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令杰 作品数:33 被引量:10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汕头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转归组患者BCL2L11、IL7R基因拷贝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组患者BCL2L11、IL7R基因拷贝数,研究宿主遗传背景差异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慢性HBV携带者组18例,慢性重型肝炎组32例和原发性肝癌组18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Tanqman real-time PCR方法测定BCL2L11、IL7R的拷贝数。结果四组之间BCL2L11的基因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之间IL7R的基因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BCL2L11拷贝数明显低于另三组(P<0.05);重肝组、携带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进展程度肝损害组间BCL2L11存在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但这些变异不是影响其基因表达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是影响慢性HBV感染过程中肝脏炎症程度的主要因素。 杨可立 杨湛 范慧敏 胡凤玉 关玉娟 吴令杰关键词:免疫反应 COVID-19患者肺外多器官早期损害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COVID-19患者病程中合并早期心脏、肝脏和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探讨可识别COVID-19心、肝、肾早期损害的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我院收治的12例COVID-19患者病程中发热、畏寒、咳嗽、乏力等临床特征、存在的相关基础疾病,入院后第2天的血常规、电解质、血脂、止凝血功能中的主要指标及相关感染指标。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肌酶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aTnI)、B型钠尿肽(BNP)、心率、心电图新发改变(通过心电图检查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总体纵向应变(GLS)(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获取);通过动态复查患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记录血尿素(BUN)、尿肌酐(UCR),通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评估早期肾损害发病情况,损害的发生情况,并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A1M)、尿免疫球蛋白G(IGU)及尿转铁蛋白(TRU)水平。综合分析COVID-19肺外器官早期损伤的情况。结果12例COVID-19患者包括2例重型、8例普通型和2例轻型。肌钙蛋白I(aTNI)、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异常的情况下观察到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的异常率均为33.3%,CKMB与BNP的异常率均为8.3%;入院第1、3天,未见谷丙转氨酶(ALT)、谷草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第7天,观察到重症COVID-19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AST升高;患者血肌酐、血尿素均无明显异常情况下仍观察到eGFR、Ccr及UACR的异常率分别为66.7%、41.7%、41.7%,尿液蛋白中MA、A1M、IGU、TRU异常升高率分别为33.3%、33.3%、41.7%、16.7%。结论COVID-19患者中:在aTNI、LVEF未见异常的,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的是否存在窦速、新发异常改变、GLS 范景如 张永海 潘泽群 王良玉 洪旭伟 吴令杰 郭舜奇关键词:早期肾损害 358例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重症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临床特征及结局.结果 对358例重症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进行分析,314例(87.7%)表现为惊跳及肢体颤抖,108例(30.2%)精神萎靡或嗜睡,7例(1.9%)昏迷,18例(5%)眼球共济失调或口角抽动,12例(3.4%)抽搐,1例(0.3%)双下肢不能站稳及尿潴留.34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10例死亡,自动出院2例.结论 重症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主要症状为频发易惊、惊跳及肢体抖动发作.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 郭耿龙 吴令杰 陈瑞烈 赵资德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型 神经系统损伤 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程序性死亡因子1基因拷贝数和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基因的拷贝数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在不同临床表现患者间的差异。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对照者27例(对照组)、慢性HBV携带者31例(携带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9例(重肝组)、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29例(肝癌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1基因拷贝数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间PD-1基因拷贝数及其mRNA水平表达的差异,以及PD-1基因拷贝数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两组间率比较用Chi-square检验,多个样本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多个样本间PD-1mRNA表达水平的两两比较用秩变换分析。结果106份样本中,PD-1基因拷贝数变异范围为0~3拷贝,单拷贝率在对照组、携带组、重肝组和肝癌组分别为37.o%、35.5%、26.3%和6.9%;2拷贝率分别为55.6%、58.毗、63.20/0和82.8%;3拷贝率分别3.7%、6.5%、10.5%、10.3%。将2~3拷贝合并,称为多倍体,多倍体率在对照组、携带组、重肝组和肝癌组分别为59.3%、64.5%、73.7%、93.1%,4组间PD-1基因多倍体率比较,x^2=9.5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肝癌组比较,对照组和携带组多倍体率更低,X^2值分别为8.985、7.21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携带组、重肝组、肝癌组PD-1平均基因拷贝数分别为1.59士0.63、1.70±0.52、1.84±0.60、2.00±0.37。对照组、携带组、重肝组、肝癌组PD-1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00254、0.00272、0.00255、0.00133。携带组、重肝组、肝癌组PD-1基因拷贝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而PD-1mRNA表达则呈下降趋势。3组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癌组、重肝组、携带组2个拷贝数个体的PD-1mRNA表达所对应的平均秩分别为19.59、32.57、33.22,肝癌组平均秩低于重肝组和携带组,F=5.395,P� 杨湛 吴令杰 范慧敏 胡凤玉 关玉娟 杨可立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Micro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146a(mi R-146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干扰素-α(IFN-α)治疗应答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IFN-α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3例,其中应答组79例,无应答组54例。