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团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及早期康复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治疗1次/d,2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并测定治疗前后健、患侧下肢主动助力运动及被动运动时主要肌肉的肌电信号所得的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平均功率频率(MPF)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肢股直肌及半腱肌的主被动运动的MPF值及被动运动的MF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影响肢体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 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黎敏燕卢肖霞吴惠团
- 关键词:电针急性脑梗死
- 注射晕厥的发生与体位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注射和抽血患者晕厥的发生与患者体位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注射安全。方法对门诊和急诊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抽血患者分为坐位组、半坐位组和平卧位组,分别为坐在靠背木椅上、斜躺在软沙发上、仰卧或侧卧在床位上接受注射或抽血,对每一例注射晕厥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使用药物、体位、主要症状体征和血压情况、处理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坐位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抽血患者注射晕厥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发生晕厥后2min内血压明显低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晕厥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半坐卧位和平卧位注射或抽血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注射晕厥的发生率和减轻昏厥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琼芳吴惠团
- 关键词:晕厥注射抽血体位
- 对某校女生实施青春期性教育的效果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对青春期女生实施性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对青春期性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法对顺德区嘉信社区内某小学396名11~13岁女生进行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采用专题讲座和派发健康小册子的方式。健康教育1周后,再次进行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396名女生对青春期性知识认知程度明显提高(P<0.01),健康教育后高度认知者由37人提高到323人。结论通过对青春期女生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正确面对青春期带来的困惑,提高对性相关知识的认识,维护个人健康。
- 吴惠团陈琼芳
- 关键词:青春期女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
- 社区糖耐量减退78例健康教育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提高居民防治糖尿病的意识,减缓糖耐量减退(IGT)向糖尿病的转化。方法:对通过社区居民血糖检测筛选出的78例IGT患者,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群体教育、单个指导、同伴教育、文字宣传形式进行行为干预、药物干预、心理教育。3个月后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本组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本组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和生活方式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IGT患者采取长期综合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居民防治糖尿病的意识。结论:在社区对糖耐量减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糖耐量减退患者解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 吴惠团
- 关键词:糖耐量减退健康教育
- 复方利多卡因湿敷治疗乙肝疫苗接种局部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湿敷治疗乙肝疫苗接种局部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乙肝疫苗接种局部不良反应的患者按双侧估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复方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对照组则按传统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两组局部组织止痛、止痒及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临床止痛、止痒及治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在治疗乙肝疫苗接种局部不良反应的临床止痛、止痒及治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效快、疗效好、无任何毒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惠团赵雪金曾燕辉陈晓昕伍建明蔡树棠
- 关键词:利多卡因湿敷乙型肝炎疫苗