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中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水生
  • 8篇水生植物
  • 4篇植物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群落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水生植物群落
  • 2篇南水北调
  • 2篇南水北调工程
  • 2篇汉江中下游
  • 1篇氧化酶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若尔盖高原
  • 1篇生理响应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健康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吴中华
  • 4篇于丹
  • 2篇徐新伟
  • 2篇刘春花
  • 2篇李中强
  • 2篇陈方远
  • 1篇涂芒辉
  • 1篇詹存卫
  • 1篇周旻
  • 1篇王东
  • 1篇肖克炎
  • 1篇宋碧玉
  • 1篇侯浩波
  • 1篇余劲
  • 1篇黄珺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物资源
  • 1篇自然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若尔盖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现状及保护策略被引量:5
2018年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中国湿地的重要代表类型和宝贵的湿地资源,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湿地退化严重,该地区植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若尔盖湿地植物变化及水生植物现状分析显示,若尔盖湿地植被由水生向陆生演替,当前若尔盖水生植物种类较少、分布面积小,水生植被呈现出逐渐减少并呈单优势种分布的趋势,且全区不同区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水平不一,整体水生植物多样性低,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柴露露吴中华周甲男周裕红王峰
关键词:水生植物
汉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南水北调工程对其影响被引量:28
2002年
1997~ 2 0 0 0年对汉江中下游 8个江段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生物量做了调查。汉江中下游共有水生植物 1 8科2 2属 3 4种 ,以世界广布种为主 ,R/ T值为 0 .67。中游以沉水植物群落为优势 ,建群种为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穿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perfoliatus)和微齿眼子菜 (P. maackianus) ;下游主要为挺水植物群落 ,建群种为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和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生物量为 5 7.5~ 2 1 0 0 g/ m2 ;α-多样性在丹江口最高 (0 .5 46) ,老河口次之(0 .5 1 7) ,仙桃最低 (0 ) ;生活型多样性在中游丹江口最大 (0 .40 2 ) ;β-多样性在时间梯度 6~ 8月份在所有样点 β=0 ,水平梯度β=0 .79,垂直梯度β=1 .48;γ-多样性在汉江中游为 2 9种 ,在下游为 1 0种。中游地区水生环境适合水生植物生长 。
徐新伟吴中华于丹刘春花李中强肖克炎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多样性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影响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健康风险不确定性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区间浓度表示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模糊化的风险评价标准,针对两大受众人群成人和儿童,选取As、Cd、Cr^(6+)、Fe、Cu、Pb、NH_3、Hg、氰化物、挥发酚为评价因子,分别对2014-2015年汉江中下游8个采样断面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在调水前后,短期内的水环境风险级别均属于较低级别,年际变化不大。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儿童个人风险显著高于成人个人风险,下游风险显著高于上游风险。
陈方远吴中华侯浩波宋碧玉周旻周甲男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健康
汉江水生植物生态学研究
吴中华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南水北调工程
汉江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对汉江沿途 1 3个地区的所在江段进行了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 ,在汉江共有水生植物 2 6科 3 6属 5 4种 ;物种α多样性在丹江口最高 ,H、D和R指数由上游汉中江段至下游汉口段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三折线及四折线变化趋势 ;β多样性在水深梯度及距离梯度上表现为 β下 >β上 >β中 ,说明下游江段的生境异质性程度高 ;γ多样性是γ上 >γ中 >γ下 ,对各个江段而言以中游老河口江段γ多样性最大为 2 9种 ,丹江口和襄樊江段次之 ,汉口段最小。中游地区水生环境和生态因子更适合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
吴中华于丹涂芒辉徐新伟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若尔盖高寒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2013年7月至8月若尔盖高寒湿地水生植物调查,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并运用聚类和典范对应分析揭示了物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个样地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2)各样地之间环境异质性较小;3)物种数目在若尔盖至唐克段最大,在花湖最小;4)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水毛茛(Batrachium bungei)、沼生水马齿(Callitriche palustris)、曲轴黑三棱(Sparganium fallax)、异叶眼子菜(Potamogeton heteraculis)、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以及浮叶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是若尔盖湿地中出现频率高、分布广泛的优势物种;5)pH是影响若尔盖湿地水生植物生长和分布最大的环境因子,其次是盐度.
