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力源 作品数:43 被引量:16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无锡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杏仁核的MRI表现及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测量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杏仁核体积,分析学龄前儿童孤独症(Autism)杏仁核体积、MRI信号特点并与相应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搜集43例经我院临床确诊孤独症的学龄前儿童及同期15例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使用3.0 T MRI进行脑部扫描,选择斜冠状位T1WI序列对实验对象杏仁核体积进行测量,并分析孤独症组杏仁核的信号特点,对孤独症组和对照组杏仁核的体积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孤独症组的杏仁核体积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受试儿童扫描前均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结果 43例孤独症组,1例双侧杏仁核信号均发现异常,5例右侧杏仁核信号异常,14例左侧杏仁核信号异常,MRI表现为T1WI杏仁核内呈点片状低信号或等低信号、等高或高信号;右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1.11±0.41)cm3,左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1.06±0.43)cm3,左右杏仁核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5>0.05);15例对照组中,右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0.72±0.25)cm3,左侧杏仁核体积平均为(0.62±0.23)cm3。孤独症组与对照组杏仁核左侧(t=3.71,P<0.001)、右侧(t=3.45,P<0.001)体积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侧杏仁核平均体积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双侧杏仁核体积均较正常儿童增大,杏仁核内可出现异常信号,学龄前儿童孤独症右侧杏仁核平均体积增大与年龄增长有较为密切关系。 朱宗明 汤群锋 翟晓东 方向明 吴力源 邹兴农 陈寅 华妙强 陈宏伟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孤独症 杏仁核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影像学分析(附4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增强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4例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均经病理证实,回顾分析其胸片、CT、MI征象及其临床联系。结果本病是少见而易误诊疾病,与其它气管支气管病... 方向明 陈宏伟 吴力源 李国良 惠复新颅内肿瘤手术前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2002年 目的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对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颅内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即对患者手指运动的皮层定位检查,分辨这些重要的功能皮层区与病变的相邻关系。方法 对1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血氧依赖水平(BOLD)原理进行扫描,并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相应的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在脑功能成像中表现局部功能活动区(相应的手指运动支配功能区)规律的信号一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由于病变造成的皮层功能区的移位和缩小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在常规MR成像后进行功能性MR成像研究,对需实施颅内占位病变,特别是对额、顶中央沟累及运动皮层的胶质瘤切除术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沈海林 丁乙 周岱 吴力源 金伟 陈静雯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皮层 手术前后 颅内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影象学诊断 被引量:9 1993年 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为真性血管性肿瘤,来源于胚胎期中胚叶的细胞残余,属于良性肿瘤。本文就其临床表现,病理及影象学诊断作一复习。 吴力源 余准 沈天真 陈星荣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瘤 影象学 SEPCT/CT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倒前列腺癌的患者,注射^To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SPECT/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3.20%(96/103),特异性91.00%(101/111),准确性92.06%(197/214),阳性预测值90.57%(96/106),阴性预测值93.51%(101/108)。结论: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补充CT检查的获得的信息,在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浦晓佳 吴力源 朱宝关键词:前列腺癌 骨转移 体层摄影术 MDP SEO序列T_2WI脑脊液信号反常增高的意 1999年 目的:探讨SEO 序列T2 WI 上脑脊液信号反常增高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1225 例作椎管MR 检查的病人,使用ASM - 060 超导MR 成像系统,全部病例均采用SEO 序列,重点观察矢状面T2 WI 上蛛网膜下腔的信号改变。结果: 大部分病例T2 WI 上蛛网膜下腔呈低信号, 有52 例病变下方的蛛网膜下腔信号由低变高。结论:SEO 序列T2 WI 上脑脊液信号的反常增高意味着脑脊液循环的梗阻, 提示有椎管内占位病变或椎管狭窄的存在。 余准 吴力源 陈宏伟 金伟 陈静雯 赵明会 陈浩树 夏晓关键词:NMR 成像 脑脊液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2002年 陶国清 蒋志阳 严承铨 吴力源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道梗阻性疾病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15例 2002年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方面已日益显示其诊断及时、定性正确的优越性.现报道我院运用磁共振DWI技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15例如下: 胡纪根 吴力源关键词: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8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线粒体脑肌病(ME)的MRI表现,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例ME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结果 MRI显示ME脑内病变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及基底节灰质核团多发、对称性脑梗死样异常信号病灶。本组4例患儿以基底节区病变为主,4例成人以端脑灰质病变为主,病变与血管分布无关。结论 ME病变部位主要累及灰质,表现为与血管分布无关的脑梗死样异常信号病灶;MRI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ME的诊断。 吴力源 姜新宇 陈玉林 汤群峰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 磁共振成像技术 子宫腺肌病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2008年 子宫腺肌病(AD)是正常子宫内膜侵入肌壁间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探讨目前几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AD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胡钢峰 吴力源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