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明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219H指数:2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内向型FDI、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竞争力被引量:6
- 2016年
- 测算我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发现,我国产品出口经历了从比较劣势到比较优势的转变过程,至今仍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因素中,内向型FDI的增长强度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幅度呈负相关关系,滞后一期的内向型FDI对出口竞争力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汇率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在华FDI的主要动机在于寻求广大的中国市场,而非出口。另外,内向型FDI的增长带动了跨国公司对国外子公司零部件或原材料的进口,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进口总额增长;但同时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导致对进口增长的影响高于出口增长,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增长缓慢。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内向型FDI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产品出口,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本土化率,限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进口;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结算或多种货币结算方式。
- 周伟Adel Ben Youssef吴先明
- 关键词:汇率波动
- 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交叉与融合被引量:2
- 1999年
-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或国家的层面分析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动因,在其分析框架中,国际直接投资是不可能发生的。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从竞争市场开始的,其分析的层面也仅局限于公司行为和工业组织理论。随着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体系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交叉与融合的趋势。7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部分研究内容的交叉;80年代中期以来则出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理论;进入90年代,人们更多地从国际微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吴先明曹春华
-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行为垄断优势理论一体化
- 跨国公司与东亚经济发展
- 东亚经济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认识并巧妙地利用了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成功地获得了经济发展中急需的经营资本、质量控制技术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东亚的生产函数...
- 吴先明
- 关键词:东亚经济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生产函数外向型产业
- 文献传递
- 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7年
-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聚焦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随着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学者们开始对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理论探索,并逐渐形成两大阵营:一个阵营趋向于对传统理论框架进行补充或修正;另一个阵营则聚焦于从新的视角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新兴市场企业的概念进行系统归纳;然后对两大阵营关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追溯和简要评论;最后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 吴先明向媛媛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跨国并购与企业价值:资产寻求视角被引量:21
- 2014年
- 本文从资产寻求视角出发,以2002—2012年问我国上市公司180个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在[-10,10]事件窗口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获得了显著的正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从并购企业特征、目标企业特征、东道国特征和并购方式四个方面探索影响财富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并购企业的研发强度和跨国并购经验对财富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并购企业的成长速度、资产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则对财富效应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的创新与成熟度对财富效应具有积极作用,纵向并购由于更易于获得研发、渠道或矿产资源而受到市场的肯定。
- 吴先明杨兴锐
-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产寻求财富效应
-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被引量:54
- 2007年
- 缺乏垄断优势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对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这在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中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是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特定目标的战略性投资。在动态的全球竞争条件下,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海外投资并不以垄断优势为前提条件,具有局部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逆向投资,采取在发达国家当地建厂、设立技术监听站和跨国并购等形式,寻求并获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性资源——创造性资产,并通过全球化来利用这些资产构建新型的资源和能力基础。
- 吴先明
- 关键词:创造性资产
-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运用2011—2015年中国深沪A股410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化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国际化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 吴先明向媛媛
- 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被引量:207
- 2014年
- 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寻求型并购发展迅猛,而现有的理论对这一问题缺乏逻辑一致的解释。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整合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和后发企业国际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这一现象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本文选取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中规范的译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发掘出"并购企业初始技术能力"、"关键技术缺口"、"有价值的创造性资产"、"技术融合"和"技术追赶"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以跨国并购为杠杆的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模型。我们发现,后发企业技术寻求型海外并购是一个精心设计、带有冒险特征的能力更新过程,通过海外并购,一些企业不仅跨越了技术创新的鸿沟,实现了技术的进一步追赶,而且推动了战略转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 吴先明苏志文
- 关键词:跨国并购动态能力扎根理论
- 1978-1990中国对外贸易实证分析
- 吴先明
-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战略
- 论中国经济学的重建被引量:1
- 2000年
- 中国经济学重建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重点应集中在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中国经济学应高度关注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紧迫问题,通过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长期地、踏踏实实地研究,来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 吴先明
-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