余劲吴中华周甲男黄珺陈方远
关键词: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汉江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被引量:35
2003年
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 ,是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对象。目前 ,有关汉江水生植物群落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 ,在 1998~ 2 0 0 0年 ,运用植物群落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对汉江沿途 6个江段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进行了定位研究。在汉江上游与下游各江段 ,群落水平分布格局为斑块状 ,不象湖泊或池塘系统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均匀分布或带状分布特征 ,而在中游局部江段中表现为小范围的带状分布。群落垂直分布格局 ,在上游江段 ,以沉水层为主 ,浮叶层和挺水层不发达或缺乏 ;在中游各江段 ,群落表现出完整的垂直结构层次 :挺水层、漂浮层、浮叶层和沉水层 ;在下游江段群落结构常为两层或一层结构 ,以浮叶层和挺水层为主 ,而沉水层在下游江段发育不充分且生物量很小。另外 ,对汉江上、中、下游的典型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在汉江的不同江段 ,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等都不同 ,而水位、流速、基质状况、人为干扰是影响汉江水生植物群落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吴中华于丹王东夏盛林
关键词:水生植物群落群落结构
梁子湖水-陆交错区水生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6
2001年
对梁子湖水 -陆交错区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长型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交错区内共分布有 9种植物群落 :1)微齿眼子菜 (Potamogeton maackianus)群落 ;2 )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 +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群落 ;3)微齿眼子菜 +金鱼藻群落 ;4)金鱼藻 +狐尾藻 +微齿眼子菜群落 ;5 )金鱼藻 +狐尾藻 +荇菜 (Nymphyoides peltatum)群落 ;6 )水蓼 (Polygonum hydropiper) +菱 (Trapabispinosa) +菰 (Zizania latifolia)群落 ;7)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群落 ;8)菰 +荇菜 +水蓼群落 ;9)湿生植物(Helophyte)群落。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为 :狐尾藻 +苦草 +金鱼藻群落 2 414g· m- 2 ,金鱼藻 +狐尾藻 +微齿眼子菜群落 4379g· m- 2 ,微齿眼子菜 +金鱼藻群落 1486 g· m- 2 ,微齿眼子菜群落 2 80 5 g· m- 2。交错区内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群落内优势种的生长方式、人为活动的干忧以及个体生态特征密切相关。
詹存卫于丹吴中华刘春花李中强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水生植物
草甘膦对粉绿狐尾藻生长、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2019年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因其被大量利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在土壤中存在残留,同时在水环境中检出率也很高,对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一定威胁。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选取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于不同浓度(0, 0.05, 0.1, 0.3 mmol/L)的水环境中培养14天后,测定其生长、光和色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以观测水体中草甘膦对粉绿狐尾藻的生态毒理作用,探讨植物在草甘膦胁迫下的耐受能力,为将来水体中草甘膦的生物修复选种提供参考依据。
蔡欢吴中华
关键词:草甘膦抗氧化酶光合色素
硝磺草酮、铜单一和复合胁迫对苦草的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2023年
农药与重金属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农药硝磺草酮与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与浮游植物上,对大型水生植物的研究较匮乏。为了阐明水体中常见毒性污染物硝磺草酮与铜对水生植物的潜在毒性作用,本研究探究了二者对长江流域的优势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长及生理影响,旨在为水生植物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和生态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硝磺草酮(0、0.01、1、10、20、50 mg/L)、铜(0、0.1、0.3、0.5、1、2 mg/L)以及(硝磺草酮+铜)在(0+0、0.01+0.1、1+0.3、10+0.5、20+1、50 mg/L+2 mg/L)浓度时对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硝磺草酮对苦草的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合成、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苦草POD活性具有激活效应;单一铜胁迫对苦草生长、光合色素的合成、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苦草SOD和POD活性具有激活效应;此外,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等指示物对硝磺草酮与铜联合胁迫表现出受害响应,而POD活性显著上升,SOD活性呈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效应。毒性效应评估结果显示,随着复合胁迫浓度的升高,硝磺草酮和铜对苦草的联合毒性由拮抗作用转为协同作用。硝磺草酮与铜在水体中赋存可能对水生植物产生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要更加关注水体中不同污染物之间综合效应的防治。
朱浩宇宁诗琦吴中华
关键词:苦草胁迫生理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