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典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凹土制备MCM-41及其氨基改性吸附单宁酸被引量:1
- 2014年
- 凹凸棒石粘土经酸化、水热晶化合成MCM-41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XRF、XRD、SEM、TEM、FT-IR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模板剂和NaOH浓度、晶化温度和时间对MCM-41分子筛合成的影响以及氨基改性后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10%、NaOH浓度为0.4 mol/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96h时,所得MCM-41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最大的比表面积。氨基改性可有效提高MCM-41分子筛对单宁酸的吸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0mg/g。
- 吴典蒋金龙许莹姚政
- 关键词:凹凸棒石MCM-41氨基改性单宁酸
- V_2O_5-沸石-活性炭-凹土脱硝催化剂的研制及脱硝性能被引量:4
- 2014年
- 稻壳炭化后添加碱液和铝源分别合成了A型、A+X型和X型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加入凹凸棒石黏土成型,采用浸渍法负载V2O5制备V2O5-沸石-活性炭-凹土复合脱硝催化剂。采用XRD、SEM、N2吸附和EDX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载体类型、V2O5含量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载体和V2O5协同催化脱硝,其脱硝率高于纯凹土制备的脱硝催化剂。催化剂脱硝活性随V2O5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反应温度越高,催化剂脱硝活性越高,最佳的反应温度为250℃,温度大于280℃后活性炭被氧化。
- 陈韬宇吴典蒋金龙杨勇石莹莹
- 关键词:凹凸棒石黏土沸石活性炭烟气脱硝
- 浸渍还原-气相沉积法制备Pd-AlCl_3-凹土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气相沉积负载Pd和AlCl3制备了Pd-AlCl3-凹土加氢催化剂,并用于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采用XRD、EDX和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lCl3、Pd含量以及反应条件对苯酚加氢制环己酮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可将AlCl3均匀分散到凹凸棒石晶体表面并提高其固载量,AlCl3的引入和Pd含量的增加可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产物环己酮选择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Pd含量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此时催化剂活性最好,苯酚转化率为99.99%,环己酮选择性可达到100%。
- 许莹蒋金龙吴典
- 关键词:凹凸棒石ALCL3加氢环己酮
- 甘肃凹凸棒石中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采自甘肃临泽地区部分凹凸棒石样品分离可溶有机质,分析有机质的组成、测定典型样品稳定13 C同位素,并与苏皖边界的粘土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分析的岩石样品中可溶有机质丰度较低。临泽样品中烃类气相色谱图分布特征反映出原始生物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也有水生生物来源,其中凹凸棒石中平均有机质δ13 C=-18.74‰;而苏皖地区样品中烃类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缺少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其中雍小山凹凸棒石中平均有机质δ13 C=-10.67‰。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两地矿物形成都与一定咸化水体有关。甘肃样品形成环境为内陆咸化湖泊,无机矿物原始物质为陆地碎屑组分;苏皖地区凹凸棒石原始物质为火山灰或火山泥,形成可能与封闭-半封闭相对隔离的近海岸或滨海水体环境有关。
- 吴典金叶玲陈传平
- 关键词:凹凸棒石有机质沉积环境
- 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在容器中直接加入钨酸、磷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过氧化氢和氯丙烯,反应体系中无分离合成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剂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结束后,通过油-水两相分离,催化剂保留在水相...
- 陈传平端木传嵩吴典固旭周伟
- 文献传递
- Pd-SnO_2-凹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邻氯苯胺
- 2015年
- 以凹凸棒石黏土(凹土)为载体负载Pd和SnO2纳米粒子制备加氢催化剂,并用于邻氯硝基苯加氢合成邻氯苯胺。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活性,由于凹土结构、特殊组分以及载体与金属粒子间相互作用抑制了脱卤现象,该催化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40~100℃)具有超高的邻氯苯胺选择性(100%)。
- 吴妹吴典许莹曾青云鞠景喜蒋金龙固旭
- 关键词:SNO2凹凸棒石黏土邻氯硝基苯
- 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在容器中直接加入钨酸、磷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过氧化氢和氯丙烯,反应体系中无分离合成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剂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结束后,通过油-水两相分离,催化剂保留在水相...
- 陈传平端木传嵩吴典固旭周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