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海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外侧切口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 2007年
- 吴小海陶军廖学勤吴培斌许永武
- 关键词:切口关节置换老年股骨头骨折
- 后路经椎弓根硫酸钙骨替代材料椎体内填充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腰椎后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硫酸钙骨替代材料椎体内填充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接受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硫酸钙骨替代材料椎体内填充治疗的1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改变,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 18例患者随访14 ~24个月,平均(18±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无螺钉断裂、松动.椎体前柱前缘高度术前为(18.69±2.59)mm,术后为(26.43±1.94)mm;中柱前缘高度术前为(21.05±2.85)mm,术后为(26.16±1.25)mm;术前Cobb角16.44°±3.07°,末次随访为2.89°±1.28°;术前ODI为82.38% ±7.02%,末次随访为17.14% ±7.53%.各观察项目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硫酸钙骨替代材料填充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避免椎体高度丢失.
- 赵祥何升华丁浩方俊吴小海张诤张永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
- 胫骨近端与远端骨搬移治疗骨髓炎骨缺损的比较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与远端骨搬运在骨髓炎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60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近端和远端截骨搬运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带架时间、带架期间VAS评分、疗效、EFI评分、AOFAS评分、ROM评分以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近端截骨搬运组患者的下地时间、带架期间的VAS评分和马蹄内翻足畸形出现比例显著低于远端组。近端截骨搬运组患者的AOFAS值和ROM值显著高于远端组患者。近端截骨搬运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远端组。[结论]近端截骨搬运手术能显著增加足踝关节的活动度,降低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的风险,临床疗效好。
- 沈锋万杰魏国文吴小海
- 关键词:足下垂畸形
- 颈前路次全切钛网植骨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对进行了颈前路次全切除,钛网骨植骨和内固定治疗的35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mJOA评分、VAS评分,通过测量术前、随访期间、术后的测量颈椎生理弧度Cobb角和椎间高度,并对每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35例均得到随访,除外2例病人术后出现吞咽困难、1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1年均获得植骨融合,且椎间高度均有较好的恢复和维持。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能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沈锋万杰魏国文吴小海
- 关键词:前路钛网生理弧度
- 股骨颈固定系统与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股骨颈固定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南昌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因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股骨颈固定系统治疗25例(FNS组),空心螺钉固定治疗52例(CCS组)。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FN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费显著高于CCS组(P<0.05),2组术后股骨颈短缩、术后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率、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固定系统和空心螺钉相比,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手术时间更长,手术费用更高,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 万杰熊晒刘炜吴小海姚兆鹏邹乐彭源祥沈锋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临床疗效并发症
-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2例。结果:随访6~18个月,52例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优32例,良1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9%。结论: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术后配合CPM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廖学勤陶军吴小海徐仁平袁忠吴培斌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逆行带锁髓内钉创伤功能锻炼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微创钢板接骨术与常规术式比较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与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OR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MIPO技术,另外42例采用常规OR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MIPO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ORIF组(P<0.05),但是MIPO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ORIF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8~42个月,平均(32.16±6.98)个月。MIPO组恢复下地行走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ORIF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Lysholm评分和ROM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时,MIPO组在VAS、Lysholm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ORIF组(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Lysholm评分和ROM的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MPTA和PT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IPO组骨折影像愈合显著早于ORIF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ORIF术,钢板的MIPO技术可显著减少医源性损伤,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 沈锋万杰魏国文吴小海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
- 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类,其中Ⅰ型20例,Ⅱ型24例,Ⅲ型13例,Ⅳ型12例,Ⅴ型19例,Ⅵ型8例,经皮间接复位螺钉内固定或有限切开支持钢板内固定,并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96例患者获4~31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55例,良8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86.5%。结论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固定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良好方法。
- 吴小海李端午陶军许永武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有限切开微创
- 3D打印联合双反牵引复位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 目的 探讨3D打印联合双反牵引复位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18例Schazker Ⅳ、Ⅴ、Ⅵ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分两组,3D打印结合双反牵引组(A组)和传统组(B组),...
- 万杰沈锋姚兆鹏吴小海魏国文廖琦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