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宏

作品数:22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糖尿
  • 16篇糖尿病
  • 7篇胰岛
  • 7篇胰岛素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4篇血糖
  • 3篇类似物
  • 3篇肥胖
  • 3篇甘精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类
  • 2篇胰岛素类似物
  • 2篇治疗2型糖尿...
  • 2篇中毒
  • 2篇速效胰岛素
  • 2篇糖耐量
  • 2篇糖尿病酮症
  • 2篇糖尿病酮症酸
  • 2篇糖尿病酮症酸...
  • 2篇酮症

机构

  • 19篇大庆龙南医院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0篇吴宏
  • 11篇王华
  • 10篇冯佳庆
  • 7篇黄晓玲
  • 6篇李学庆
  • 6篇张玉
  • 6篇马永文
  • 4篇李昌祁
  • 3篇李菁爽
  • 3篇胡晶
  • 2篇孙立娟
  • 1篇徐瑶
  • 1篇潘飒
  • 1篇田虹
  • 1篇张海梅
  • 1篇张东友
  • 1篇张川
  • 1篇李艳华
  • 1篇赵彤
  • 1篇段领焕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于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于3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B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于3餐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C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3餐前口服诺和龙. 3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下降(P〈0.01),3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在治疗过程中,A、C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低血糖现象,B组5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A、C组明显优于B组( P〈0. 01). 结论:诺和平联合诺和锐及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低血糖发生率要优于后者.
李菁爽冯佳庆吴宏王华马永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
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DKA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
将24名DKA患者随机分为加用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纠正DKA时间、酮症纠正时间和静脉滴注胰岛素剂量。结果加用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组纠正DKA时间为16.1(3.2小时,常规治疗组纠正DKA时间为20.3(4.2小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酮症时间为43.5±2.6小时,常规治疗组为47.8±5.3小时(P<0.01)。胰岛素剂量为96.9±20.9U,而常规治疗组为130.4±16.7U(P<0.05)。结论加用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促进酮症酸中毒的纠正。
冯佳庆黄晓玲王华吴宏马永文李学庆
关键词:糖尿病
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以及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2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非布司他组、苯溴马隆组、别嘌醇组,每组41例。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给予常规降尿酸方法,非布司他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苯溴马隆组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非布司他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27.43±45.69)μmol/L低于治疗前的(568.38±38.69)μmol/L,苯溴马隆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72.64±48.31)μmol/L低于治疗前的(571.28±40.05)μmol/L,别嘌醇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90.59±41.28)μmol/L低于治疗前的(577.49±39.5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苯溴马隆组和别嘌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苯溴马隆组的75.61%和别嘌醇组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溴马隆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别嘌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苯溴马隆组的14.63%和别嘌醇组的2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高于苯溴马隆和别嘌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吴宏
关键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高尿酸血症
2型糖尿病昏迷时采用来得时与泵治疗的对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昏迷状态时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合并昏迷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一组采用胰岛素泵给予基础量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控制血糖时间、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随机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降血糖平均费用。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控制血糖时间、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随机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组在降血糖的平均费用上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昏迷时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其疗效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疗效接近,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胰岛素泵。
黄晓玲冯佳庆潘飒吴宏李学庆马永文李昌祁
关键词:2型糖尿病昏迷甘精胰岛素胰岛素泵
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阿仑膦酸钠联合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骨密度较磺脲类药物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李菁爽孙远新马永文吴宏冯佳庆王华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阿仑膦酸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项目观察附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方法选择32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病人.在应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基础上,用东菱迪芙一般每周给药3次,隔日1次,首次l0U,以后5U溶于100ml~250ml生理盐水内稀释,静脉点滴l小时以上。3~5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重复2~3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期间停用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治疗前后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Mini Med Inc)对本组受试者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结果1.治疗后股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管径和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每日用药一次24h血糖水平曲线较不用药者血糖水平曲线明显低平(P<0.001)。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昌祁冯佳庆黄晓玲李学庆王华刘春英段领焕张海梅吴宏张玉
关键词:东菱迪芙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高血糖高渗状态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血钠增高时皮质醇的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在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血钠增高时血浆皮质醇(F)、血钠、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HHS和DKA伴血钠增高症组8时、16时、0时各时段血F、血钠、随机血糖、HbA1c、血浆渗透压的浓度变化以及通过治疗后各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随机血糖、HbA1c、血钠、各时段F均明显高于正常,但F节律均正常,高血糖高渗组渗透压升高,DKA伴血钠增高组渗透压正常;治疗后各时段F、血钠均可恢复正常,随机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血糖高渗组渗透压恢复正常。结论高血糖高渗状态和DKA伴血钠增高时各时段F、血钠、随机血糖、HbA1c均明显升高,但F节律正常,通过治疗后各时段F水平、血钠均恢复正常,血糖较前明显下降,可与F增多症进行鉴别。
吴宏孙立娟吕斌赵彤李艳华王倩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皮质醇高血糖高渗状态
用不同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用不同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大庆龙南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对Ⅰ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Ⅱ组46例患者采用小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的体积、血清TSH、FT3、FT4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Ⅱ组患者甲状腺的体积小于Ⅰ组患者,其血清FT3、FT4的水平均低于Ⅰ组患者,其血清TSH的水平高于Ⅰ组患者,P<0.05。2)Ⅱ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用小剂量的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较为理想。
吴宏
关键词:甲亢左甲状腺素甲巯咪唑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不同阶段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及与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的关系及其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患者70例,根据DN诊断标准,对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测分组。分为无DN,亚临床DN,临床DN,终末期DN,并且选取无糖尿病、心脏、肝脏、肾脏及甲状旁腺疾病病史,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的正常人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PTH、血钙、血磷。采用Lexxos(Holland)双能X线BMD仪测量股骨颈、大转子区、Ward三角区骨密度。结果 (1)终末期DN患者血钙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磷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临床DN组与亚临床DN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终末期DN组与临床DN组比较,血PTH升高明显(P<0.05)。(2)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亚临床DN组与对照组比较以股骨颈处BMD下降为著(P<0.05);终末期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临床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大转子区及Ward三角区BMD值有明显降低(P<0.05)。(3)对终末期DN组做相关分析,PTH与血磷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P<0.05);PTH与血钙呈负相关(r=-0.59,P<0.05);PTH与BMD值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 (1)在临床DN组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磷、血钙等正常情况下,血PTH已升高,因此PTH亦可作为分析D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参考指标。(2)在临床DN期,患者肾功能正常情况下,血PTH即可升高,BMD降低,提示应与原发性甲旁亢相鉴别,避免在临床工作误诊有重要意义。(3)随着DN患者肾脏损害加重,BMD可进行性下降,骨量丢失与DN程度有关,DN进展是糖尿病患者BMD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血清PTH对BMD�
王欢孙立娟吴宏张川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2例被引量:1
2007年
1.一般资料 1.1女,42岁,因左足趾破溃半月,发现血糖升高1天,于2007年5月16日入院。既往无鱼类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血糖明显高于正常,随机血糖可达20mmol/l,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住院期间开始使用诺和灵R三餐前20分钟及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改用胰岛素泵(使用诺和锐特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停泵后,改为诺和锐特充三餐前5分钟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晚20时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平稳1个月后,改为诺和锐30特充早16U,晚6U,餐前5分钟皮下注射,
吴宏黄晓玲冯佳庆李雪峰李学庆马永文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史门冬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注射液诺和锐30血糖升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