采集两组静脉血并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mi R-146a行SNP分型。结果 mi R-146a 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T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Mi R-146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相关,T等位基因或TT基因型与IFN治疗应答相关,而C等位基因或CC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应答无相关。 赵楚生 王奕忠 吴令杰 郭旭武关键词:RNA 基因多态性 肝炎病毒 等位基因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耐药位点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位点情况。方法选取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2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1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基因C型150例(82.42%),基因B型32例(17.58%),未见其他基因型;182例患者中检出67例有耐药变异(36.81%),其中B基因型11例,C基因型56例,B基因型和C基因型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6种耐药变异位点,分别为rtL80、rtV173、rtL180、rtA181、rtM204和rtN236,其中耐药变异位点rtM204检测率最高,为61.19%;rtM204变异株耐药突变模式有16种类型,包括2种rtM204单一位点变异和14种rtM204与其他耐药位点联合突变模式。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以C基因型为主,其中rtM204位点检出率最高,变异模式复杂。 郭耿龙 吴令杰 张海生 陈瑞烈 张桂虹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基因型 乙型肝炎肝硬化胰岛β细胞功能与肝功能等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4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其空腹血糖及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2 h PG)测定值分为肝硬化糖代谢正常组(A组,47例)、肝硬化糖耐量减退组(B组,103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C组,97例),测量各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C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占81.0%,其中肝源性糖尿病占39.3%.A、B、C三组2 hPG[(6.29±3.78) mmol/L、(10.56±4.26) mmol/L、(17.34±5.9) mmol/L]、FBG[(4.72±2.15) mmol/L、(5.68±2.81) mmol/L、(9.82 ±5.1) mmol/L]、HbA1c[(4.5±1.2)%、(10.56±4.26)%、(9.5±3.0)%]、乙型肝炎病毒载量[(3.78±0.52)、(4.82±0.61)、(6.02 ±0.63)]比较,A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其他两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23、41.35、84.93、237.2,均P<0.05).C、B、A组空腹胰岛素[(15.65±4.17)、(26.53土7.22)、(30.18±3.23) mU/L]、餐后胰岛素[(45.28±10.22) mU/L、(106.8±20.74) mU/L、(141.68±20.25) mU/L]、餐后C肽[(5.96 ±4.82) mU/L、(9.86±5.46) mU/L、(9.54±6.42) mU/L]以及ISI[(-5.96±0.61)、(-4.92 ±0.42)、(-5.03 ±0.51)]比较,C组各值均低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HBCI分别为(5.66±0.64)、(5.32±1.01)、(4.30±1.53),呈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5,P<0.05).C组患者Child-Pugh C级的例数较其他两组多(χ^2=48.6,P<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与患者肝功能状况相关. 郭耿龙 陈瑞烈 吴令杰 林少锐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试验 葡萄糖代谢障碍 胰岛素分泌细胞 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分析并国内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至2013年收治的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1998至2012年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皮肤软组织NT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22-60岁。5例患者可以分为医源性感染组(4例),非医源性感染组(1例),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检索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1998#以来医源性和非医源性皮肤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377例和9例,仅本文报道的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克拉霉素等出现多重耐药。所有患者均接受3-12个月单用克拉霉素或联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皮肤感染仍为少见病,且多为院内暴发感染。重视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诊断,联合治疗对患者预后良好。 吴令杰 陈瑞烈 张海生 杨海丹 朱红军 郭耿龙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 耐药 外伤致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正>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致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外伤致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年龄6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 吴令杰 陈瑞烈 张海生 朱红军 林少锐 郭耿龙文献传递 HVHF联合H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NF-κB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血液灌流(H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15)、滤过组(n=15)和标准组(n=15)。3组均行常规脓毒性休克标准治疗,此外,滤过组行HVHF治疗,2 000 mL/h,连续治疗3 d,联合组在滤过组的基础上行HP治疗,血流量150~180 mL/min,置换液流量2 000 mL。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 d和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分析联合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和LVEF的关系。结果与标准组比较,联合组和滤过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与滤过组比较,联合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滤过组治疗3 d的APACHEⅡ评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同期LVEF则升高(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和LVEF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HVHF联合HP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有效降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水平与其心功能相关,可能作为其心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 方喜斌 吴令杰 吴苏武 李智业 翁慧纯 许少英关键词:血液滤过 脓毒性休克 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