、钚浓度同时直接测量的混合式K边界/X荧光装置的研制和实验结果,包括装置调试、软件开发、系统刻度、精度试验以及对标准铀溶液样品的分析。系统对铀浓度在100—350g/L范围内K边界刻度系数的平均值Δμ=(3.3176±0.0010)cm2/g,对ρ(U)>100g/L样品的分析精度在0.22%—0.40%之间。用该装置对U3O8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化学测量值间的相对偏差好于0.10%。
金惠民朱荣保谭亚军吕钊李纪民徐明陈晓俊辛标程炳皓张文良
便携式 ^(235)U 丰度仪的改进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对基于NaI(Tl)探测器的铀丰度测量原型仪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仪器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数据获取。利用标准燃料棒对仪器进行了刻度实验,运用刻度结果对大亚湾核电厂的燃料棒进行了测量,丰度测量值与标称值在-1.0%—2.8%以内符合。
刘大鸣吴昕吕钊唐培家吕峰王允美
关键词:核保障非破坏分析燃料元件
CIAE重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平台
2006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规划中的重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平台的基本方案是在现有的HI-13 串列加速器的后端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18MeV/q的重离子超导直线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包括:36 个铜铌溅射型四分之一波长(QWR)谐振腔;9个恒温柜,及一系列等时性消色散束流传输系统.同时配套建设一条与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相并列的重离子四杆型射频四极加速器——RFQ和交叉手指型漂移管直线加速器IH-DTL接受来自ISOL的正离子束,然后直接注入到超导直线加速器.
关遐令周立鹏彭朝华吕钊包轶文黄青华郑健
可移动式高分辨率分段γ扫描现场测量装置的研制被引量:8
1998年
描述了1台用于核设施、核材料现场测量的可移动式高分辨分段γ扫描装置。本装置用75Se和169Yb作为透射源测量样品对γ射线的透射率,采用近立体角三维自吸收校正模型计算样品自吸收校正系数CF(AT),较准确计算出样品对γ射线的自吸收校正量。本装置适合于准确测定中低密度非均匀核返料和核废物中核材料含量或裂变产物的含量,对235U硝酸铀酰均匀介质的盲样,测量结果与控制电位库仑测定的标准值之偏差小于1.4%。
吕峰曹斌辛标吴昕谭亚军朱荣保吕钊张文良李泽张声统
关键词:核废物核保障
分段γ扫描自吸收校正法分析残渣和废物中的铀、钚含量被引量:16
1998年
叙述了用于非破坏分析残渣和废物中的铀、钚含量的分段γ扫描自吸收校正法(简称分段γ扫描法)。研究了分段γ扫描测量核工厂实物盘点中含铀、钚各类非均匀样品的刻度方法,分析了各种测量条件对γ自吸收校正及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方法与化学破坏分析法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分段γ扫描自吸收校正法与化学破坏分析法的偏差为-3.6%,在分析误差范围内符合得很好。本分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核工厂实物盘点现场分析,测量了4类中低密度含铀、钚的残渣和废物样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5%。
吕峰曹斌辛标张文良吴昕谭亚军吕钊李泽朱荣保
关键词:核废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